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俱乐部》:打破成规的背后,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人的思想,必定重于前世现世或来世的某一方,无法从站在历史时点的自己的思想的领域超脱出来。

—— 三岛由纪夫

豆瓣评分9.0的《搏击俱乐部》是备受争议的一部优质影片。它在当年的获奖情况并不好,但在多年之后仍然成为影评人热衷的素材。原因在于这部影片真正表达的内涵不被当时的主流批评家所了知。

《搏击俱乐部》:打破成规的背后,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豆瓣评分

影片的主角杰克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平庸且充满负面情绪。他的命运自从遇到了性格叛逆乖张充满暴力的泰勒起,发生了变化。杰克被泰勒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跟随他加入了泰勒构建的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加入,发展壮大。泰勒带领着俱乐部的人们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破坏行动,他们的行动越来越极端。杰克终于不再迷信泰勒,开始试图远离泰勒,可他发现根本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原来泰勒只是杰克心中幻想出的人物,泰勒就是他自己。

直到今天,主流视角对这部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许多批评者指出该影片宣扬男性主义,抑或是基于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反叛。不得不承认影片上映后确实给许多人造成了这些误区的引导,但这并非影片的本意。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影片背后的哲学逻辑。

一、挣脱保守人格的束缚

《搏击俱乐部》:打破成规的背后,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泰勒(左)与杰克(右)

从人物设定上,主角杰克的最大特征就是平庸和循规蹈矩,而且他过得非常不快乐,十分压抑。而泰勒的人格则是处处与杰克相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守任何规矩,喜欢冒险,无所畏惧。重要的是泰勒过得逍遥又自在。

从影片的导向上,在初期阶段的角色设定是在传达由杰克向泰勒人格过度的重要启示:保守人格注定失败,必须通过感受痛苦唤醒无所畏惧的自由。泰勒驾车载着杰克,故意让车失控,当两人安然无恙的从车里爬出来后,泰勒说:这是一次接近生命的经历。

这里的重点是,泰勒的人生观并不一定正确,但对于真正想要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而言,只有以奋力一搏作为开端,才有希望改变目前麻木无知的现状。在这“一搏”当中,必须要冒一定程度的风险,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才可以真正感知到新的意义。

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

血腥暴力的搏击,反叛而玩世不恭的态度,再加上布拉德皮特(泰勒的扮演者)的精彩表演,在当年(影片拍摄于1999年)确实掀起了一股男性主义风。这是因为许多观众对上述的人格转换进行了误读。他们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把人变成了办公室的奴隶,让男人们逐渐在琐碎而无意义的工作中丧失了男子气概。于是有一部分人甚至开始找女权主义的麻烦,还真的组织了一些小团体来模仿影片中的搏击俱乐部。这一现象属实给影片招了不少黑。

因而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准确的解读影片中人格转换的内涵。影片是通过一种带有视觉冲击感的强烈表现手法,来艺术性的表达个人的心理突破。它真正要传达的绝非是暴力和反叛,而是对自我保守人格所带来的束缚应该进行勇敢的挑战。

二、打破价值追逐的圈套

《搏击俱乐部》:打破成规的背后,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泰勒在搏击俱乐部

杰克跟随着泰勒的引导,一步步深入到搏击俱乐部当中成为了它的一员,逐渐学习着泰勒和俱乐部的核心价值观。泰勒用一段经典台词抛出了搏击俱乐部的“信仰”内涵:

商业广告诱惑我们追逐小轿车和服装,让我们去做我们痛恨的工作,所以我们才能买得起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历史的“中产孩子”,由电视抚养长大,相信有朝一日我们会变成百万富翁和电影明星以及摇滚歌星,但其实我们并不会。

由于这一段台词的揭示,以及搏击俱乐部越来越极端的破坏行动,让许多影评人认为这是无政府主义者基于虚无主义的立场对社会“极端愤青式”的幼稚挑战。但这是一种肤浅的解读。

泰勒的思想是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上世纪末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种繁荣主要是构建在商品经济之上的物质文明。资本家不断开发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商品市场,并赋予其社会价值,让人们在竞争中盲目追求。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价值,虽然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但人们的工作时长不降反增,这充分的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盲目竞争的本质。

正如搏击俱乐部的设定,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打野拳而加入这个地下俱乐部当中,其实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加入。影片颇有心思的把泰勒这个角色和他的俱乐部设计得十分鲜活,富有感官冲击力和强大的个性魅力,正如一部成功的商业广告。

搏击俱乐部用讽刺的手法来启示人们认清当代社会的价值圈套,并非是在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

杰克过得十分不快乐,原因就是在于他疲惫追逐的那些梦想被现实彻底粉碎,已经找不到生存的意义所在。他曾经相信了当代社会从小灌输给他的那些价值观,让他和无数人盲目的竞争和追求那些无意义的东西。在加入搏击俱乐部之后,杰克就好像是在照一面镜子,这让他越来越能看清楚自己所追逐的到底是什么。

虽然泰勒控诉了资本主义的商品文化和在它之下形成的麻木价值追逐,但影片设计中巧妙的是,搏击俱乐部本身也是一个强行灌输给人们思想并煽动无知群众追随的组织。随着泰勒的极端化发展,杰克也逐渐发现了端倪,他开始逃离泰勒设计的圈套。

三、解除赋值幻觉的禁锢

《搏击俱乐部》:打破成规的背后,有三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泰勒对杰克的说教

泰勒强迫杰克去克服对疼痛和死亡的恐惧,方法是用化学品灼伤杰克的皮肤。泰勒坚持道:“一个人必须失去一切,才能从一切中获得自由”。在这里暗示出了影片所要传达的最深刻的一个哲学命题: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中,人的行为无法被除其本身之外的预先设定而赋值。

由于先入为主效应(prime effect)以及群体效应等心理学因素的影响,人们总是会产生以意义结果(meaning-ends)为导向的追求。但实际上这些被追求的事情背后的意义却是虚妄的,因为它们脱离了人们行为的本身,是预先设定好的。所以在追求的过程中必然遭遇个人预期无法变现的困惑和窘迫,逐渐丧失自我价值的立足点。

泰勒所说的“失去一切”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解读,这里“失去”的内涵是在心理层面上,让人们与外部附加价值脱钩。一旦心理上沾染了某种价值,它便成为了接下来一系列行为的最终主导,而这些行为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真实意义。

泰勒为搏击俱乐部定了几条规矩:第一条:不许对外说起俱乐部;第二条:不许对外说起俱乐部;第三条:本俱乐部没有规矩。这些是很奇怪和矛盾的规矩,而它设置的意义就在于此。前两条规矩是与商业资本的对抗,反对泰勒所说的广告效应;而第三条是对外部赋值的对抗,即便是搏击俱乐部本身,不管它无形中给追随者们赋予了怎样的价值,这都不值得作为他们的追求。

人们很难抵抗外部赋值的影响,因为在心理上存在对价值取向的幻觉。这种幻觉使人们忽视掉自己行为本身真实意义的原因,它禁锢了人们通过自由意志而进行选择的能力。

当杰克看清了泰勒极端危险的面目之后,他开始试图摆脱泰勒对自己的控制,最终发现原来泰勒只是自己幻想症所构建出来的虚拟角色。因此杰克开始真正的清醒了过来,而导致他清醒的,是对赋值幻觉禁锢的解除。

结语

《搏击俱乐部》从一个具有大众代表性人物的保守人格出发,通过遇见反面的人格,引导观众激发对生命真实意义的探索。对物质资本主义的强烈反对虽然具有当代现实意义,但这在影片中仅仅是其所揭示的,存在主义“去赋值”哲学内涵的一个事例而已。影片始终以契合主题的激烈对抗层层递进的表达观点,前后连贯一气呵成堪称佳作,但在当时主流影评界的一片批评声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然而不被当时的主流看好本身,却也更加具有讽刺意义。

电影改编自一部小说,小说中的杰克有一段与上帝的对话,并未在电影中得到呈现。大意是说:杰克询问上帝为什么自己如此痛苦,上帝很鸡汤的劝说杰克,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特殊的意义,都是爱的体现。但杰克根本不认同,他认为每个人都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特殊意义,但也并非是一文不值。人就只是存在而已,发生的就那么发生了而已。上帝也不同意杰克的想法,上帝说杰克错了。而杰克却坚持自己的想法:“管他呢,谁又能教育得了上帝呢?”

也许那个上帝只是杰克的又一个幻想,他象征着外在赋值的源头。而人生只有宝贵的一次,何须用外在虚妄的预先设定来定义自己呢?真实的做自己,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呈现存在本身的意义,让那些虚妄的规则见上帝去吧!



我是 纽约百强企业海归硕士,专注于心理哲学领域的独立创作,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