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公元207年,曹操揮鞭北上、策馬遼西,大破烏桓。南歸途中,於遼西“碣石”,寫下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的千古名篇《觀滄海》。這首詩,被收錄到人教版初中一年級語文上冊。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觀滄海

詩中,曹操以海自比、吞納宇宙,充分顯露他的雄心壯志和博大胸懷。究竟是怎樣的震撼經歷,讓曹操如此激揚慷慨?又是憑藉怎樣的戰略,讓曹操如此堅定雄心。

戰前形勢分析:力排眾議,對時局具有超強預判性。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公元207年群雄割據圖

官渡之戰,曹操消滅袁紹主力,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公元205年,袁紹兩個兒子袁尚、袁熙投奔烏桓,以圖東山再起。

烏桓曾攻破幽州,擄掠漢民十餘萬戶,試圖幫助袁氏兄弟恢復勢力。四月,烏桓攻獷平(今密雲縣東),曹操前往救援,烏桓連同袁氏兄弟退居塞外。公元207年,曹操力排眾議,揮師北上,征討烏桓。

《孫子兵法》說,對於戰爭的勝負,要從五個方面綜合考量,“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也就是政治、天時、地勢、將領和制度。那麼,曹操北征烏桓時,面臨什麼樣的總體形勢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給予著重分析:

  • 政治態勢: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相互征伐,但名義上仍是漢朝臣子,接受天子分封。如劉表,因被封為荊州刺史,單騎入荊,才得以成為一方霸主。因此,曹操在荀彧建議下,迎漢獻帝於許都,借天子正統之口,號令諸侯百官、招攬人才,實際是取得政治上的絕對優勢。
  • 割據形勢:曹操消滅董卓、呂布和袁紹主力等,坐擁中原。但此時,北面有烏桓、鮮卑和匈奴:曾盡收匈奴故地的鮮卑首領檁石槐去世後,鮮卑暫時陷入內亂;南匈奴剛剛被鍾繇教訓,歸順於漢朝,北方的威脅來主要源於烏桓。南面有孫權、劉表和劉備,孫策被黃祖(劉表手下)埋伏射殺,孫權在平定江東內亂的同時,與黃祖在江夏多次開戰,暫無力北上;西面馬騰和韓遂有殺妻之仇,陷入連年交戰。因此,南面和西面的主要威脅來源於劉表和劉備。
  • 軍隊實力:《資治通鑑》和《三國志》關於曹操北征烏桓的記載大體相當,但均未給出明確兵力記錄。從關鍵戰役“白狼山”之戰看,曹操方面騎兵“萬騎”;烏桓方面,袁氏兄弟、烏桓各部落合計數萬騎。此外,曹操還有數萬重甲兵尚未趕到。“白狼山”之戰後,胡、漢二十餘萬人投降曹操,此外還有烏桓其他部落投靠遼東公孫康。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曹操兵力佔優,但烏桓絕對是一隻不容小覷的軍事力量。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史料圖

加上袁紹死前在青州、冀州經營多年,當地百姓對袁氏家族還有一定的感情,因此曹操若放任他們不管而舉兵南下,袁氏兄弟和烏桓一旦緩過氣來,出現異動,很可能引起青州、冀州胡民和漢民的響應,到時後果不堪設想。

對曹操而言,最大的風險在於,若劉表聽從劉備勸說,趁虛進攻許都,就相當於端了曹操的老巢。但曹操經過仔細盤算,認為:

劉表起初單騎入荊,依附當地士紳貴族才得以控制局面,難有大的作為;劉表胸無大志、偏安一隅,自知才能不及劉備,對劉備採取既不重用,也不疏遠的策略,牽制著劉備的發展,因此不會輕易聽信劉備勸說。至於劉備,自身實力太弱,尚不足為慮。

在這種形勢判斷下,曹操為徹底消滅袁氏殘餘勢力,消除北方烏桓部落的威脅,鞏固已經取得的青州、冀州地盤,傾兵北上、討伐烏桓。從此後形勢演變足以看出,曹操對時局的預判性之強,令人歎服。

戰爭過程分析:奇兵制勝,戰略和戰術上不得不進行的冒險。

北征烏桓勝利後,曹操意氣風發、慷慨激昂,在回軍途中揮灑《觀滄海》和《龜雖壽》等名篇。曹操何以如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筆者認為與這次遠征的“險”密不可分。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曹操畫像

首先是戰略上的險,曹操傾兵出動、虛國遠征,是建立在對劉表等地方豪強戰略判斷的基礎上。倘若劉表、孫權等人趁虛而入,許都、鄴城守備薄弱,勢必難以抵抗。

其次是戰術上的險。曹操北征烏桓的經過,在《資治通鑑》和《三國志》中均有明確記載,此處稍作講述。

需要強調的是,自古以來,從冀州、無終(今河北境內)到柳城(今遼寧朝陽縣)有兩條路:一條是著名的濱海道,從無終(今河北境內)出發,經山海關,沿海邊而行,到達柳城,所行區域為狹長的濱海平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條是盧龍道,從無終出發,經盧龍塞到達柳城,所行區域皆為山路,自光武帝以來,道路塌陷損壞已有兩百年,無人行走,只有道路的殘留痕跡可循。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北征烏桓示意圖

“兵貴神速”。曹操本來的戰術是,趁烏桓尚無防備,經濱海道,出其不意進攻烏桓老巢柳城(如上圖所示)。

當曹操抵達無終時,正趕上夏時雨季,濱海道泥濘難行,而且烏桓部落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軍遇阻無法前進。無法迅速北上,是此次遠征的意外之一。這樣一來,南方的戰略壓力凸顯,糧草輜重負擔加重。

此時,謀士田疇向曹操獻策。田疇首先向曹操說明當地氣候環境:濱海道逢夏秋雨季,常年大雨連綿不絕,水淺處車馬難以通過,水深處無法通行舟船,是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他向曹操建議使用“瞞天過海”之計:先悄悄撤軍,留下一塊木牌,上書“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然後由田疇做嚮導,從另一條路“盧龍道”穿山而行,直搗柳城。

曹操採納了田疇的建議。於是,曹軍鑿山填谷,修通“盧龍道”。在曹軍距離柳城二百餘里時,烏桓才探知消息,各部落緊急集合,出動數萬騎兵迎敵。雙方在白狼山相遇。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古戰場

當時,曹軍裝甲重兵在後,尚未趕到,先鋒部隊比較畏懼。白狼山對陣烏桓,是此次遠征的意外之二。此時,曹軍裝甲重兵缺陣,兵力不佔優勢;從破敗不堪的“盧龍道”趕來,體力不佔優勢;為數不多的重要優勢之一,是對戰鬥目標的預見性,而倉促集合應戰成為烏桓此戰的一大短板。

曹操登高遠眺,看到烏桓軍隊不整齊,就果斷命令張遼為先鋒,衝擊烏桓軍隊。結果烏桓軍隊大亂,曹操斬殺蹋頓和各部落王爺及以下的烏桓首領。袁氏兄弟、部分烏桓部落等數千騎逃跑,投靠遼東太守公孫康。公孫康為表功,斬殺袁氏兄弟,將他們的首級送給曹操。

蕩平烏桓時,已經九月,天寒地凍,濱海道可以行走,曹軍自此路班師回朝。經過碣石時,曹操回想這驚心動魄、九死一生的遠征,回想這戰略和戰術上的冒險,心中頓生悲壯蒼涼;此役一勝,蕩平南征最後一道阻礙,雄心壯志之氣油然而發,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

戰略思維之一:先北後南,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魯肅“榻上策”“聯劉抗曹”,分別成為蜀漢、東吳的政治策略,唯獨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沒有響亮的戰略口號,因此歷來不少人詬病曹操缺乏全局戰略思維。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看待:一是曹操兵起陳留之時,正處於大小軍閥廝殺最為混亂的時期,曹操勢力較弱、夾縫求生,戰略戰術需要根據形勢演變擇機而定;二是《三國演義》中對曹操戰略描述較少,沒有提出明確的口號,以至於人們產生誤解。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曹操劇照

實際上,曹操在起兵不久,就採用了重要謀士荀彧提出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戰略,勸說曹操學習劉邦“保關中”、光武帝“據河內”,安撫百姓、廣收熟麥、積存糧草。

同時,曹操聽取荀彧、郭嘉、荀攸等謀士的建議,突破中原混戰局面後,先北上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而後,繼續北上遠征烏桓,掃除袁氏殘餘勢力。按此路線,曹操一步步消滅了北方割據勢力,基本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宏偉藍圖。次年(公元208年),曹操才開始南下征討劉表。

縱觀曹操前期的勢力發展,從公元189年“名微而眾寡”的陳留起兵,到公元207年成為一統北方的梟雄,是依靠眾謀士集思廣益、及時修正軍事路線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曹操一方面建立穩固根據地,“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一方面遠交近攻,分化對手,全力平定北方。“先北後南,深根固本”是曹操謀取天下的重要戰略思維。

戰略思維之二:挾輔天子,大義正統號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採取的比較知名的戰略舉措。毛玠、荀彧、董昭都曾向曹操提出迎接漢獻帝於許都的主張,而這一策略也為曹操前期政治軍事鬥爭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便利和支撐。

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荀彧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曹操迎接漢獻帝

首先,漢獻帝代表了王室大義正統。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目的就是在於確定中央王朝的統治地位,鞏固中央集權、打擊地方割據勢力。曹操“挾輔天子”,成為漢朝王室的代言人,逆曹操就成了“逆王室”“逆大體”,藉此佔據了政治天平的絕對重量。曹操在遠征烏桓時,充分利用了這一政治砝碼安撫、平衡了諸多邊塞豪強。

其次,“挾輔天子”便於招攬天下才士。東漢末年,“士”成為地方割據勢力爭相拉攏的重要砝碼,“士”一族在國家體制下察舉孝廉得以成名或入仕。命運多舛的漢王室依舊是很多“士”人心中的正統,他們對漢王室充滿了忠義情節。如曹操重要謀士荀彧,就是出身士族,因曹操“本興義兵”“匡振漢室”才加入曹操陣營,後期又反對曹操稱帝。

再者,漢王室尚有一批勢力龐大的擁躉。三國前期,漢獻帝絕非一個單純的政治符號,而是涉及到一個國家體制的延續,其背後尚有一批勢力龐大、極具影響力的擁躉。曹操以“天子”之名,勢力範圍得以迅速向這些擁躉擴散。最典型的便是鍾繇,曹操得以取得官渡之戰、遠征烏桓的勝利,與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的鐘繇密不可分。

戰略思維之三:廣攬人才,恩威並施駕馭人心

三國時期,開明之君、懷遠之主求才若渴、唯才是舉,這一點曹操也不例外。曹操不僅將此作為一以貫之的戰略,而且在用才馭才上,別有一番水平。

《觀滄海》:從詩詞背後的歷史事件,深入探討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

曹操劇照

首先,海納百川、求才若渴。曹操曾先後三次廣發《求賢令》,不論出身門第,“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樹立胸懷寬廣、善待人才的形象,對於過去仇恨較深、敵方陣營來降或戰爭中被擒的人才,曹操放下芥蒂,以禮相待。如北征烏桓時所帶的大將張繡,曾幾次打敗曹操,並殺害了其愛子曹昂和愛將典韋,但後來曹操接納了張繡並封他為將軍。

其次,知人善用、用人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善於鑑別人才身上的閃光點,不求全責備,而是依其特長、揚長避短,將他們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如崔琰和毛玠作風正派,就讓他們去選拔官員,棗祗和任峻任勞任怨,就讓他們屯田積糧。同時,曹操善於形勢需要,重用不同特點的人才,他認為“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即太平盛世應注重用有德行的人,發生戰爭就重用才能的人。

再者,恩威並施,馭人有道。曹操對人才並非單純只施以尊崇和厚愛,而是採用“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同時嚴密掌控著人才的一舉一動,對懷疑不忠於自己、與自己政治主張相左的人才,往往進行殘酷鎮壓,如孔融因言被族滅,荀彧因政治主張不同被逼殺等。同時,曹操非常注意恩威相濟,駕馭人心,如北征烏桓勝利回府後,曹操先是派人調查事前反對北征烏桓的人及言論,待大家惴惴不安之時,再進行安撫甚至褒獎。這不正是官渡之戰後的焚燒叛敵竹簡的翻版嗎?

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操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倖,雖得之,夭所佐也,顧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總結:曹操具有超強的時局預判性,具有清晰明確的戰略取向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公元207年,曹操在深入研判政治態勢、割據形勢和軍隊實力的情況下,傾兵北上、虛國遠征,徹底消滅袁氏殘餘勢力,消除北方烏桓部落的威脅,為揮師南下討伐劉表奠定基礎。這次具有深遠意義的遠征,在戰略和戰術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冒險。

在這種雙重心態的影響下,曹操於碣石寫下既悲壯蒼涼又雄心勃發的《觀滄海》。

這次遠征,雖然是曹操在塞外與遊牧民族烏桓之間,進行的一場出奇制勝的戰爭,但是從中卻可以抽絲剝繭,深入窺探曹操的三大戰略思維:先北後南、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挾輔天子、大義正統號令諸侯,廣攬人才、恩威並施駕馭人心。曹操將這些戰略思維貫徹於政治、軍事和經濟之中,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一代梟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