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上、策马辽西,大破乌桓。南归途中,于辽西“碣石”,写下气势磅礴、苍凉悲壮的千古名篇《观沧海》。这首诗,被收录到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观沧海

诗中,曹操以海自比、吞纳宇宙,充分显露他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究竟是怎样的震撼经历,让曹操如此激扬慷慨?又是凭借怎样的战略,让曹操如此坚定雄心。

战前形势分析:力排众议,对时局具有超强预判性。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公元207年群雄割据图

官渡之战,曹操消灭袁绍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公元205年,袁绍两个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以图东山再起。

乌桓曾攻破幽州,掳掠汉民十余万户,试图帮助袁氏兄弟恢复势力。四月,乌桓攻犷平(今密云县东),曹操前往救援,乌桓连同袁氏兄弟退居塞外。公元207年,曹操力排众议,挥师北上,征讨乌桓。

《孙子兵法》说,对于战争的胜负,要从五个方面综合考量,“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也就是政治、天时、地势、将领和制度。那么,曹操北征乌桓时,面临什么样的总体形势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着重分析:

  • 政治态势: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相互征伐,但名义上仍是汉朝臣子,接受天子分封。如刘表,因被封为荆州刺史,单骑入荆,才得以成为一方霸主。因此,曹操在荀彧建议下,迎汉献帝于许都,借天子正统之口,号令诸侯百官、招揽人才,实际是取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 割据形势:曹操消灭董卓、吕布和袁绍主力等,坐拥中原。但此时,北面有乌桓、鲜卑和匈奴:曾尽收匈奴故地的鲜卑首领檩石槐去世后,鲜卑暂时陷入内乱;南匈奴刚刚被钟繇教训,归顺于汉朝,北方的威胁来主要源于乌桓。南面有孙权、刘表和刘备,孙策被黄祖(刘表手下)埋伏射杀,孙权在平定江东内乱的同时,与黄祖在江夏多次开战,暂无力北上;西面马腾和韩遂有杀妻之仇,陷入连年交战。因此,南面和西面的主要威胁来源于刘表和刘备。
  • 军队实力:《资治通鉴》和《三国志》关于曹操北征乌桓的记载大体相当,但均未给出明确兵力记录。从关键战役“白狼山”之战看,曹操方面骑兵“万骑”;乌桓方面,袁氏兄弟、乌桓各部落合计数万骑。此外,曹操还有数万重甲兵尚未赶到。“白狼山”之战后,胡、汉二十余万人投降曹操,此外还有乌桓其他部落投靠辽东公孙康。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曹操兵力占优,但乌桓绝对是一只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史料图

加上袁绍死前在青州、冀州经营多年,当地百姓对袁氏家族还有一定的感情,因此曹操若放任他们不管而举兵南下,袁氏兄弟和乌桓一旦缓过气来,出现异动,很可能引起青州、冀州胡民和汉民的响应,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对曹操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若刘表听从刘备劝说,趁虚进攻许都,就相当于端了曹操的老巢。但曹操经过仔细盘算,认为:

刘表起初单骑入荆,依附当地士绅贵族才得以控制局面,难有大的作为;刘表胸无大志、偏安一隅,自知才能不及刘备,对刘备采取既不重用,也不疏远的策略,牵制着刘备的发展,因此不会轻易听信刘备劝说。至于刘备,自身实力太弱,尚不足为虑。

在这种形势判断下,曹操为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消除北方乌桓部落的威胁,巩固已经取得的青州、冀州地盘,倾兵北上、讨伐乌桓。从此后形势演变足以看出,曹操对时局的预判性之强,令人叹服。

战争过程分析:奇兵制胜,战略和战术上不得不进行的冒险。

北征乌桓胜利后,曹操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在回军途中挥洒《观沧海》和《龟虽寿》等名篇。曹操何以如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笔者认为与这次远征的“险”密不可分。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曹操画像

首先是战略上的险,曹操倾兵出动、虚国远征,是建立在对刘表等地方豪强战略判断的基础上。倘若刘表、孙权等人趁虚而入,许都、邺城守备薄弱,势必难以抵抗。

其次是战术上的险。曹操北征乌桓的经过,在《资治通鉴》和《三国志》中均有明确记载,此处稍作讲述。

需要强调的是,自古以来,从冀州、无终(今河北境内)到柳城(今辽宁朝阳县)有两条路:一条是著名的滨海道,从无终(今河北境内)出发,经山海关,沿海边而行,到达柳城,所行区域为狭长的滨海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条是卢龙道,从无终出发,经卢龙塞到达柳城,所行区域皆为山路,自光武帝以来,道路塌陷损坏已有两百年,无人行走,只有道路的残留痕迹可循。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北征乌桓示意图

“兵贵神速”。曹操本来的战术是,趁乌桓尚无防备,经滨海道,出其不意进攻乌桓老巢柳城(如上图所示)。

当曹操抵达无终时,正赶上夏时雨季,滨海道泥泞难行,而且乌桓部落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军遇阻无法前进。无法迅速北上,是此次远征的意外之一。这样一来,南方的战略压力凸显,粮草辎重负担加重。

此时,谋士田畴向曹操献策。田畴首先向曹操说明当地气候环境:滨海道逢夏秋雨季,常年大雨连绵不绝,水浅处车马难以通过,水深处无法通行舟船,是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他向曹操建议使用“瞒天过海”之计:先悄悄撤军,留下一块木牌,上书“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然后由田畴做向导,从另一条路“卢龙道”穿山而行,直捣柳城。

曹操采纳了田畴的建议。于是,曹军凿山填谷,修通“卢龙道”。在曹军距离柳城二百余里时,乌桓才探知消息,各部落紧急集合,出动数万骑兵迎敌。双方在白狼山相遇。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古战场

当时,曹军装甲重兵在后,尚未赶到,先锋部队比较畏惧。白狼山对阵乌桓,是此次远征的意外之二。此时,曹军装甲重兵缺阵,兵力不占优势;从破败不堪的“卢龙道”赶来,体力不占优势;为数不多的重要优势之一,是对战斗目标的预见性,而仓促集合应战成为乌桓此战的一大短板。

曹操登高远眺,看到乌桓军队不整齐,就果断命令张辽为先锋,冲击乌桓军队。结果乌桓军队大乱,曹操斩杀蹋顿和各部落王爷及以下的乌桓首领。袁氏兄弟、部分乌桓部落等数千骑逃跑,投靠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为表功,斩杀袁氏兄弟,将他们的首级送给曹操。

荡平乌桓时,已经九月,天寒地冻,滨海道可以行走,曹军自此路班师回朝。经过碣石时,曹操回想这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远征,回想这战略和战术上的冒险,心中顿生悲壮苍凉;此役一胜,荡平南征最后一道阻碍,雄心壮志之气油然而发,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

战略思维之一:先北后南,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鲁肃“榻上策”“联刘抗曹”,分别成为蜀汉、东吴的政治策略,唯独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响亮的战略口号,因此历来不少人诟病曹操缺乏全局战略思维。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是曹操兵起陈留之时,正处于大小军阀厮杀最为混乱的时期,曹操势力较弱、夹缝求生,战略战术需要根据形势演变择机而定;二是《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战略描述较少,没有提出明确的口号,以至于人们产生误解。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曹操剧照

实际上,曹操在起兵不久,就采用了重要谋士荀彧提出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战略,劝说曹操学习刘邦“保关中”、光武帝“据河内”,安抚百姓、广收熟麦、积存粮草。

同时,曹操听取荀彧、郭嘉、荀攸等谋士的建议,突破中原混战局面后,先北上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而后,继续北上远征乌桓,扫除袁氏残余势力。按此路线,曹操一步步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宏伟蓝图。次年(公元208年),曹操才开始南下征讨刘表。

纵观曹操前期的势力发展,从公元189年“名微而众寡”的陈留起兵,到公元207年成为一统北方的枭雄,是依靠众谋士集思广益、及时修正军事路线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一方面建立稳固根据地,“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一方面远交近攻,分化对手,全力平定北方。“先北后南,深根固本”是曹操谋取天下的重要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之二:挟辅天子,大义正统号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采取的比较知名的战略举措。毛玠、荀彧、董昭都曾向曹操提出迎接汉献帝于许都的主张,而这一策略也为曹操前期政治军事斗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便利和支撑。

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荀彧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曹操迎接汉献帝

首先,汉献帝代表了王室大义正统。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就是在于确定中央王朝的统治地位,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曹操“挟辅天子”,成为汉朝王室的代言人,逆曹操就成了“逆王室”“逆大体”,借此占据了政治天平的绝对重量。曹操在远征乌桓时,充分利用了这一政治砝码安抚、平衡了诸多边塞豪强。

其次,“挟辅天子”便于招揽天下才士。东汉末年,“士”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争相拉拢的重要砝码,“士”一族在国家体制下察举孝廉得以成名或入仕。命运多舛的汉王室依旧是很多“士”人心中的正统,他们对汉王室充满了忠义情节。如曹操重要谋士荀彧,就是出身士族,因曹操“本兴义兵”“匡振汉室”才加入曹操阵营,后期又反对曹操称帝。

再者,汉王室尚有一批势力庞大的拥趸。三国前期,汉献帝绝非一个单纯的政治符号,而是涉及到一个国家体制的延续,其背后尚有一批势力庞大、极具影响力的拥趸。曹操以“天子”之名,势力范围得以迅速向这些拥趸扩散。最典型的便是钟繇,曹操得以取得官渡之战、远征乌桓的胜利,与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的钟繇密不可分。

战略思维之三:广揽人才,恩威并施驾驭人心

三国时期,开明之君、怀远之主求才若渴、唯才是举,这一点曹操也不例外。曹操不仅将此作为一以贯之的战略,而且在用才驭才上,别有一番水平。

《观沧海》:从诗词背后的历史事件,深入探讨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

曹操剧照

首先,海纳百川、求才若渴。曹操曾先后三次广发《求贤令》,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树立胸怀宽广、善待人才的形象,对于过去仇恨较深、敌方阵营来降或战争中被擒的人才,曹操放下芥蒂,以礼相待。如北征乌桓时所带的大将张绣,曾几次打败曹操,并杀害了其爱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后来曹操接纳了张绣并封他为将军。

其次,知人善用、用人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善于鉴别人才身上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而是依其特长、扬长避短,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如崔琰和毛玠作风正派,就让他们去选拔官员,枣祗和任峻任劳任怨,就让他们屯田积粮。同时,曹操善于形势需要,重用不同特点的人才,他认为“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即太平盛世应注重用有德行的人,发生战争就重用才能的人。

再者,恩威并施,驭人有道。曹操对人才并非单纯只施以尊崇和厚爱,而是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同时严密掌控着人才的一举一动,对怀疑不忠于自己、与自己政治主张相左的人才,往往进行残酷镇压,如孔融因言被族灭,荀彧因政治主张不同被逼杀等。同时,曹操非常注意恩威相济,驾驭人心,如北征乌桓胜利回府后,曹操先是派人调查事前反对北征乌桓的人及言论,待大家惴惴不安之时,再进行安抚甚至褒奖。这不正是官渡之战后的焚烧叛敌竹简的翻版吗?

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夭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总结:曹操具有超强的时局预判性,具有清晰明确的战略取向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公元207年,曹操在深入研判政治态势、割据形势和军队实力的情况下,倾兵北上、虚国远征,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消除北方乌桓部落的威胁,为挥师南下讨伐刘表奠定基础。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远征,在战略和战术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冒险。

在这种双重心态的影响下,曹操于碣石写下既悲壮苍凉又雄心勃发的《观沧海》。

这次远征,虽然是曹操在塞外与游牧民族乌桓之间,进行的一场出奇制胜的战争,但是从中却可以抽丝剥茧,深入窥探曹操的三大战略思维:先北后南、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挟辅天子、大义正统号令诸侯,广揽人才、恩威并施驾驭人心。曹操将这些战略思维贯彻于政治、军事和经济之中,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一代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