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是谁?

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是谁?

瑞幸咖啡又被刷屏了,不过这次可能是:小蓝杯 谁也不爱了。

一路高歌猛进,打造咖啡界神话的瑞幸,迎来了最大的败局。一天之内,股价跌了75.57%。

用户已经开始挤兑优惠券了,按照现在两三折的价格,瑞幸是卖一单亏一单,看似繁荣的门店,实则加剧瑞幸的垮台。

前些天,做空的浑水机构来了,媒体出面帮瑞幸成功完成打脸反击,现在瑞幸却自爆财务造假。

资本不看好,自身又不赚钱,接下来肯定官司缠身,供应商也来集体要债,除非有资本砸钱来救,但是瑞幸这一财务造假,把资本圈都玩弄了,谁还会来。

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大概要唱凉凉了。

【财经大大】们怒了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瑞幸咖啡称得上是奇迹般的存在。

2018年,顶着高额补贴与疯狂扩张的标签,瑞幸咖啡横空出世。

一直以来,尽管质疑与非议不断,瑞幸咖啡却从未给予客观意义上的正面解释,公关手段相当“佛系”。取而代之的是,瑞幸咖啡反而踩着自己的鼓点,继续一如既往的促销补贴,以及,保持在阶段时间里对外推出新战略。

在“财务造假”整个事件的持续发酵中,财经大咖们争相发表观点,各抒己见,瑞幸的大佬们一如既往的“佛系”路线,对外展示了【永远元气满满】的自信。

但是,在财经大大们的文评里却出现了不明来源的、力顶小蓝杯的高赞评论。

“控评”是财经大大们最不能容忍的,大大们怒了,于是,有了“元气满满的无耻”,有了刷屏唱衰的各路文章。

在面对危机公关中,只有坦诚以对,正视问题,不要妄图混淆视听。人为操纵舆论走向,这样只能是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永远不要轻视文化人。

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是谁?

【中国同行】火了

前魅族副总裁李楠评价说:瑞幸其实不是用美国投资人的钱在补贴用户,实际上是用中概股在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信用在套现。为此,拿出点钱补贴国内用户。

在他看来,真正麻烦的是未来几年的中概股公司。也许上市目的地的优先级要调整了。“贾总在A股和新加坡都割过韭菜了。孙总在币圈割过了。”

这次瑞幸的财务造假,卖空内幕交易,浑水业务问题三级炸弹,八成挽回不了。所以纳斯达克的中概股信用,他也一口气给割了。

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是谁?

游戏有游戏的规则,你在前面走路,却断了别人的路,发现路况不好或者无路可走的人自然是要骂娘的,所以说【你吃你的奶酪可以,但是别让我没有奶酪可吃,尽管我还没有得到……】。

你自己吃饭时掀了大家的锅,整个行业都会向井里扔石头的,人言可畏你还不知道么?

【小确幸】们懵了

当财务造假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量用户纷纷涌入瑞幸的门店和APP进行挤兑式消费,导致订单暴涨,门店和外卖供不应求,全部出现爆单的现象。

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是谁?

无论是抱着支持国货的冲动消费心态,还是单纯担心瑞幸会倒闭“赶紧把券用掉”的心态,“爆单”成为瑞幸门店的普遍现象。

小蓝杯  谁还爱?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是谁?

店员甚至贴出了一些标语,“不要问,问了也照常营业。”“放心,小鹿与你们同在”和“国货之光”等。

先贤们早就说过:人心难测。无论瑞幸想借用国货之光实施情感绑架,还是不得不为、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但你长期以来培养的都是贪图补贴、爱占小便宜的【小确幸】群体,他们才不管你事实上是卖一杯亏一杯呢,在当前的魔幻情境中,显而易见,更多的消费者还是抱着种“不管是薅谁的羊毛,只要薅到手了就是自己的羊毛”的利己心态蜂拥而至。

瑞幸自嗨到爆 炸醒的该是谁?

瑞幸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也照出了中国企业较为普遍的经管现状。

中国的企业经管者,大多是以做生意的思维去经营企业,把一个企业当成一桩生意去做,其短视行为显而易见。有的甚至公开发言:中国有十四亿人,每人消费一次我就赚够了!!!

姑且不说上层建筑,在中国企业内有一个不能说的公开秘密:大多数企业上市前要把良性资产剥离出去……

瑞幸的发展历程绝对不是靠什么新奇的商业模式(其模式在2018年已经被资本所唱衰),也不是什么科学严谨的发展规划(一路梦想一路浮跨一路向远方),他之所以能快速占得C位,是依靠中国特有的营商环境和人文背景,而中国大多数的企业,依然在这条路上挖空心思……

一场疫情,考验了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完善与否和抗风险能力,爆雷的“瑞幸”们,映射出中国企业浮躁的众生相。

突然想起一个小品台词: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容易扯淡。

醒醒吧,走在创业和守业路上的企业高管们。

百年品牌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星巴克早期根本不投广告,完全是靠对咖啡豆的专业,和服务至上的理念走到今天的。

规范经营、诚信做事才是立业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