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当美国遭遇危机时,应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历史格局

影史上,1994年是个神奇年份,诞生了《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低俗小说》等一批经典影片,但是,在奥斯卡笑到最后的是

《阿甘正传》

如果把《阿甘正传》看成励志鸡汤,很难理解它为什么战胜了《肖申克的救赎》,所以,我想分析一下《阿甘正传》诞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深入解读。

拍摄《阿甘正传》时,美国打赢了海湾战争,重获中东主导权,最大对手苏联此时解体。从海湾战争胜利到2001年911事件之前,美国获得了黄金十年。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也从长达半世纪的冷战重压下解放出来,但整个社会遗留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一时方向迷茫,急需重塑内在的秩序。

《阿甘正传》就是这种需求的表达,影片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阿甘是一个有先天智商缺陷的小人物,一系列歪打正着的际遇,让他成为冷战时期美国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自己也成了美国英雄,这个故事看上去很励志。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用一贯纯粹的风格拍摄这部影片,意在通过虚拟人物“阿甘”反思冷战时期的美国社会,和新时期美国人对新生活的渴望,

某种意义上,阿甘就代表着美国梦

如果《肖申克的救赎》胜于人性,那么《阿甘正传》则胜于看待历史的格局,它在恰当时机填补了美国人的内在需求。

《阿甘正传》:当美国遭遇危机时,应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历史格局

影片用中立态度看待越战,意在弥合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撕裂

我将越战在影片中的价值摆在第一位,是觉得它在影片展现的社会矛盾中,相当于催化剂。

越战是冷战中的热战,是美国为了实现冷战目标最冒失的选择。它长达二十年,给美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片中影射的诸多事件和问题,都和这场战争脱不开关系。

导演巧借阿甘的视角,用中立态度解读越战,试图弥合越战给美国人带来的深远价值冲突:

阿甘凭借跑得快,摆脱了同学的欺辱。他一步步跑进了大学足球队,又跑进了军营,前往越南前还被青梅竹马的好友珍妮叮嘱:遇到危险,一定要跑起来!

珍妮想让阿甘凭借跑步活下来,阿甘在战场上也的确是第一个跑掉的,但他又反身跑回了枪林弹雨的阵地,挨个背回负伤的战友,这个情节类似《血战钢锯岭》。影片中的战斗,从头到尾都没看到越军,也没表现出美军的英勇顽强,只看到阿甘逃跑和救人,表达出典型的反战立场。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却和反战无关,入伍后,训练装卸枪支时,最笨的阿甘最先完成,还打破了连队记录,受到了教官的大声夸赞,是他脱胎换骨了吗?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阿甘并没有表现出丝毫反对和退缩,而是坚决服从命令,又执行的很到位。导演安排阿甘成为连队先进,隐隐表达出褒奖意愿,和反战情节相悖。仔细揣摩,主角忠于命令,何尝不是对国家意志的认同呢?

③后面诸多情节,继续表现出导演对越战模棱两可的态度。阿甘最好的朋友巴布死于战场,上司泰勒中尉失去双腿,都在还原战争的罪恶;而阿甘接受总统林登约翰逊的授勋仪式,又误入反战游行,发表演说时麦克风电源线意外掉落,导致表态不清等细节,又淡化了战争的罪恶感。

影片上映时,冷战带来的价值对立仍然遗存,美国又刚刚拿下伊拉克,这时表达反战立场是否合适?而战争带给美国的伤痛,导演更不可能旗帜鲜明的炫耀,那么借用阿甘表达中立态度,不失为一种选择,所以我们看到,阿甘在战场上不管是英勇还是仁慈,最后都归于“傻”这个性格特征上,很巧妙的回避了价值观念的左右之争。

毕竟走出冷战阴影,重拾信心,面向未来才是当务之急,关于越战是对是错,继续争论有必要吗?

《阿甘正传》:当美国遭遇危机时,应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历史格局

女主珍妮从背叛到回归,代表主流价值对垮掉一代的拯救

阿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一直给予阿甘信心,比如她有一则著名的巧克力哲学: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盒是什么味道。

但真正改变阿甘人生的,却是女主珍妮,珍妮让阿甘学会了最切实可行的改变方法:跑!这个方法简单粗暴,却符合阿甘的理解能力,阿甘后来得到命运的眷顾,就是从奔跑开始的。

珍妮最初是正常孩子,阿甘才不正常,然而随着剧情延伸,珍妮和同年代多数年轻人一样变得叛逆、疯疯癫癫,误入人生歧途,阿甘的路则越跑越宽。

①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男女主角的命运交集始终指向这点。珍妮的人生是一条U型线,多数时间处于无望谷底,童年的她被父亲虐待,至此失去对男性的安全感,所以无法彻底接受爱情,内心阴影让她面对阿甘时屡次逃避。

可以说,珍妮的自甘堕落,与阿甘的不断进步形成鲜明对比,但是珍妮内心,又没有完全关闭对美好的向往,虽然她放弃自己,但从未放弃鼓励阿甘。阿甘始终接纳着珍妮给予的鼓励,又反过来给珍妮当榜样,所以珍妮和他从藕断丝连到最终牵手,才能表达拯救的主题。

②如果阿甘是主流观念的代表,珍妮则是嬉皮士文化的典型。珍妮追求个性解放,大学时就给《花花公子》拍摄写真,因此被学校开除;她跑到地下酒吧裸体弹唱,导致阿甘和人大打出手;她又参加反战团体,交往嬉皮士男友,阿甘又打了她男友。每次阿甘打架,都因珍妮而起。

成年后的珍妮就是美国嬉皮士一代的典型代表,吸毒、滥情、四处流浪、解放个性、反对权威,比如她裸唱的《Blowing in the wind》,就是同期乡村摇滚,摇滚则代表60年代美国青年的叛逆。珍妮最后死于艾滋病,也离不开她糜烂的生活方式。

我想再次强调战争创伤。影片中珍妮出生时恰逢二战结束,父亲对她的虐待,应该源于战争对同期美国人造成的精神创伤;而越战又造就了美国垮掉的一代,珍妮的青春正好处于越战时期,她处处带着那代美国青年的迷茫和玩世不恭。随着越战结束,嬉皮士风潮落幕,珍妮也结束了挣扎。

珍妮最后回到阿甘身边,和阿甘有了孩子,剧情本该圆满,可随着珍妮死于艾滋病,再把垮掉一代的伤疤揭开,导演用珍妮的悲剧,赋予这段历史沉重感,也警示当下人不要重蹈覆辙。

影片中还有些小细节,比如阿甘与猫王、约翰列侬一起出现在镜头中,也同样表达出阿甘对同期摇滚文化的接纳,摇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垮掉一代的精神需求。

《阿甘正传》:当美国遭遇危机时,应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历史格局

对待敏感的种族问题,阿甘恪守着绝对的“政治正确”

种族问题,尤其黑人在战后美国民权运动中的位置,一直都是美国的敏感问题,影片用诸多细节表达了主流站位。

阿甘全名叫福雷斯特甘,妈妈告诉他,他的名字灵感来源于某位去世多年的先祖。从照片看,阿甘先祖是3K党领袖,在美国历史上是个顽固的种族主义者,这让阿甘对待黑人的态度更像替祖上赎罪。

阿拉巴马州大学打算接纳两名黑人大学生,结果州长华莱士不允许,还宣读了一番种族主义宣言,逼的总统肯尼迪派来士兵保护黑人学生进入教学楼,而阿甘替黑人学生捡起掉落的课本,无意中被拍下来,还上了电视。

历史上还真有类似事件,只不过发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小石城高中打算接收几名黑人学生,州长福布斯是影片中华莱士的原型,他阻止黑人学生入学,惊动了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派101空降师接管了小石城,揭开了民权运动的序幕。

影片中阿甘替黑人学生捡书细节已经表明了反歧视的态度。

③阿甘最好的朋友是黑人巴布,虽然他上了越南战场,可最大的梦想是回家捕虾,结果他死于越南,阿甘继承了他的遗愿,与泰勒中尉一起捕虾,误打误撞的成了百万富翁。

影片玩了一个白人继承黑人遗志的梗也就算了,还让白人女仆服侍巴布的黑人妈妈,而巴布妈妈的妈妈一直都在服侍白人女主;另一个梗,刚到越南时,泰勒中尉讽刺巴布的厚嘴唇,让他小心点,别让嘴唇碰到地雷线,但到了影片结尾,泰勒也成了捕虾人,替巴布完成遗愿。

④珍妮在华盛顿时带阿甘去见她的新男友,结果阿甘与黑豹党相遇,虽然阿甘在黑豹党面前又揍了珍妮新男友,可是有个细节需要注意,黑豹党总部窗帘上的头像居然是马丁路德金切格拉瓦

两位都是追求平等自由的著名斗士,一个是非裔美国人,一个是拉丁裔白人,把他们并列在一起,象征着平权运动。

面对种族问题,任何美国导演都不敢轻易擦枪走火,所以《阿甘正传》也表现的中规中矩,导演利用胶片语言,诉说肤色平等,这与他试图弥合美国社会种族裂痕的理念一脉相承。

《阿甘正传》:当美国遭遇危机时,应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历史格局

影片对战后美国的定位,有着清醒的认知和反思

阿甘用憨傻的形象示人,最后却成了美国英雄,既离不开努力,又有幸运成分。

除了努力,好运一直伴随着阿甘:他有一位开明的妈妈,始终没有放弃他;他在双腿残疾的情况下奇迹般成为体育明星;上战场后,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回国后成为英雄,接受总统接见;无意中学会打乒乓,完成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性任务;为替巴布完成遗愿去捕虾,阴差阳错的成了百万富翁。

而他感恩的方式,是坐在公交站长椅上,对陌生人诉说往事,采用倒叙结构铺开整个故事。

阿甘反复强调自己的成功来源于幸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演对美国历史的看法。在罗伯特泽米吉斯看来,美国今天的成就,固然和自身进取分不开,但也离不开偶然的运气因素。

阿甘的故事,几乎伴随了冷战时期美国的历史,他用诚实善良、正直勇气弥合了美国社会诸多裂痕,带给人温情脉脉的观影感受,就连影片的音乐都放弃了历史题材常用的恢弘交响乐。

影片明明是戏剧,却给人以奇迹之感,说明,任何时代的人性都是相通的。

《阿甘正传》:当美国遭遇危机时,应重新审视这部电影的历史格局

观影后记:

导演借助阿甘的故事告诫美国人,弥合分歧,坚持走正确道路,才能重振美国辉煌,这对90年代的美国人来说,是一把精神食粮。在1991年至2001年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文化繁荣,风头一时无二。

阿甘与珍妮的孩子,就是疗愈裂痕的象征,他像阿甘小时候那样走上校车,但他非常聪明,已经是个正常孩子了。

今天的美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疫情危机,国内各种掩盖住的问题,在疫情面前被无情揭开,很多矛盾暴露出来,美国人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这时,希望他们重新看看《阿甘正传》,并深刻的反思:运气不会永远伴随美国,还是踏实的做出正确选择,才是人间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