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前言

这是一篇入选初中新课标的精读课文,作者是胡适。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儿时不识胡适,初读文章,只觉得这是一篇简单的歌颂母爱的文章,后来在《新青年》杂志中发现,他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思想家”震撼之余再次品读,不由感慨万千,这是一颗羔羊跪乳的拳拳赤子之心,这是一位淳朴贤淑、慈祥和蔼的伟大母亲,一颗游子心如何能报三春晖呢?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文章一开篇就是一个有趣的画面——儿时的胡适正在与朋友玩耍,朋友们都叉着腰围成一圈,乐呵呵的喊他“糜先生”,这是因为他既爱读书,个性又文质彬彬,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糜”字。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接着讲述他的母亲,母亲总是天不亮就将他叫醒,要求他反思前一天的错误,然后催他去学堂。母亲23岁时就成了寡妇,没了丈夫的年轻女人只能在姑婶亲戚间艰难的生活。母亲毫无怨言,并且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她的孩子。胡适14岁时就与母亲分离,他曾感慨说,“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一、回忆儿时与母亲相处的场景 是想在童年中寻找安慰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母亲怕他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他不肯穿,母亲再一次劝说:“穿上吧,凉了。”小时候的胡适就算是被风吹一会儿,母亲都会叮嘱他;“穿上衣裳”而如今,改良中国的历史重担压在胡适身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叮嘱他,关心他,他回忆起了那个初秋的傍晚,那个有人关心他的傍晚。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胡适的童年一直有母亲照料,生活上面基本没有受到过挫折,他先是去私塾读书,后来又出国留学,在上个世纪,能出国留学的家庭,非富即贵,可以说,胡适的童年极其完美。

但人生并不能一帆风顺,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胡适先看到日本侵略中国,后看到袁世凯独占权力自称皇帝,他想挽救中国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他开始拿起笔,先后创办《独立评论》《自由中国》这一路的坎坷和艰辛,只有胡适自己知道,

他不由的怀念起了童年时光,想在记忆中寻找安慰。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很多伟人都歌颂过母亲,在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廉·巴特勒·叶芝曾写过一首诗——《母亲之歌》来歌颂母爱,也来怀念童年,著名诗人冰心在《纸船》一文中写道“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泪叠的”,母亲总是全程陪伴你的童年

,时光飞逝,还没有做好准备,母亲就老了,你也长大了,走向社会,独自一人面对挫折,难免会灰心,会焦虑,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往往都是童年。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童年在记忆中留存,好的童年记忆可以让我们获取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这种安慰就是我们面对苦难生活的勇气。

一个好的童年就是一个好的出发点,童年它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的精神食粮。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二:回忆儿时母亲的督促 是想从母亲的教诲里寻找光明

胡适在提及母亲时,详细描写了母亲督促他去上学的经过。母亲喊他早起后,总让他先反思前一天错误,再让他去上学,十天之中,他有八、九天是第一个到学堂的,每次他都要先去先生那里取了钥匙,然后开门,进去学堂开始早读和背诵。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想象一下,胡适在写下这段话时的心情,他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再也没有人会去督促他,也没有人会去提醒他,做任何都要自己摸索,任何后果也需要自己承担,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当时,拯救中国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胡适的身上,前方的道路连胡适自己都不甚明朗,他想从母亲那里寻找到光明的指引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当在生活中遭遇种种苦难的时候,母亲的教导,往往使我们怀念。

希拉里的母亲从小就教导她,处事要果断,后来,在一次演讲中,她曾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怀念母亲对我的教导。”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我们太想回到有母亲教导的时光,人生所有的难题都由她来解决,所有的前行方向都由她来指明,不用去经历痛苦,也避免了犯错。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人生正确方向的选择越来越难,需要解决的难题越来越多,往往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教导我们,为我们指路。儿时母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就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光明,就是这束光明,帮我们照亮了黑暗,将我们拉出了深渊。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三、母亲的为人处世之道,胡适在苦难生活中学以致用

胡适在文章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母亲同大嫂二嫂相处时的场景,母亲从不会与无能的大嫂计较,也不会与小气的二嫂计较,遇到委屈,她就自己在屋子里哭上一天,这样宽容大度的处事方式,总能让大嫂和二嫂和解。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胡适与李大钊等人在挽救中国的政策上面出现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胡适倡导改良派作风,与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不符合,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面,他想起了自己母亲,

他想效仿母亲的方法,来解决目前与好友之间产生的矛盾

后来胡适确实用一种大度的方式选择了让步,他立下“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的誓言。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往往决定了我们的大半个人生,《后汉书·范滂传》中就记载了一位母亲对范滂的教导,范滂因查案铁面无私,被判死刑,在执行的时候,范滂对母亲说,“我对不起您,以后不能尽孝了”,母亲说“你今日能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惧!”

一位深明大义母亲的言行举止,总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我的母亲》赤子之心的背后 是想从母亲那里汲取阳光

胡适对母亲是心存感谢的,母亲带给他的温暖、抚慰与教导在他的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胡适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在苦难生活中坚强前行,人人都称赞胡适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隐藏在这些成就背后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是盼望可以回到从前母亲怀抱的柔软的心,胡适从母亲那里汲取到的阳光,是支撑他向前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