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法之戰: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清法之戰: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今天下午和粉絲討論了一個問題:西方民主制度一定會弔打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嗎?
這個話題其實挺沒意思的,套用到晚清的民族悲劇,其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並不是政治制度決定了軍事戰鬥力,但其對戰術革新和裝備技術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
比如甲午戰爭,你換上一套民主思維,缺少射速和航速的大清艦隊,有很大可能還是打不贏。


清法之戰: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好了,這都不是重點。回到話題本身,大清作為家天下的封建王國,其軍隊一定不如西方近代所謂的民主化軍隊?
NO!
大清不僅打贏了,而且成功打的對方內閣解散下臺。沒錯,我說的就是中法戰爭,雖然結局,還是大清低頭認輸,但是這與國家地緣政治決策有很大關係,同時,各位要注意,地緣政治決策和國體沒有關係!
大清放棄越南和漢宋經營越南之間,不具備歷史縱向的比較關係,籠統而言,他們都是封建王朝。但是,在具體的政治家上,就出現了很大問題。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放棄中法戰爭的優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清法之戰: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1、戰爭的不可知性和列強的干預。中國打的法國內閣下臺,但法軍遠征軍主力還在,大清還需要多場殲滅戰才能底定勝局,而未來再打,勝敗難料,而且大約一年的軍費超過500萬兩,兩相比較,在列強脅迫的背景下,幾乎不用賠款就能終止戰爭,大清表示,我認了。這對於當時幾乎沒有信心的大清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這其中,隱藏著慈禧的一個引誘:法夷可滅,列強堪憂。誠然,中國在甲午戰敗,失去了最好的崛起哪怕是制衡一下列強的契機。而日本在戰略意義上的輕視和敵視中國這個曾經的爸爸,對中法戰爭的大清各種掣肘,越南和朝鮮被法國和日本視為囊中物的結果,是日本政界拋出了”日法同盟“這一理論,並借用大清集結兵力於西南的時機,策劃朝鮮發動政變,此時中法交戰正酣,日本給了大清狠狠的一刀。內外交困的大清,也是因為朝鮮危機,結束了法國的戰爭。

所以,中法最後以中國戰敗形式的作為結局,日本政府其實是最大的幫兇,日本和其他西方列強的最大不同,是它其實已經跳到了前臺,直接策動和參與了對大清的政治和軍事行動。

其次的幫兇是德國。雖然德國和法國矛盾重重,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他還是暗中鼓勵法國擴張,並挑唆英法之間的矛盾。而在中國方面,德國則採取了表面友好的態度,以賺取軍火利益。俾斯麥一方面幫助清軍購置現代化裝備,一方面指點法國阻遏臺灣,這種當面人、背後鬼的嘴臉雖然可惡,但德國對於大清來說,看上去是列強中比較友好的一股勢力。因而,當俾斯麥在戰爭後期調停大清和法國的戰局時,他的意見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清廷的最終決策。

實際上,德國和大清的博弈,還是比較精彩的。大清雖然被德國鬼子騙了不少銀子,但是”割讓臺灣等地,以為我助“的妥協方案也遭到了反對。大清還是在外交上和德國人做到了鬥智鬥勇,翰林院陳寶琛、御史張佩綸等人,”陰為我助“的理論,可以看作大清在國際博弈上的正確戰略。

此外美國、英國、沙俄也分別處於自己利益的考慮,對清政府進行恐嚇與脅迫,這讓大清的高層在最終決策中,反覆權衡利弊,最終以妥協告終。從本質而言,各家列強雖然不願意看到法國做大,但是更不希望清政府獲勝,所以,他們一方面指導清政府對抗法國,另一方面又不可能真正幫助清政府,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後贏家。


清法之戰: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2、對於慈禧而言,越南作為大清的小弟,地位非常重要,因為越南如果被列強奪走,意味著中國內陸多個戰略要地,將失去戰略緩衝和屏障。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載:“(慈禧懿旨)計殊叵測,該國(越南)積弱已久,若任其侵削,則滇、粵藩籬盡為他族逼處,後患不可勝言。”慈禧很重視越南,但她重視不是因為清朝是越南的宗主國,而是擔心越南一旦失守,滇、粵等地被敵人攻陷以後,後患無窮。


戰爭之初,太后對兵民抗戰採取了非常積極的鼓勵態度,她革職主和派,獎賞了黑旗軍,但隨著戰爭的天平向大清傾斜,慈禧就開始考慮,戰後控制的問題,越南要保護,但是更要謹防太平天國之事重演,地方漢族軍頭挾兵自重。經過一番權衡,最終,慈禧認可了這種不需要賠款的戰敗。


清法之戰: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這件事如果放在大清當時的國際環境下來看,更有利於理解慈禧的苦衷。但不意味著,慈禧的選擇,就是正確的選擇。大清王朝在甲午戰爭後,處境每況愈下,但又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只能眼睜睜得看著自己淪為半殖民地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