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美製“霍克”III戰鬥機

該型戰鬥機裝備了1挺7.62mm M1919機槍和1挺.50 M2重機槍,並可攜帶227kg的炸彈/副油箱。航程1167公里,巡航速度253km/h,最高速度362km/h。裝備了可收放式起落架,最大起飛重量2噸,爬升率為655m/min。

其原型是美國海軍BF2C-1“海鷹”,但因為起落架與翼梁的設計缺陷而只在美軍中服役了短短數月就退役。開發商寇蒂斯公司吸取教訓,將其改為外銷型戰鬥機並更換了770馬力的R-1820-F53發動機,並很快贏得了國民政府與泰國的訂單。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王牌飛行員高志航駕駛的IV-1號“霍克”III

1936年,國民政府向美國訂購了102架“霍克”III。但到了1937年開戰之時,中國空軍僅有不足70架“霍克”III可以使用。但裝備該型戰鬥機的第四大隊卻成為了中國空軍中最為活躍的部隊,因其大隊長高志航的卓越戰績而被命名為“志航大隊”。

1937年8月14日的八·一四筧橋空戰是第四大隊和“霍克”III最為輝煌的時刻。當日12時55分,日軍鹿屋航空隊的9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由新田少佐率領,從臺北起飛經永嘉-青田-溫州航線進入中國領空,意圖轟炸筧橋空軍基地。但由於天氣惡劣,雲層厚重無法保持編隊,只得解除隊形,以單機或者小隊飛行,以500米高度從不同方向迫近目標。

同時,筧橋守軍也拉響了空襲警報,第四大隊升空迎戰。由高志航、譚文合力擊落1架,李桂丹,柳哲生,王文驊擊落第2架。高志航還連續命中山下軍曹座機73發機槍彈,導致其左翼發動機熄火,靠殘餘單發返回臺北,周庭芳也駕駛“霍克”III重傷了另外1架九六陸攻。

伊-15戰鬥機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蘇制伊-15戰鬥機

伊-15由著名飛機設計師安德烈·圖波列夫設計,1933年10月完成首飛,1934年投產。其機身部分採用硬鋁與混合鋼混合結構,覆有帆布蒙皮,機翼則採用木質結構。早期使用M22發動機,1936年升級為700馬力的M25發動機,極速367公里/小時,航程只有510公里,火力也只有兩挺7.62mm機槍。後期又換裝1100馬力的M63發動機,升級為伊-153。

儘管相比同時期其他蘇聯飛機,伊-15的機動性比較優越,但在當時世界上來說,其並無太大出彩之處。不過伊-15bis和伊-153依然作為中國空軍的初期主力參加了二·一八漢口空戰。

1938年2月18日九點十五分,日本出動海軍木更津與鹿屋航空隊的15架九六陸攻從南京大校場機場起飛,在第十二、十三航空隊的12架九六艦戰掩護下,向武漢發起空襲。十四時十五分,日軍在武湖和張渡湖空域,遭到中國空軍19架伊-15和10架伊-16攔截。由於伊-15糟糕的爬升性能,日軍可以佔據高度優勢從容迎戰,最終日軍損失4架飛機,中方被擊落5架,重傷2架。

伊-16戰鬥機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蘇制伊-16戰鬥機

伊-16由波利卡爾波夫設計,1933年首飛,1934年服役。最初配備480馬力的M22發動機,極速362km/h,升限7440米,航程680公里。最後期的伊-16-24升級為900馬力的M63發動機,速度也提升到了410公里/小時,升限9700米,航程480公里。

儘管其採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可收放起落架,但卻要由飛行員手動敲擊控制桿44次才能完成收放。曾經出現過飛行員被手柄打傷的情況,而且起落架避震性能極差,導致其在起降時容易發生彈跳。其視野死角也較大,必須飛行員探頭出來,才能看到座艙的後方。

1937年,中國與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了150架伊-16,並在1941年再提供75架伊-16-17。

1937年9~12月,中國第四大隊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一、二十三中隊前往蘭州接收了第一批伊-15/16並進行換裝訓練。但高志航卻在11月21日的訓練中遭到日軍空襲,當場陣亡。隨後被國民黨追晉少將。蘇聯志願航空隊也攜帶伊-15/16加入中國戰場,截止1938年2月,志願航空隊共帶來了77架伊-15/16,參加了隨後的三次武漢空戰。

P40系列家族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作為飛虎隊鐵桿主力的 P40戰機

P-40系列跟“霍克”系列一樣,由美國寇蒂斯公司開發。初期型因為發動機功率較小,火力、防護差強人意,因此受到了英軍的詬病。

經過逐步升級,P-40B型已經具備了不俗的滾轉率與機動性,火力也從最初的4挺.30機槍升級為4挺.30機槍和2挺.50機槍,並採用了強化裝甲與防彈玻璃,還特別增加了用於執行打擊任務的派龍掛架。後續到來的P-40E火力強化到了6挺.50機槍和1500磅外掛彈藥,但也由於增重過多而導致功率不足,機動性相比P-40C/D明顯下降。

不過其547km/h的速度已經足以對付中國戰場上大部分日軍戰鬥機,尤其是760km/h的俯衝速度讓它很適合執行俯衝攻擊的B&Z戰術,並在中國戰場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成批停放在機場上的飛虎隊P40戰機

1941年8月1日,由美國空軍上校克萊爾·陳納德領導的美國志願航空隊在昆明建軍。國民政府也獲得了100架P-40B。

對於當時已經油盡燈枯的中國空軍而言,這些來自大洋彼岸的飛行員和戰鬥機無異於雪中送炭。僅在P-40抵達中國的頭半年,志願航空隊就參戰102次,取得了193個空戰戰果,還擊毀了75架地面飛機。自身損失只有68架,其中只有11人陣亡,9人失蹤。僅空戰交換比就接近1:3!令中國空域一改之前兵敗如山倒的頹廢。美國志願飛行員們也用勇氣為自己贏得了“飛虎隊”的雅號。

之後的美國志願航空隊被改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接收了P-40系列的最終型—P-40N,繼續活躍在中國戰場。

P51野馬系列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戰爭後期 民國空軍也裝備了先進的P51野馬

作為航空史最成功的活塞戰鬥機,P-51的赫赫兇名早已響徹海外。但這款傳奇戰鬥機從立項到服役只花費了不到1年的時間。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P-51A的艾莉森V-1710發動機因為只有一級一速增壓器而導致其在高空出力明顯不足,高空性能較差。隨後的P-51B換裝了英國梅林發動機,獲得了1490馬力的功率,711公里/小時的極速與1059米/分的爬升率。火力也逐步從4挺.50機槍升級為6挺,令其能以絕對的性能優勢擊潰中國戰場上殘存的日軍航空部隊。

1943年10月17日,第一批P-51B抵達昆明,交付給“飛虎隊”,正式拉開了“野馬”在中國的作戰里程。

在之後的2年戰爭中,P-51四處出擊從雲南一路達到了廣西,並多次空襲臺灣的日軍基地。日軍為對抗“野馬”而增派了裝備“疾風”戰鬥機的第25、第28航空隊,但也難以在壓倒性的數量劣勢面前挽回戰局。1945年8月21日,P-51還執行了為日軍投降談判代表護航的任務,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2. 中國空軍裝備的意大利制薩伏亞S.72三發轟炸/運輸機

空軍雖然在紙面上的數量達到了1200架,但真正能作為軍機的只有346架,其中入編296架,編入九個大隊,五個暫編獨立中隊和一箇中央航校暫編大隊。本篇介紹的全面抗戰開始時空軍的各型轟炸機和攻擊機,包括編入第一、二、八、九四個大隊的各型轟炸機和主要戰績。部分機型是偵察/轟炸兩用型(如道格拉斯O-2MC),既有編入轟炸機隊,也有編入偵察機隊。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3. 中國空軍裝備的德制亨克爾-111型轟炸機

轟炸機篇:

全面抗戰開始時,空軍的轟炸機隊比戰鬥機隊的裝備還要散亂,且大量充斥著由偵察機、運輸機甚至是民用客機改進而成的所謂轟炸機(當然30年代初期的軍民用飛機區別也並不明顯),所能攜帶的航空炸彈威力普遍較低,威力大的航彈只有數量極其稀少的美製馬丁BW-139C能夠攜帶。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4. 中國空軍裝備的諾斯羅普伽瑪單發輕型轟炸機

空軍一大隊下轄1、2中隊,二大隊下轄9、11、14中隊,八大隊下轄10、19中隊,總數為65架。九大隊是攻擊機大隊,下轄26、27、30中隊,總數為26架。其中:

一大隊1中隊:9架諾斯羅普2EC、1架弗力特-7;2中隊:9架諾斯羅普2EC。

二大隊9中隊:9架諾斯羅普2EC,11中隊:9架諾斯羅普2EC,14中隊:9架諾斯羅普2EC。

八大隊10中隊(主要裝備意大利制飛機和美製飛機):6架薩伏亞S.72,6架道格拉斯O2MC,19中隊(主要裝備德制飛機):6架亨克爾He-111AO、1架福克·伍爾夫Fw-44。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5. 美國陸航裝備的馬丁B-10B,中國空軍裝備的是其外銷版

九大隊26中隊:10架柯蒂斯A-12攻擊機,27中隊:10架柯蒂斯A-12攻擊機,30中隊:6架馬丁-139WC。

空軍數量最大的主力轟炸機是1934年起由杭州飛機制造廠和美國諾斯羅普公司合作生產的諾斯羅普·伽瑪2E型單發雙座轟炸機,該機裝有1臺710馬力引擎,最大時速352千米,航程2300公里。武器為2挺7.62毫米機槍,載彈量450公斤。在研製時尚屬於速度較快、載彈量適中的快速輕型轟炸機。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6. 沈崇海烈士的904號座機

但諾機只能在中國勉強當轟炸機用,在美國陸航則是列為攻擊偵察機,轟炸方式基本只能水平投彈,瞄具也很落後,自衛武器較弱,唯一的優勢是便宜,方便地勤維護,能短期內形成較大規模的機群數量。諾機在中國空軍轟炸機隊中是成建制裝備,自“813”淞滬抗戰以來一直是出擊日軍的主力,但也有誤擊租界導致嚴重人員傷亡的嫌疑。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7. 反映沈崇海駕駛904號諾機撞擊出雲日艦的畫作

1937年8月19日上午,二大隊9、11兩個中隊各7架諾機奉命前往長江口外的佘山、白龍港一帶海面襲炸日艦。9中隊分隊長沈崇海所駕904號機在通過上海南匯上空時突然發現發動機故障冒煙,謝鬱青中隊長示意其返航,但沈崇海機組執意繼續前行殺敵報國,逐漸落後跟在機隊後方,當轟炸任務執行完畢後,9中隊發現904號機失蹤,不知去向。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8. 沈崇海烈士照片

後來為提振士氣民心,將失蹤的904號機修改成該機衝撞日艦出雲號的版本。雖然沒有目擊者證明904機撞擊了出雲號(出雲號也未有被撞擊的記載),但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沈崇海等中國軍人的英勇無畏奮勇爭先的氣概仍將浩氣長存!(詳見一條過時的老艦,一段唏噓的歷史:14年抗戰時期的出雲號裝甲艦 浩氣長存!戰鬥在出雲號裝甲巡洋艦上空的中國空軍)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9. 薩伏亞S.72的機頭三引擎特寫

八大隊10中隊裝備的意大利制薩伏亞-馬切蒂S.72是薩伏亞公司在S.71基礎上的加大增強版,沿用了S.71的上單翼、固定起落架和三臺發動機的設計,換裝了由布里斯托爾公司授權生產的550匹馬力的阿爾法-羅密歐“飛馬座”發動機。

但是意大利空軍自己對薩伏亞公司的這款轟炸機並沒有什麼興趣,該公司只得將目光投向國外。1935年,S.72的原型機被贈送給中國,最後有超過6架S.72直接給予中國生產許可並且在中國完成了組裝(早期的一次市場換技術的嘗試)。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所有6架S.72全部損毀。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10. 同為進口自意大利的菲亞特CR-32型雙翼戰鬥機

順便說一下,上篇曾經介紹過空軍三大隊8中隊裝備有同樣進口自意大利的菲亞特公司雙翼戰鬥機CR-32(六大隊15中隊裝備9架)。該機是菲亞特公司30年代的經典之作,號稱性能卓越,全機採用全金屬結構,雙翼佈局,武器為兩挺12.7mm機槍,航程700公里以上,最大飛行速度360km/h,升限7500米。在西班牙內戰時期,法西斯意大利干涉軍的主力戰鬥機就是這款CR-32。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11. 二戰意大利空軍主力轟炸機薩伏亞S.81,背景為CR-32戰鬥機

然而菲亞特公司賣給中國的CR-32沒有安裝散熱片,極容易發生故障,主要機載武器也換成了兩挺維克斯7.7mm機槍,火力打了一個大折扣。不論如何,CR-32若是跟三引擎的S.72共同出擊的話,倒是慢慢的意大利畫風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12. 意大利卡普羅尼Ca.133型三發運輸轟炸機

另外,六大隊15中隊裝備的7架卡普羅尼Ca. 111型也是意大利生產的三發運輸轟炸機,二戰爆發前,意大利空軍在非洲殖民地戰爭中對付非洲土著出了風頭,因此薩伏亞公司的後續機型SM.79和SM.81也被中國空軍少量購買試用,隨著二戰的全面爆發,中意之間的航空合作徹底中斷,意大利風格在中國空軍僅僅是曇花一現。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13. 三引擎的SM79和S.81,中國也少量進口但未實戰

八大隊10中隊裝備的道格拉斯O-2偵察/轟炸機是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使用壽命最長、功用最多的雙翼偵察/轟炸機,型別共有50餘種。

抗日時期中國武器裝備:戰機篇

圖14. 中國空軍裝備的雙座O-2MC型偵察轟炸機

1929年,我國首次向道格拉斯飛機公司購買10架O-2MC偵察/轟炸機,中國定製的版本使用普·惠公司“大黃蜂”525馬力發動機,而機型末尾的“C”即代表中國。

想知道更多關於抗戰歷史的信息,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