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对于移动互联网需求很大,为什么我国还能保持网络通畅没有崩?

欧界传媒


疫情爆发以来,为了保证网络运行通畅,稳定,我们国家的通信行业加班加点连夜苦战,疫情爆发,4G和5G网络基站新增了6.3万个,再加上我国通信行业一直比较发达,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凌霜傲雪


疫情重压之下,国外与国内信息通信服务表现截然不同,细细分析,背后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就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与坚实程度。

这得益于多年来“宽带中国”战略引领下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质量优,且覆盖广。早在2011年初,中国就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电话、100%乡镇能上网;2013年,中国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的问题。“宽带中国”战略,明确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地位,“光进铜退”“网络提速降费”等大力推进。2019年底,全国范围内开通5G基站12.6万个,IPv6基础设施全面就绪,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98%。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我国所有城市均已实现全光网覆盖,为“网络强国”夯实了坚实的根基。

其次,国内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我国信息通信网络顺利通过疫情“大考”的基础。

一是强有力的应急通信保障。出现疫情,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历经多年磨练的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迅即启动,投入实战,7×24小时为各级政府、医疗机构、企业用户的网络通信提供有力支撑。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通信,信息生命线就架到哪里。

二是完备的全网运行体系,确保畅通和障碍及时处理。基础电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一体协同,最大限度提高人员、物资利用效率,确保了全网高效运行,一旦出现障碍,能做到最短时间修复,绝不影响用户使用。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要得益于我国通信企业大型国企的属性,赋予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都是大型央企,始终将通信业的公共性、公益性放在首位,提供普遍的、惠及全民的信息服务一直是通信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除了承担经济责任,更承担着提升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


1949版师学院


这是因为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有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所以网络通畅没有崩。

目前我国使用的移动互联网设施,主要是以4G为主,并逐步向5G过渡。我们知道,要使移动互联网保持连贯、通畅,就必须要拥有足够多的基站,以及连接基站之间的光纤网络。据国家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移动互联网基站大约530多万座,我国就拥有了其中的339万座,另外还有新建5G基站35万座,光纤网络总长4500多万公里。互联网宽带的接入用户达到4.4亿户,网民数量有约8.5亿。可以说无论乡村或城市,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移动互联网。

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移动互联网基站339万座,光纤接入率是91%,美国是发达国家,移动互联网基站30万座,光纤接入率是25%,美国的人均基站数量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我们拥有全球70%的基站数量,剩下的30%基站由包括美国在内190多个国家拥有,我国以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就占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动互联网基站,“也就是我国平均每个人享受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信部发言)。

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得以实现,得益于国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参与,以及国家强力的财政支持,无论是村村通工程,还是提速降费,以及现在提倡的“一带一路”,都很好的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所以有了如此精良的移动互联网,疫情期间,无论在家办公、上学,还是因疫情防控、网络配送、物流运输、导航定位、治安管理等等,汇聚而成的巨量网络流量,都能非常给力的扛住了极限考验,始终保持快捷、通畅而没有崩溃!





科技虎贲


不比不知道 一比挺骄傲!疫情之下多国网络告急 ,中国网络却平静如常!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就如疫情在中国暴发时的情形一样,网络服务成为民众“刚需”,网络流量成井喷之势。

首先就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与坚实程度。

其次,国内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我国信息通信网络顺利通过疫情“大考”的基础。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要得益于我国通信企业大型国企的属性,赋予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