锦州银行困局:1500亿资产3折出售,引进战略投资后能否打破?

锦州银行于2020年3月31日,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19年年报,虽然亏损额大幅减少,但资产质量继续恶化,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资本充足率也在全面下滑。

锦州银行困局:1500亿资产3折出售,引进战略投资后能否打破?

锦州银行困局:1500亿资产3折出售,引进战略投资后能否打破?

一、不良翻升,经营困局

从2016年至2019年,不良贷款从2016年1.14%上升到2019年的6.52%,不良率翻升了好几倍。2019年末资本充足率为8.39%,比上年末下降0.73个百分点;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46%,比上年末下降0.97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5.14%,比上年末下降0.93个百分点。

通常监管部门不良贷款率最高警戒线是不能超过5%,锦州银行达到了6.52%(这还仅仅只是账面上的数据);《巴塞尔协议III》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6%,锦州银行分别为8.39%和6.46%,已到达警戒线。

此外,2019锦州银的资产负债不均衡。2019年各类存款为4046.08亿元,当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就高达4118.20亿元,存贷比高达101.78%,资金超负荷运用,资金流动性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央行330亿元贷款,锦州银行可能早就难以维持正常经营。

对于锦州银行陷入经营困局和存在的风险,央行和银保监会决定实施不同于包商银行由央行直接接管的风险处置模式,而是对锦州银行实施更为市场化的引进战略投资的模式

二、3折处置1500亿债权资产

4月3日晚,锦州银行公告已于3月31日与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达资产”)订立资产处置框架协议,锦州银行以450亿元向成方汇达出售债权本金账面原值约为人民币1500亿元的资产,即该笔资产包的处置价格是3折。处置资产所获的450亿元资金,拟用于锦州银行的一般性运营资金,以提升资产质量、降低资本占用并据此提升资本充足率和改善流动性。

据悉,这笔1500亿的资产主要为,锦州银行持有的若干信贷资产及其他资产,包括公司贷款及受益权转让计划(含于由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及资产管理计划的收益权)。

三、引进战略投资

今年3月10日,锦州银行公告定增120亿元,该行于1月23日与成方汇及辽宁金融控股集团(简称“辽宁金控”)订立认购协议,两家公司共耗资120.9亿人民币(134.2亿港币)按每股1.95元以现金认购共计62亿股股份,分别成为该行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锦州银行困局:1500亿资产3折出售,引进战略投资后能否打破?

其中,成方汇达将认购锦州银行52.70亿股,占定向增发完成后该行经扩大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7.69%,位列第一大股东。而此前入股的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信达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份均被稀释,分别稀释为总股本的6.02%、3.61%,工行不再为该行的主要股东并将被视为公众内资股股东。

锦州银行困局:1500亿资产3折出售,引进战略投资后能否打破?

尽管汇达资产托管的全部股权由中国信达以名义股东身份直接和间接持有,但汇达资产托管及成方汇达均为中国人民银行所管理的企业,其全部经济利益及其投票权均由中国人民银行持有及控制。事实上购买锦州银行1500亿元不良资产所支付450亿元及定向增发52.7亿股所需的100.13亿是间接由央行出资。

四、外部助力,提升流动性改善营收

今年2月20日,锦州银行还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资金融通、同业投资、票据业务、资产转让、贸易融资等业务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更能有效提振锦州银行的经营活力。

同时,锦州银行还将认购由辽宁金融控股集团及存款保险基金控制企业设立的实体锦州锦银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行本金750亿元的定向债务工具。该定向债务工具初始期限为15年,经双方协商可进行延期或于该债务期限内发行人偿还本金金额为止,锦州银行支付该认购款项的义务会被予以豁免;该行会从发行人获得偿还溢价及年利率2.25%的利息,每年合共获偿还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

五、中小银行困局的根源

当前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因素导致企业贷款违约率升高而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之外,与银行自身主观经营原因导致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存在很大的关系。

①盲目追求业绩,将贷款投向高风险高回报产业项目,还有盲目垒大户现象突出,宏观经济政策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导致贷款出现风险;

②是公司治理形同虚设,信贷内控机制存在失灵现象,在信贷管理上“一把手”说了算现象普遍存在,贷款流程也只是一种形式,导致了巨额信贷投放失误,或者存在高管重大信贷不正当利益输送行为,使得大量贷款形成呆账而无法收回,从而影响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平衡,也导致了大量信贷呆坏账发生;

③非标业务、通道业务巨大,经营违规,大打监管“擦边球”,一旦政策调控收紧,风险事件频出。


2010年以来,我国银行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共有45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在数量以中小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为主。由于中小银行经营良莠不齐,近些年来爆发多起风险事件,如包商银行等,但最后都是

央行在“兜底”风险,全社会为此买单

因此,我国要推进银行业改革、遏制银行业风险,最关键的一招是应尽快颁布和实施《中小银行机构破产条例》,让一些经营挽救无望、或越挽救累计风险越大的中小银行真正能够依法“破产”,方能彻底打掉一些中小银行的不良经营幻想,让他们真正绷紧安全经营之弦,不再不计风险后果盲目地经营与扩张,也让民众真正树立金融投资风险意识,选择可以信赖的银行去存款和进行其他投资理财,从而真正为我国银行业生态化营造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