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形势严峻,新冠疫情给你们造成多大影响呢?

梦沛


中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所以我们应该为生在中国而幸运。对我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吧,自由职业人不用着急去上班。

对全球来说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传播无法控制,很多家庭因为新冠支离破碎,爆发恐慌性金融危机。大量企业破产,资金链断裂,股市崩盘。然后导致全球经济倒退。

相对来说影响最小的是中国,中国里影响最小的应该就是农村了。没有投资,自己种地就可以过日子。



狂客


楼主:您好,很开心遇见,能分享您的问题!

此次疫情对我的经济、工作生活、出行、等都影响很大,下面分享一下我个人情况:

经济方面:

此次疫情使我从2月份至3月中旬未能上班,经济收入没有,致使房贷,车贷,家里的日常生活开支一下蜂拥而至,压力特别大。从未有过的压力如此之大,通过此次疫情我发现了家里一定要有继续,足够家里应对困难和问题!大家有这个感觉吗?

工作生活方面:

此次疫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上的举步维艰,买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直接没办法,生活如此之困难,还好有社区服务工作人员送。减少了家人的聚会,过年的团年氛围,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出行方面:

此次疫情我们都响应祖国号召,做遵规守纪的好公民,在家足不出户,和祖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抗战疫情,哪里都不去。未出门旅游,逛过公园,走亲访友。公交、高铁、飞机等或多或少减少或者停运。大家身边一样吗?

孩子方面:

此次疫情迫使我的3岁的小孩都不能上学,天天在家,还得一个人陪着。严重影响我们家的正常生活。

以上只是个人的见识和观点,不足不对之处请楼主、读友们谅解。关注、交流。谢谢!


军嫂在乡村


面对现实: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成本上涨

尽管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但全球疫情开始大蔓延,防控形势仍然非常严重,全面复工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加上全球经济日益紧密,很多产业的供应链跨越多国,即便能够全面复工,可能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产能产量水平,因此很多行业都会出现供给下降的现象。现在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品仍然处断货状态,即与此相关。

通常来说,供给下降将引起商品(包括服务,下同)价格上涨。像今年智能手机行业的零售价格普遍大幅上调(我个人有限的观察,差不多上调一千元,幅度在20%左右),连小米10都跳到3999元起。各大厂商基本都将原因归结为,供应链产能不足引发的成本上升。

众所周知,商品价格并不是供给单方面所决定,还得看需求面变化的作用。由于供需力量各有不同,在疫情面前,不同的商品价格表现也并不相同。按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大小,经济学把商品分为两大类:必需品和奢侈品。前者是消费者在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商品,比如食品、日用品、水电等;后者则则正好相反,主要用于改善生活质量或实现自我满足,比如豪车、豪宅、旅游等,包括我们日常提到珠宝、名牌服饰、名片箱包等“奢侈品”。

对于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而言,由于需求缺乏弹性,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几乎保持不变,但供给下降出现了不足情况。疫情之前的供需均衡被打破,较多的资金追逐较少的商品,于是必需品出现价格上涨。今年1-2月,国内零售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同比上涨0.6%,鲜菜上涨13.8%,猪肉上涨125.6%,这也是期间CPI同比增长5.3%的主要原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众多国产手机厂商,敢于借供应链产能不足而逆势调价,将增加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就是拿捏准了换机用户的刚需心理。

好在,高价位给厂商带来了较高的回报率,会激励厂商扩大产能,吸引更多厂商进入市场,从而增加供给,最终供需将回落一个较低价格的均衡点。如果疫情期间大家经常买菜的话,就会发现当下的猪肉价格有了小幅的回调,各大平台配送费也悄悄下降了一元钱左右。更明显的例子是口罩,与之前相比,现在不但价格便宜不少,而且也更容易买到。同理,甚至可以预言,智能手机很可能在年底迎来了小幅的降价潮,原因是供应链产能全面提高。

而对于奢侈品(指经济学上的非必需品,下同)来说,情况却大为不同。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下降,加上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很多人开始有意识地节约开支,改变了原来的消费行为。受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双重影响,人们开始选择少买或不买奢侈品,转向价格较低、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售价较高、实际效用较低的奢侈品首当其冲,将面临着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的局面,降价促销在所难免。如果无法采取降低成本、重新定位等手段与其他对手竞争,那么不少奢侈品厂商将提前迎接冬天。

通俗地说,短期内大部分便宜的商品价格会出现上涨,而一些原来卖得比较贵的商品则可能降价。摆在大多数人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在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应对生活成本上涨。对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群体,这个问题压力更大。


LaoHuang188


我们是做手机行业的,感觉非常明显店铺人流量比去年同期要差,消费理性化,冲动消费少;更多是刚需。对整个行业冲击大,销量不好,赚不到钱,手机大厂也不可免俗的开始下坡路的前奏。

新招了HR,工作重心从销售转变为内控,底层员工以打卡为工作重心,不创新,不求变;只要不犯错,就能多混一段时间。

最恶心的事情,底层员工连带处罚,中层免疫,上层更不用说。


杰拉德9527


你好,欢迎点开视频来查看我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7ffe50528a247d6b567996528af15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