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断舍离

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候,我们为了完成某一件事情而在不停地兜兜转转,自己也未曾察觉:简单直接的东西有时会被自己已有的固化意识框锁住,变成复杂的路子死循环;思想有时游离于专注事情之外,漫不经心而耗时耗力;不利己的行为或习惯有时未果断舍弃,藕断丝连,最后又故错重演......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有限的时间经不起这样有意无意的挥霍与浪费,高效的保质保量才是应对现实快速发展与变化的大势所趋。而又如何做到所谓的高效?小编觉得这需要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去除一切不利于目的的干扰,以最便捷,最直接的途径,专注完成某一件事情中。简言之,就是要做到“断、舍、离”。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山下英子《断舍离》

何谓断舍离,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给出了这样的诠释:

=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是通过由外向内,不断重新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通过清理,舍弃把不需要的物品,只保留对自己重要的东西。

人生需要断舍离

诚然,断舍离的过程是对待物品的过程,通过整理物品来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化繁为简,剔除干扰和杂乱的过程。把多余不利的繁杂一层层除去,达到极简生活的状态,留下的是最简单、最真实的自我。

而怎样寻求这种简单,《极简主义》一书中罗列了极简指南:

沟通极简:与人交流,要直接了当,清楚明白。

信息极简:精简信息源,只浏览与已有关的信息。

物质极简: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精神极简:一生只追求一种精神活动,然后把其做到极致。

感情极简:不滥情、不矫情、不藕断丝连,一生只爱一个人。

工作极简:分清轻重缓急,不拖延、不堆积,专注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生活极简:绿色、健康、慢生活,给自己一点空间,对无聊的应酬说“不”。

就拿记笔记来说,笔记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需要罗列框架,整理分析以备复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笔记的记录不是大把大把的抄录,也不是不加思索的复制;它需要你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经过个人的思考和内化去形成自己的一套符号体系,简洁明了,给人印象深刻。

人生需要断舍离

极简不是清简,而是精简。极简主义不是要你一无所有,而是让你穿越物质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人生需要断舍离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瓦尔登湖》

梭罗倾尽心力把生活炼至最简处,是源于他把生活的质朴、自然热爱到骨髓里,专心享受生活带来的真实感和充实感。于此,他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执着和专注——一心一意的追寻想要的生活。

目标与起点之间正是相隔了这种一心一意的距离;我们不怕行进途中的磕磕绊绊,只怕心思不专而七弯八拐。

断舍离,就是需要我们抛开纷繁的杂念,保持着一种专一与果敢,有鉴别性的拒绝纷繁杂乱的物欲,坚持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就如同这个大千世界,爆炸式的海量信息一涌而上,人们真正需要的信息淹没在无穷的浪涛海洋,而如何甄别筛选、如何归纳整理这些庞杂的信息,定位自己真正需要的,也便成为每一个人获取知识,有效学习的应有之义。

断舍离,终究是心的减法,幸福的加法。

人生需要断舍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