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法之战: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清法之战: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今天下午和粉丝讨论了一个问题:西方民主制度一定会吊打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吗?
这个话题其实挺没意思的,套用到晚清的民族悲剧,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是政治制度决定了军事战斗力,但其对战术革新和装备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比如甲午战争,你换上一套民主思维,缺少射速和航速的大清舰队,有很大可能还是打不赢。


清法之战: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好了,这都不是重点。回到话题本身,大清作为家天下的封建王国,其军队一定不如西方近代所谓的民主化军队?
NO!
大清不仅打赢了,而且成功打的对方内阁解散下台。没错,我说的就是中法战争,虽然结局,还是大清低头认输,但是这与国家地缘政治决策有很大关系,同时,各位要注意,地缘政治决策和国体没有关系!
大清放弃越南和汉宋经营越南之间,不具备历史纵向的比较关系,笼统而言,他们都是封建王朝。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家上,就出现了很大问题。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放弃中法战争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清法之战: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1、战争的不可知性和列强的干预。中国打的法国内阁下台,但法军远征军主力还在,大清还需要多场歼灭战才能底定胜局,而未来再打,胜败难料,而且大约一年的军费超过500万两,两相比较,在列强胁迫的背景下,几乎不用赔款就能终止战争,大清表示,我认了。这对于当时几乎没有信心的大清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这其中,隐藏着慈禧的一个引诱:法夷可灭,列强堪忧。诚然,中国在甲午战败,失去了最好的崛起哪怕是制衡一下列强的契机。而日本在战略意义上的轻视和敌视中国这个曾经的爸爸,对中法战争的大清各种掣肘,越南和朝鲜被法国和日本视为囊中物的结果,是日本政界抛出了”日法同盟“这一理论,并借用大清集结兵力于西南的时机,策划朝鲜发动政变,此时中法交战正酣,日本给了大清狠狠的一刀。内外交困的大清,也是因为朝鲜危机,结束了法国的战争。

所以,中法最后以中国战败形式的作为结局,日本政府其实是最大的帮凶,日本和其他西方列强的最大不同,是它其实已经跳到了前台,直接策动和参与了对大清的政治和军事行动。

其次的帮凶是德国。虽然德国和法国矛盾重重,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还是暗中鼓励法国扩张,并挑唆英法之间的矛盾。而在中国方面,德国则采取了表面友好的态度,以赚取军火利益。俾斯麦一方面帮助清军购置现代化装备,一方面指点法国阻遏台湾,这种当面人、背后鬼的嘴脸虽然可恶,但德国对于大清来说,看上去是列强中比较友好的一股势力。因而,当俾斯麦在战争后期调停大清和法国的战局时,他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清廷的最终决策。

实际上,德国和大清的博弈,还是比较精彩的。大清虽然被德国鬼子骗了不少银子,但是”割让台湾等地,以为我助“的妥协方案也遭到了反对。大清还是在外交上和德国人做到了斗智斗勇,翰林院陈宝琛、御史张佩纶等人,”阴为我助“的理论,可以看作大清在国际博弈上的正确战略。

此外美国、英国、沙俄也分别处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清政府进行恐吓与胁迫,这让大清的高层在最终决策中,反复权衡利弊,最终以妥协告终。从本质而言,各家列强虽然不愿意看到法国做大,但是更不希望清政府获胜,所以,他们一方面指导清政府对抗法国,另一方面又不可能真正帮助清政府,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赢家。


清法之战: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2、对于慈禧而言,越南作为大清的小弟,地位非常重要,因为越南如果被列强夺走,意味着中国内陆多个战略要地,将失去战略缓冲和屏障。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载:“(慈禧懿旨)计殊叵测,该国(越南)积弱已久,若任其侵削,则滇、粤藩篱尽为他族逼处,后患不可胜言。”慈禧很重视越南,但她重视不是因为清朝是越南的宗主国,而是担心越南一旦失守,滇、粤等地被敌人攻陷以后,后患无穷。


战争之初,太后对兵民抗战采取了非常积极的鼓励态度,她革职主和派,奖赏了黑旗军,但随着战争的天平向大清倾斜,慈禧就开始考虑,战后控制的问题,越南要保护,但是更要谨防太平天国之事重演,地方汉族军头挟兵自重。经过一番权衡,最终,慈禧认可了这种不需要赔款的战败。


清法之战:是封建制度吊打民主制度?


这件事如果放在大清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来看,更有利于理解慈禧的苦衷。但不意味着,慈禧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大清王朝在甲午战争后,处境每况愈下,但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只能眼睁睁得看着自己沦为半殖民地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