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如何防范疫情带来的风险?法律如何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员工如何分担企业压力……4月26日,太原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政协委员们围绕企业复工复产助力太原市经济发展,并结合自身调研结果,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体制机制

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美宝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梅: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应对和减缓风险带来的冲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一定困难。杨雪梅说:“中小企业站在最前沿、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建立风险防范的措施,应该建立有效机制,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和减缓风险带来的冲击。”

杨雪梅表示,借助这次疫情,可以建立一些集合型的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和联合,及时把握行业的动向和外在冲击,提供一些应对的措施和指导,对过剩产业及时进行调整和转型。此外,在人员聘用等方面,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互通、交换和转岗等手段,来帮助中小企业。

从长期战略目标的角度解决短期困难。帮扶措施尽量从中小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真正实现化危为机。疫情的冲击,加速了企业转型升级和淘汰的提前来临,对中小企业的救助和帮扶需要系统性的考虑,可以使用类似疫情防控方式,建立筛选标准,对所有中小企业进行分类,重点帮扶。在帮扶的方式上,尽可能考虑与后续的绩效挂钩,体现帮扶资源的奖优罚劣和激励效果,而不是简单、直接的补足措施。

“关键环节重点帮扶。”杨雪梅表示,要重点维持“三链”的稳定——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中小企业涉及大量的就业岗位,维系资金链就是维系这些存量就业岗位不因疫情影响而大量流失。保障供应链,即通过维持物流的畅通,保障中小企业供应链的顺畅运转。整合产业链资源,让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的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发挥骨干支撑作用,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分担风险、降低压力,将部分优势流转到中小企业,避免链条上的小环节引发不良连锁反应。

同时,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员工、客户之间的沟通。政策发布上,用好企业微信等新型数字化公共平台,让中小企业第一时间掌握政策;互通难点痛点,加强行业内沟通;利用电话、线上等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流,赢得客户理解和信任,努力从客户反馈中找到新的市场机遇。

法律服务

太原市政协委员、太原公交集团高级工程师王勇:

进行相关法律帮助与辅导 加强企业风险防控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对外,因疫情防控导致的合同无法履行,应该如何解决。对内,因疫情防控需要建立的劳动关系如何合法、合规的处理好、协调好。国家针对此次疫情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是否知晓,能否充分运用好这些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太原市政协委员、太原公交集团高级工程师王勇说,这些都需要在深入调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法律层面进行帮助与辅导,才能使好的政策真正落地,发挥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效果。

素有“提案大王”之称的王勇,今年递交了12个提案,做好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提案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国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但许多企业对后疫情时代的法律经营风险与机遇尚不明确,对相关法律的颁布与进展更是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时,必须把法律服务贯彻进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企业进行相关的法律帮助与辅导。”王勇说。

王勇建议,可以以普法宣传培训为契机,有序采取一些措施对企业进行法律帮扶,比如充分利用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搭建起企业和法律服务机构的桥梁,利用线上平台收集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法律解答、政策宣讲,为有序恢复企业正常生产、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加强企业风险防控提供坚强法律服务。

此外,充分利用各主流媒体及普法网站、微信、微博发布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职工双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比如组织资深律师创新服务模式,主动与全市复工复产中小企业联系,针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劳动用工、医疗社保、经济合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帮助企业防范并化解法律风险。

分忧意识

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大昌集团常务副总裁代文静

员工应树立担当意识 为国分忧为企分忧

“战胜疫情,尽快复工复产,对民营企业是一次大考,也是当前第一要务。”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大昌集团常务副总裁代文静非常关注民营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她说,目前,大昌集团复工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即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只要措施得当,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完全有可能。

代文静建议,政府部门要加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资金、税收、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担当作为,协调好企业复工复产所需原料。深入企业搞好服务,并使这种服务常态化,如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务、加强货币信贷支持、减免税费延期缴纳税款等。

与此同时,企业要启发员工树立担当意识,为国分忧为企分忧,主动克服困难,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争作贡献;企业主动改善工作生产环境,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上下一心,共度难关;抓好目标任务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物资储备到位、企业承诺到位,努力打造“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复工复产环境。

金融支持

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乔氏工贸集团董事长乔治国:

以餐饮消费券抵扣租金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疫情防控期间,餐饮企业的生存太难了,能否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下餐饮企业。”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乔氏工贸集团董事长乔治国说,餐饮业作为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吸纳技能劳动人口和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受疫情影响很多餐饮企业在艰难维持。

乔治国说,目前集团经营的一家4000余平方米的餐饮企业是味道园金阙,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退订的餐有600余桌,提前储备的很多食材不是送给员工作为福利,就是亏本卖掉,仅食材一项的亏损就达到几十万元。“4月初复工后,客源萎缩,加上只能包间就餐,员工们轮流上班,即便是这样,每天的亏损额仍在2万余元。”乔治国说,他们集团还有房产、金融、物流和酒店行业,他的很多朋友经营的只有餐饮企业,目前都是亏损很大,资金短缺严重。很多中小型的餐饮企业都已关门,餐饮企业倒闭潮将造成大量员工特别是底层老百姓失业。

餐饮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事关老百姓的便捷生活,更涉及庞大社会群体的就业稳定。对此,乔治国提出建议,建议税务部门出台有关餐饮业的专项税费减免政策,降低水、电、暖的收费标准,将工业用电、水和暖改成民用电、水和暖,帮助餐饮企业减少成本开支,同时对餐饮业进行专项补助。除此之外,乔治国还建议相关部门能协助业主对餐饮业给予租金优惠措施,可以由餐饮业以餐饮消费券抵扣租金,实现双赢。此外,建议相关部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延长行业社保征收期,建立与外卖平台协调降低餐饮企业佣金费率等扶持措施。

晋材晋用

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华松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生松:

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我来自浙江温州,在山西创业23年,作为综改示范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深深难忘这片土地赋予我的第二故乡情。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太原市政协委员、山西华松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生松建议,龙头企业应起到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发展,实现晋品晋材晋用。

目前,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资金紧张、贷款到期、订单下滑、合同违约、库存告急、供销脱节,项目周期紊乱产生停工停产窗口期,增加劳务人员成本等问题。此外,全国不同省市都在复工复产,但不同省市在执行过程中,对来自不同地区人员的防控要求也有所不同,不但技术工人,就连普通工人也存在招工难、招工贵的问题。

对此,郑生松建议,推动本市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深化协同合作,实现晋品晋材晋用,从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让民营企业在疫情期间做到库中有原料、厂中有工人、手中有订单、产品有销路、资金有着落。

同时,推动数字赋能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系统,培养新增量、新动能。推动大型制造企业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了精准的数字,才能提供数据支撑,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杨洲芬 李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