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美制“霍克”III战斗机

该型战斗机装备了1挺7.62mm M1919机枪和1挺.50 M2重机枪,并可携带227kg的炸弹/副油箱。航程1167公里,巡航速度253km/h,最高速度362km/h。装备了可收放式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2吨,爬升率为655m/min。

其原型是美国海军BF2C-1“海鹰”,但因为起落架与翼梁的设计缺陷而只在美军中服役了短短数月就退役。开发商寇蒂斯公司吸取教训,将其改为外销型战斗机并更换了770马力的R-1820-F53发动机,并很快赢得了国民政府与泰国的订单。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王牌飞行员高志航驾驶的IV-1号“霍克”III

1936年,国民政府向美国订购了102架“霍克”III。但到了1937年开战之时,中国空军仅有不足70架“霍克”III可以使用。但装备该型战斗机的第四大队却成为了中国空军中最为活跃的部队,因其大队长高志航的卓越战绩而被命名为“志航大队”。

1937年8月14日的八·一四笕桥空战是第四大队和“霍克”III最为辉煌的时刻。当日12时55分,日军鹿屋航空队的9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由新田少佐率领,从台北起飞经永嘉-青田-温州航线进入中国领空,意图轰炸笕桥空军基地。但由于天气恶劣,云层厚重无法保持编队,只得解除队形,以单机或者小队飞行,以500米高度从不同方向迫近目标。

同时,笕桥守军也拉响了空袭警报,第四大队升空迎战。由高志航、谭文合力击落1架,李桂丹,柳哲生,王文骅击落第2架。高志航还连续命中山下军曹座机73发机枪弹,导致其左翼发动机熄火,靠残余单发返回台北,周庭芳也驾驶“霍克”III重伤了另外1架九六陆攻。

伊-15战斗机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苏制伊-15战斗机

伊-15由著名飞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设计,1933年10月完成首飞,1934年投产。其机身部分采用硬铝与混合钢混合结构,覆有帆布蒙皮,机翼则采用木质结构。早期使用M22发动机,1936年升级为700马力的M25发动机,极速367公里/小时,航程只有510公里,火力也只有两挺7.62mm机枪。后期又换装1100马力的M63发动机,升级为伊-153。

尽管相比同时期其他苏联飞机,伊-15的机动性比较优越,但在当时世界上来说,其并无太大出彩之处。不过伊-15bis和伊-153依然作为中国空军的初期主力参加了二·一八汉口空战。

1938年2月18日九点十五分,日本出动海军木更津与鹿屋航空队的15架九六陆攻从南京大校场机场起飞,在第十二、十三航空队的12架九六舰战掩护下,向武汉发起空袭。十四时十五分,日军在武湖和张渡湖空域,遭到中国空军19架伊-15和10架伊-16拦截。由于伊-15糟糕的爬升性能,日军可以占据高度优势从容迎战,最终日军损失4架飞机,中方被击落5架,重伤2架。

伊-16战斗机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苏制伊-16战斗机

伊-16由波利卡尔波夫设计,1933年首飞,1934年服役。最初配备480马力的M22发动机,极速362km/h,升限7440米,航程680公里。最后期的伊-16-24升级为900马力的M63发动机,速度也提升到了410公里/小时,升限9700米,航程480公里。

尽管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可收放起落架,但却要由飞行员手动敲击控制杆44次才能完成收放。曾经出现过飞行员被手柄打伤的情况,而且起落架避震性能极差,导致其在起降时容易发生弹跳。其视野死角也较大,必须飞行员探头出来,才能看到座舱的后方。

1937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50架伊-16,并在1941年再提供75架伊-16-17。

1937年9~12月,中国第四大队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一、二十三中队前往兰州接收了第一批伊-15/16并进行换装训练。但高志航却在11月21日的训练中遭到日军空袭,当场阵亡。随后被国民党追晋少将。苏联志愿航空队也携带伊-15/16加入中国战场,截止1938年2月,志愿航空队共带来了77架伊-15/16,参加了随后的三次武汉空战。

P40系列家族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作为飞虎队铁杆主力的 P40战机

P-40系列跟“霍克”系列一样,由美国寇蒂斯公司开发。初期型因为发动机功率较小,火力、防护差强人意,因此受到了英军的诟病。

经过逐步升级,P-40B型已经具备了不俗的滚转率与机动性,火力也从最初的4挺.30机枪升级为4挺.30机枪和2挺.50机枪,并采用了强化装甲与防弹玻璃,还特别增加了用于执行打击任务的派龙挂架。后续到来的P-40E火力强化到了6挺.50机枪和1500磅外挂弹药,但也由于增重过多而导致功率不足,机动性相比P-40C/D明显下降。

不过其547km/h的速度已经足以对付中国战场上大部分日军战斗机,尤其是760km/h的俯冲速度让它很适合执行俯冲攻击的B&Z战术,并在中国战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成批停放在机场上的飞虎队P40战机

1941年8月1日,由美国空军上校克莱尔·陈纳德领导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在昆明建军。国民政府也获得了100架P-40B。

对于当时已经油尽灯枯的中国空军而言,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飞行员和战斗机无异于雪中送炭。仅在P-40抵达中国的头半年,志愿航空队就参战102次,取得了193个空战战果,还击毁了75架地面飞机。自身损失只有68架,其中只有11人阵亡,9人失踪。仅空战交换比就接近1:3!令中国空域一改之前兵败如山倒的颓废。美国志愿飞行员们也用勇气为自己赢得了“飞虎队”的雅号。

之后的美国志愿航空队被改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军,接收了P-40系列的最终型—P-40N,继续活跃在中国战场。

P51野马系列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战争后期 民国空军也装备了先进的P51野马

作为航空史最成功的活塞战斗机,P-51的赫赫凶名早已响彻海外。但这款传奇战斗机从立项到服役只花费了不到1年的时间。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P-51A的艾莉森V-1710发动机因为只有一级一速增压器而导致其在高空出力明显不足,高空性能较差。随后的P-51B换装了英国梅林发动机,获得了1490马力的功率,711公里/小时的极速与1059米/分的爬升率。火力也逐步从4挺.50机枪升级为6挺,令其能以绝对的性能优势击溃中国战场上残存的日军航空部队。

1943年10月17日,第一批P-51B抵达昆明,交付给“飞虎队”,正式拉开了“野马”在中国的作战里程。

在之后的2年战争中,P-51四处出击从云南一路达到了广西,并多次空袭台湾的日军基地。日军为对抗“野马”而增派了装备“疾风”战斗机的第25、第28航空队,但也难以在压倒性的数量劣势面前挽回战局。1945年8月21日,P-51还执行了为日军投降谈判代表护航的任务,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2. 中国空军装备的意大利制萨伏亚S.72三发轰炸/运输机

空军虽然在纸面上的数量达到了1200架,但真正能作为军机的只有346架,其中入编296架,编入九个大队,五个暂编独立中队和一个中央航校暂编大队。本篇介绍的全面抗战开始时空军的各型轰炸机和攻击机,包括编入第一、二、八、九四个大队的各型轰炸机和主要战绩。部分机型是侦察/轰炸两用型(如道格拉斯O-2MC),既有编入轰炸机队,也有编入侦察机队。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3. 中国空军装备的德制亨克尔-111型轰炸机

轰炸机篇:

全面抗战开始时,空军的轰炸机队比战斗机队的装备还要散乱,且大量充斥着由侦察机、运输机甚至是民用客机改进而成的所谓轰炸机(当然30年代初期的军民用飞机区别也并不明显),所能携带的航空炸弹威力普遍较低,威力大的航弹只有数量极其稀少的美制马丁BW-139C能够携带。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4. 中国空军装备的诺斯罗普伽玛单发轻型轰炸机

空军一大队下辖1、2中队,二大队下辖9、11、14中队,八大队下辖10、19中队,总数为65架。九大队是攻击机大队,下辖26、27、30中队,总数为26架。其中:

一大队1中队:9架诺斯罗普2EC、1架弗力特-7;2中队:9架诺斯罗普2EC。

二大队9中队:9架诺斯罗普2EC,11中队:9架诺斯罗普2EC,14中队:9架诺斯罗普2EC。

八大队10中队(主要装备意大利制飞机和美制飞机):6架萨伏亚S.72,6架道格拉斯O2MC,19中队(主要装备德制飞机):6架亨克尔He-111AO、1架福克·伍尔夫Fw-44。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5. 美国陆航装备的马丁B-10B,中国空军装备的是其外销版

九大队26中队:10架柯蒂斯A-12攻击机,27中队:10架柯蒂斯A-12攻击机,30中队:6架马丁-139WC。

空军数量最大的主力轰炸机是1934年起由杭州飞机制造厂和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合作生产的诺斯罗普·伽玛2E型单发双座轰炸机,该机装有1台710马力引擎,最大时速352千米,航程2300公里。武器为2挺7.62毫米机枪,载弹量450公斤。在研制时尚属于速度较快、载弹量适中的快速轻型轰炸机。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6. 沈崇海烈士的904号座机

但诺机只能在中国勉强当轰炸机用,在美国陆航则是列为攻击侦察机,轰炸方式基本只能水平投弹,瞄具也很落后,自卫武器较弱,唯一的优势是便宜,方便地勤维护,能短期内形成较大规模的机群数量。诺机在中国空军轰炸机队中是成建制装备,自“813”淞沪抗战以来一直是出击日军的主力,但也有误击租界导致严重人员伤亡的嫌疑。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7. 反映沈崇海驾驶904号诺机撞击出云日舰的画作

1937年8月19日上午,二大队9、11两个中队各7架诺机奉命前往长江口外的佘山、白龙港一带海面袭炸日舰。9中队分队长沈崇海所驾904号机在通过上海南汇上空时突然发现发动机故障冒烟,谢郁青中队长示意其返航,但沈崇海机组执意继续前行杀敌报国,逐渐落后跟在机队后方,当轰炸任务执行完毕后,9中队发现904号机失踪,不知去向。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8. 沈崇海烈士照片

后来为提振士气民心,将失踪的904号机修改成该机冲撞日舰出云号的版本。虽然没有目击者证明904机撞击了出云号(出云号也未有被撞击的记载),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沈崇海等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奋勇争先的气概仍将浩气长存!(详见一条过时的老舰,一段唏嘘的历史:14年抗战时期的出云号装甲舰 浩气长存!战斗在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上空的中国空军)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9. 萨伏亚S.72的机头三引擎特写

八大队10中队装备的意大利制萨伏亚-马切蒂S.72是萨伏亚公司在S.71基础上的加大增强版,沿用了S.71的上单翼、固定起落架和三台发动机的设计,换装了由布里斯托尔公司授权生产的550匹马力的阿尔法-罗密欧“飞马座”发动机。

但是意大利空军自己对萨伏亚公司的这款轰炸机并没有什么兴趣,该公司只得将目光投向国外。1935年,S.72的原型机被赠送给中国,最后有超过6架S.72直接给予中国生产许可并且在中国完成了组装(早期的一次市场换技术的尝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所有6架S.72全部损毁。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10. 同为进口自意大利的菲亚特CR-32型双翼战斗机

顺便说一下,上篇曾经介绍过空军三大队8中队装备有同样进口自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双翼战斗机CR-32(六大队15中队装备9架)。该机是菲亚特公司30年代的经典之作,号称性能卓越,全机采用全金属结构,双翼布局,武器为两挺12.7mm机枪,航程700公里以上,最大飞行速度360km/h,升限7500米。在西班牙内战时期,法西斯意大利干涉军的主力战斗机就是这款CR-32。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11. 二战意大利空军主力轰炸机萨伏亚S.81,背景为CR-32战斗机

然而菲亚特公司卖给中国的CR-32没有安装散热片,极容易发生故障,主要机载武器也换成了两挺维克斯7.7mm机枪,火力打了一个大折扣。不论如何,CR-32若是跟三引擎的S.72共同出击的话,倒是慢慢的意大利画风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12. 意大利卡普罗尼Ca.133型三发运输轰炸机

另外,六大队15中队装备的7架卡普罗尼Ca. 111型也是意大利生产的三发运输轰炸机,二战爆发前,意大利空军在非洲殖民地战争中对付非洲土著出了风头,因此萨伏亚公司的后续机型SM.79和SM.81也被中国空军少量购买试用,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中意之间的航空合作彻底中断,意大利风格在中国空军仅仅是昙花一现。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13. 三引擎的SM79和S.81,中国也少量进口但未实战

八大队10中队装备的道格拉斯O-2侦察/轰炸机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使用寿命最长、功用最多的双翼侦察/轰炸机,型别共有50余种。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战机篇

图14. 中国空军装备的双座O-2MC型侦察轰炸机

1929年,我国首次向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购买10架O-2MC侦察/轰炸机,中国定制的版本使用普·惠公司“大黄蜂”525马力发动机,而机型末尾的“C”即代表中国。

想知道更多关于抗战历史的信息,请关注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