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恰蓋鄉是一個以畜牧業為支柱產業的牧業鄉鎮,群眾多以畜牧養殖業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以藏傳佛教為信仰,第一次到恰蓋,猛然看到,頭頂一群炭黑的烏鴉低旋,發出哀鳴般的叫聲,這種景緻,似乎給這個地方平添了幾分蕭瑟與荒涼。在這個帶有民族氣息的鄉鎮,“脫貧致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當其衝的就是語言文化與地域習慣的差異,很多漢族幹部一聽說來這個地方,總免不了“愁上心頭”,很多政策要“落地生根”,也需要“花一番繡花的功夫”,拉近幹群關係,更是落實工作任務的基礎。

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深沉地熱愛這片土地,關心關愛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將貧困戶“心事”記在心頭、落在實處,做群眾的貼心人、為群眾幹“熱心事”,當群眾的“好親戚”,“心連心,手拉手”建立魚水一家的融洽幹群關係”。鄉鎮負責人總是這樣激勵大家,全體幹部也是這樣堅持踐行著……

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為人民服務”這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句空話。2019年年底,為方便群眾服務、接受群眾監督,恰蓋鄉牢牢貫徹服務型政府理念,建立便民服務大廳,專責專人開展日常政務服務工作,增進了幹部之間交流合作,形成了相互督促激勵的良好氛圍,也拉近了幹群之間的關係,為群眾辦事提供了便捷條件,基本實現了日常政務一站式辦結,據粗略統計,恰蓋鄉便民服務大廳自建立以來已為貧困群眾幫辦實事800餘件。目前,恰蓋鄉繼續朝著推進政務服務“讓群眾少跑路、不跑路”的方向努力,徹底改變了以往基層政府部門不同程度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現象。

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在全縣各項工作中起著“穿針引線”作用的一線大廳,每天都有幹部緊盯電腦屏幕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或者每時每刻都有為群眾熱心答疑的身影,哪個漢族幹部與牧民們溝通有障礙,就由懂藏語的幹部當翻譯,某件問題一個幹部說不明白,就由旁邊其他幹部幫忙解答,哪件問題涉及多個部門,就由相關業務幹事合力協調上級部門,與分管領導共同解難答疑。正是這樣,全體恰蓋幹部數年如一日的服務每一個群眾、辦好每一件事、落實每一件任務的責任與擔當中,讓幹群之間的“心門”越開越大。

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在一次入戶走訪中,全鄉僅剩的一戶邊緣戶腦索村加麼次力高興地說到“現在來鄉上辦事找人比以前方便多了,公家的政策也越來越好了,我很感謝鄉上的領導、幹部,為了我女兒的病,幫助我們找醫院,協調幫助報銷費用,謝謝你們一直關心照顧我和我的家人,我也會通過努力,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笑臉洋溢在加麼次力的臉上,也許,這就是我們鄉鎮幹部暖心的事情了吧。這樣樸實的話語曾有很多群眾說起,這樣重複不間斷的工作方式每天上演,同樣不變的是,恰蓋幹部為民服務的初心理念,是恰蓋幹群不是一家勝似一家的親密關係,這更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守好守牢脫貧攻堅成效的強大武器。

恰蓋鄉:以服務之窗打開幹群“心門” 助力守牢脫貧攻堅勝利果實

今後,恰蓋鄉將繼續踐行初心使命理念,不忘初心,踐行使命,堅定脫貧信心不動搖、咬定致富目標不鬆勁,向著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在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與實施鄉村振興的新起點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給恰蓋鄉3000多群眾一個幸福安康的小康生活,給持續7年多的脫貧攻堅工作一份滿意的答卷。(供稿/孫愛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