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運動”是如何影響巴蜀大地氣候、生態和人類活動的?

地理那些事


造山運動對四川盆地的影響是有多方面的,例如從隆起的青藏高原東緣發源出來的岷江就滋潤著成都平原,可是遠古時期岷江氾濫於平原,生活在成都平原深受其苦。直到2000多年前,李冰築都江堰把岷江分內江和外江,內江用於灌溉,外江用於排洪,並影響至今,這樣成都平原變成l天府之國。也就是說青藏高原花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造山,同時造就了岷江,但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過2000-3000年。

青藏高原的隆起也在改變了四川盆地的氣候,青藏高原改變了原來的低空行星西風帶,使其分為南北兩支,西南的暖溼氣流得以經雲南的北部進入盆地。同時盆地南低北高的特點,使得夏季的南海季風容易從東南部進入盆地,這些都給盆地帶來了豐富的降水,年均降水1000-1300毫米。但盆地的西北地勢太高,不利於進入盆地的水汽散去,導致盆地多霧天氣頻繁,飛往成都的雙流機場的航班經常因大霧而延誤。下圖為四川降雨分佈圖。

除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周邊的造山歷史比青藏高原還要久遠。四川盆地原屬於地中海一部分,當時氣候環境乾旱,這裡出現了規模很大的鹹化海域,形成鹽的沉積帶。隨著山出海走,侏羅紀時期四川盆地成了一個大湖,也成了恐龍樂園。這個大湖也在乾旱的氣候下逐漸蒸發消失,由於四川盆地密封性好,在重慶,川中,川西留下了大量鹽沉積。這些鹽沉積在進入人類社會之後,被人開採,就成了四川著名的井鹽。井鹽的開採在四川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直到民國時期,井鹽還是四川最大的工業之一,產出的鹽不僅滿足四川自用,還可銷往雲南、貴州、湖北等地,井鹽也成了四川盆地的一個名片,這也算造山運動給四川人民留下的財富吧。下圖為井鹽開採帶來的商貿繁榮。



科學視野,不同解讀,歡迎評論和關注!


崑崙還東國


在回答提問之前,先應該弄清楚造山運動的動力來源。

地球誕生之初,表面是融燭的岩漿或者半融狀的地幔。經過漫長的地質歲月,固態的花崗岩地殼開始形成。因為熱脹冷縮作用,地球的體積和表面積緩慢收縮,地殼開始出現裂隙,地殼板塊構造形成。地球體積收縮引起地殼內部產生巨大的擠壓應力,造成局部地殼隆起。這就是造山運動雛型。美國的科羅拉多高原就是這樣形成的。地殼裂隙噴發溢出的岩漿冷卻堆積也會形成火山。大洋洋脊和日本的富士山,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都是這樣形成的。巨大慧星撞擊也會將已經形成的岩石地殼發生褶皺,下陷,傾斜,翻轉,形成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嘎爾盆地及它們的盆周山地都是巨大慧星撞擊形成的。

在以後的地質年代內,由於地球體積收縮應力引起的緩慢造山運動仍在進行。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等世界著名山脈,都以每年數毫米的速度上升著。 但慧星撞擊和火山活動引起的“造山運動”基本停止了。

地球表面大規模劇烈變化時代都發生在白噩紀及之前的地質年代,在那個時代,哺乳動物和人類都還沒有出現。所以難以判斷這樣的情況對人類和生物的影響。


岷山23


造山運動的時候有人類嗎?中國的山脈最遲形成於1百萬年前!長江黃河大約在20萬年前貫通!大約最近80萬年以來,地球經歷了大約8個冰期輪迴,這個時期的氣候變化是人類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大氣平均氣溫最高比現在高6度左右,最低比現在低10度。可以說最近100萬年以來地球氣候變化相對溫和,所以人類得以生存發展!



天方地圓的123


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逆掩形成山脈。

造山運動在先,氣候變化在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