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疫情,我想问问那几亿只蝗虫去哪里了?

铜城张斌


蝗虫在巴铁泛滥之后,求助我国相关方面的专家,我国也给予巴铁强有力的支援。不仅派出专家,还附带了灭虫济,按照我们国家帮人帮到底的做法。我估计蝗灾应该是得到有效的遏制了,如果还如之前那么施虐的话,肯定会有新闻报道的。


梓炫1


非洲和印度的四千亿蝗虫前些日子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还有不少人预备去超市抢粮屯粮应对可能会在国内出现的虫灾。

就在人们既为疫情担忧又惶恐从国外来的蝗灾之时,印度官方宣布消息——

四千亿蝗虫已经走了。

同时,有无数专业人员发出呼吁——本次蝗灾来到中国的可能微乎极微,无需恐慌。

为什么这么说?毕竟四千亿的蝗灾把印度肆虐成这样

据介绍,这次在非洲和印度泛滥的蝗灾是由沙漠蝗引起的,沙漠蝗虫来到亚洲大陆之后在印度肆虐,如果要继续东进越过缅甸来到中国境内,有两个选择。

其一,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高高天堑。从目前来看,这些虫子们还没这个能耐。

其二,从云南进入。借着云南常年刮的西南季风,蝗虫当然可以顺风飞入。

但是沙漠蝗极为怕湿,云南的湿度和降雨量显然都不是他们喜爱的,从云南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今年的虫害没有结束,比起闹得沸沸扬扬的蝗灾,更应该关注的虫害灾难正在中华大地悄悄蔓延。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农业的病虫灾害是属于偏重的年份,具体影响小麦的是条锈病和赤霉病,影响到玉米的是草地贪夜蛾。

目前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西南华南等地发生,并且随着气温的回升,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草地贪夜蛾即将孵化成虫。

美洲土著害虫,怎么就在亚非“发扬光大”了?

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它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大胃王”!一只成虫一顿能吃自身体重的食物!

2016年初,非洲西南部发现贪夜蛾的痕迹,据推测,它们很可能是沿着贸易的船只从美洲远渡大西洋来到的非洲。

气候炎热的非洲,贪夜蛾迅速生长并蔓延扩散,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非洲遍布贪夜蛾的痕迹。

2018年12月,云南江城县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在一片玉米地中发现了这种没见过的虫子,经排查,全县有126亩玉米地有草地贪夜蛾的存在。

草地贪夜蛾幼虫白天隐藏起来,晚上出行大吃特吃,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等到成虫,贪夜蛾顺风飞行,一晚上就能飞50到100公里,贪夜蛾也由此得名。

于是从2019年3月11日到7月6日,贪夜蛾完成了从云南到全国范围内的扩张。

其中,西南华南地区由于终年潮湿温暖,对贪夜蛾影响较小,贪夜蛾得以在这里扎根生长,正式造成虫害。

但是由于2019年贪夜蛾的数量较小且防控得当,整体的影响并不大。

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新闻来看,目前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累计防治面积已经达到77万亩,是发生面积的1.26倍,基本做到了应防尽防。

那为啥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

先来看贪夜蛾的老家美洲,贪夜蛾作为这里的土著,在这里早就有了自己的天敌。且美国农业机械化较高,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生物防治手段。

而国内作为贪夜蛾的入侵地,不存在贪夜蛾天敌,且人均耕种面积小,农业从业人口素质并不高,推行一套复杂的防治手段难度很大。

光撒药可不行,贪夜蛾在美洲肆虐那么多年,早就对大部分药物都形成了抗性,即使有可防治药物,如果每年都洒一样的,也是治标不治本,总有一天会不起作用。

如果是种玉米的农人,你应该这么干

1、检查,上报。先仔细排查自家的玉米地看看有无贪夜蛾出现,如有出现,即时上报,申请用药。

2、科学防治,科学用药。目前农业部已经有应对贪夜蛾的推荐药物,但是年年用一样的,总是会形成抗药性,一定要听指挥,科学用药。

最后,虽然草地贪夜蛾来势汹汹,但这种贪夜蛾大部分时候以玉米为食,大伙没必要冲进超市抢米抢面,造成恐慌不说,放在家过期也是浪费钱。

同时,我国的防治反应是非常及时迅速的,相关防治措施也已经出台,今年的玉米产量损失肯定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面对未知,我们要提高警惕,同时也不能过分紧张!


小阳带你看农村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都在关注疫情,我想问问那几亿只蝗虫都去哪里了?我想蝗虫的问题应该没法跟疫情相比,它不会危害生命,总之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再就是人们的目光都在疫情上,蝗虫的问题肯定要想办法解决。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刘紫


死掉了,蝗虫寿命很短。但是产卵后,下一代可能是1:500的膨胀式爆发,非常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