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城市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你還只有一個感覺:窮?

又是一年各地公佈成績單的時候,近日,全國主要城市均已公佈了自己過去一年的成績,中國城市GDP總量三十強、萬億GDP俱樂部、2019年人均GDP超2萬美元的城市、人均GDP排名等等,層出不窮。

這在以前常常會引起不同地域的人們相互攀比,但是,如今,普通民眾似乎並不那麼熱衷,與各地積極參與種種評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其根本原因或許在於大家的獲得感存在巨大偏差。

14個城市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你還只有一個感覺:窮?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以3.8萬億元、3.5萬億元、2.7萬億元、2.4萬億元,穩居國內城市GDP前四強,統計人均GDP時,除了深圳以2.9萬美元繼續穩居前列外,北京、上海、廣州均已跌出了前六名,明顯落後於無錫、蘇州、珠海、鄂爾多斯、南京等城市。

這說明三個一線城市的經濟總量主要是靠人堆出來的,因此,北上廣的GDP看似富可敵國,實際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不少朋友說,我們人均GDP很高,像前三名的深圳、無錫、蘇州人均GDP皆超過2.6萬美元,深圳甚至直帶3萬美元大關,也沒有感覺出多少不同。

14個城市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你還只有一個感覺:窮?

確實,專家們從許多年前就在唸叨,人均GDP兩萬美元,是公認的發達經濟體門檻。2019年,國內已經有四個一線城市、常州、杭州、武漢、寧波、廈門等14個城市人均GDP超越了2萬美元,但這些城市中的多數人仍然沒有找到發達的感覺,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就需要從GDP的構成來看。在嚴重依賴外資或出口加工為主的地區,如河南,該省擁有至少6個富士康生產基地,分佈於鄭州、南陽、鶴壁等地,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整個富士康的進出口金額佔到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7.5%。

14個城市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你還只有一個感覺:窮?

眾所周知,一部蘋果售價近萬元,作為其最重要的代工製造商之一,富士康僅能數十美元甚至幾美元的加工費,顯然,地方政府與本地百姓再從這部分微薄的收入分得一杯羹就更為難了。

聰明的人會說,既然GDP是個偽概率,那麼,人均可支配收入總是最實實在在的東西吧?其實,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你敢不敢花又是另一回事了。

14個城市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你還只有一個感覺:窮?

過去一年,排在第二位的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多達6.8萬元,僅次於上海,但是,他們在消費上卻比較保守,位居人均消費支出榜第四名,而排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榜單第五名的蘇州人均消費支出僅3.5萬元,被杭州、廈門、佛山、東莞等甩在了後面,這很可能是因為當地房價、生活成本等較高,阻擋了人們的消費熱情,而不敢消費,當然也就沒有滿足感。

有人會問,是不是一個城市人均消費支出高,就一定意味著人們的獲得感更好呢?答案是否定的。生活在杭州的人是不幸的,他們的人均消費支出不知被馬雲拉高了多少,生活在深圳的人是不幸的,馬化騰悄悄地把他們的人均消費支出提高了多少級臺階,北京人也不必幸災樂禍,早在2017年,胡潤就確認過北京94個億萬富豪,高居世界第一。

14個城市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你還只有一個感覺:窮?

如果你一定想找到存在感,在閱讀統計數據的時候,去掉最高數,去掉最低數,也不要看平均數,請多留意一下中位數,或者直接無視各種排行榜,就像一位偉大的網友所說:

“老糾結這些虛名有意思嗎?再富的城市也有窮人,再窮的城市也有富人。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才是最真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