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OK”手势在美国变得不“okay”。

当地时间9月26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犹太民权组织犯诽谤联盟(ADL)将“OK手势”加入到“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其他极右翼极端分子会使用的仇恨标志库中。该组织认为当前OK手势的使用有指代白色力量(White Power)一词中的W和P的意思。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不少美国网民对ADL此番举动表示不解。有网友并指出,“‘OK’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标志之一了,‘OK’也是世界上最好懂的词了。“

“Ok”手势含义惹争议

而ADL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则指出,“OK”手势本意是“一切都很好”或者是“赞成某事物”,但ADL认为,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它带有仇恨含义,但这个标志已被一些极右翼势力所采用。比如今年3月,28岁的澳大利亚“白人至上”主义者布伦顿•塔兰特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杀死51人后,在出庭受审时就比出了“ok”手势。因此“OK”手势被定性为代表“仇恨”。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现如今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争议的“OK”手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OK”的“前世今生”。

“Ok”手势怎么来的?

现代人频繁使用的“OK”一词于1939年就已被记录在册,更早之前就已产生。在19世纪的缩写潮中,“ok”这个缩写被广泛应用。而“ok”的手势,拇指和食指组成的圈和剩余三个手指伸直的手势,跟英文ok非常像,所以就被沿用。

关于“OK”一词的来源,坊间一直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OK一词是由一名叫欧倍德·凯利(Obadiah Kelly)的美国铁路办事员所创造出来的。传说这位办事员每次跟别人交接货物时,在确认无误后,就会在单据上签上自己名字的首字母,也就是O.K,这一简单用法逐渐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慢慢地就更大范围地传播开来,并被更多的人接受。此后,美国电报局也采用了这种签字方式作为验收电报的确认,因此”OK“一词便开始以表达“准备无误”的意思被广泛认可以及传播。但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表示质疑,原因是当时美国社会中,一位下层社会的普通人用语习惯是以影响到整个美国社会的词义表达的。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OK”一词源于美国总统林肯。传说林肯总统在签署公文的时候经常会把表达“完全准确”的英文单词“all correct”误拼为“oll correct”,并缩写成“OK”表示批准。出于名人效应,这个“错误”用法开始在坊间流传并逐渐被为大众所接受。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Ok”是由中古英文单词“hoacky”演变而来的。“Hoacky”一词的旧时义为“最后一批收成”,因而可以表示“成了”、“可以了”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单词便逐渐有了OK的意思。

这些符号的使用同样值得注意

而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Ok手势也不是本次唯一被ADL入库的符号。本次ADL新增了36个条目,除OK手势外,还包括了西瓜头、戴墨镜的月亮和“快乐商人”等符号和形象。

西瓜头被列为种族歧视符号是因为2015年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伊曼纽尔教堂射杀了九名黑人。

“快乐商人”描绘了犹太人的极端刻板印象,他把双手搓在一起,象征着贪婪。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月亮人”是1980年麦当劳广告中一个穿着新月服装的男人。白人至上主义者使用该人物制作的视频,并配有带有种族主义言论的嘻哈歌曲。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另外,中国人拍照最爱的比V手势使用其实也要注意。现如今拍照比V是表示高兴、愉悦,但其实比V最早是表示“胜利”的意思。

V-sign早在16世纪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班牙的海军,在希腊半岛以西的海域,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舰队。为了纪念这场胜利,意大利的著名画家提香,绘制了一幅油画。画中胜利的一方都做出了V-sign的手势。

用食指和中指比作字母V的形状、来代表Victory胜利,在二战时期开始广泛使用,最著名的使用者,是当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用V来表示胜利基本上在欧美各国通用,因为Victory这个词语,源于古罗马时的拉丁语。除了英语,其它欧洲语言中,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等,表示“胜利”的词语,也都是以拉丁语的Vincere为词源。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比V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手心向外,这两个手指称为V-sign,表示“胜利”;但如果把手背朝向别人,则称为Two Fingers,表示刻意的侮辱,跟竖中指是一样的意思。

OK手势=种族歧视?注意!这些日常手势都不能随便用

不少人对ADL此次将“OK”手势列为种族歧视符号的举措表示不解。但其实由于各个社会语言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标志、手势、词语在不同的社会中均有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OK”这个手势在中国、美国(曾经)都可表示为“可以”、“确认无误”的意思,但在日本、缅甸、韩国,“OK手势”其实表示的是金钱。在法国,这个手势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区,这个手势则表示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在马耳他,这个手势则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话。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用语表达习惯的变化,同样一个符号在不同年代、不同群体范围内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网络世界中的“微笑”、“再见”表情都是不错的例证。十年以前它表示的还是纯粹的“微笑”意思,是QQ好友打招呼的友好款,但今天再用微笑跟咱们的微信好友打招呼,怕是会被马上拉黑。因为“微笑”表情在大多年轻人的观念中表示的是冷漠的意思。当然,大多数网上冲浪的中年人仍然是按照对微笑表情的本义理解来使用的。

因此,对符号的使用要注意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群体的差异。

除此之外,你的家乡有哪些符号或者词语容易让人误会?欢迎在评论区跟叉烧分享~


部分资料来源于环球网、凤凰美洲、中国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