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羊皮筏:你未必瞭解的久遠文明(上)

皮筏子俗稱“排子”,也叫黃河羊皮筏子,僅流傳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黃河沿岸,沿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候,黃河上游一帶水流湍急,從上游到下游並沒有合適的交通工具。當地百姓在長期的勞動實踐和研究中,發明了皮筏子。皮筏子順流而下,返回時,由筏子客扛於肩頭,再步行至黃河上游。

古人稱之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中衛羊皮筏:你未必瞭解的久遠文明(上)

古時候的皮筏子分為兩類,一種是牛皮筏子,另一種就是羊皮筏子。

牛皮筏子的皮囊比較厚,吃水比較深,載重量可以達到幾十噸以上,一般用於長途運輸,裝載貨物。而羊皮筏子體積相對比較小,吃水淺,一般就用於短途運輸,載客擺渡。隨著工藝的不斷演變、發展,後來的皮筏子大都採用羊皮囊來製作了。為了能多裝載貨物,筏子客們常常將許多單個的羊皮筏子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皮筏子。這樣一來,皮筏子的抗急流能力就比較強,既快又穩。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羊皮筏子的趣事。傳說康熙當年訪寧夏時,在峽口坐上了廣武排子匠俞益漠的皮筏子,到了幾股水交流的地方,俞排子匠大喊了一聲“坐定”,嚇得康熙直挪腳。俞排子匠一槳打過去,康熙一急竟然喊起來:“我是皇帝,怎敢打我?”說著就爬起來還想挪動,俞排子匠又一槳打過去:“別說皇帝,就是天王爺的老子,這會也不行!”康熙被平展展地打倒爬在了排子上。康熙回朝後,認為俞排子匠這樣的人最鐵面無私,專程派人把俞排子匠請進京城,當了提督,每逢他下民間暗訪,都把自己的玉璽交給俞益漠保管。

中衛羊皮筏:你未必瞭解的久遠文明(上)

在抗日戰爭時期,羊皮筏子在交通運輸中曾發揮了極大地作用。1941年的一天,時任國民黨政府油礦局的總經理孫越琦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就是要在半個月內把一批汽油從廣元運送到相距1400多華里的重慶。當時的中國,除了木船之外並沒有什麼水運工具。但如果用木船來運送的話,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正在孫越琦發愁的時候聽說蘭州有種水運工具比木船還快。於是,他來到蘭州,找到了從事筏子運輸業務30多年的王信臣先生。最後,王信臣用2000個羊皮囊,拴成了5只巨型的羊皮筏用了兩個周的時間就把汽油運送到了重慶。

羊皮筏子這種其貌不揚的水運工具轟動了整個山城,當地官員和群眾如潮水般湧來參觀,油礦局為此舉行了盛大的“歡迎皮筏子航運大會”,由此“羊皮筏子賽軍艦”的名頭不脛而走。

中衛羊皮筏:你未必瞭解的久遠文明(上)

上世紀四十年代,國民黨駐寧夏的馬鴻逵、馬鴻賓等部也曾用羊皮筏子運送過槍械、彈藥。而使得寧夏境內的羊皮筏子聲名遠播的是我國傑出的新聞記者、社會活動家---範長江。

1936年,年僅26歲的範長江以《大公報》特約通訊員的身份,從成都開始了他著名的中國西北地區考察旅行。 同年4月下旬,範長江從蘭州出發到寧夏,因無其它交通工具,便乘羊皮筏子,順黃河而下,穿過激流峽谷,進入中衛地界。4月28日這天,範長江在中衛下河沿一帶靠岸,進行了實地採訪。

範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對羊皮筏子這樣描述:筏上如設帳幕,則立即可以佈置成功寬敞的水上行宮,空氣與光線皆十分的美好,而且隨河水的流動,終日有千變萬化的風景,可以供旅遊者觀賞。兼以蘭州至寧夏省中衛縣一段,為黃河流域峽谷區,水急而險,較黃河之流於平沙地者,有特殊的奇象。

1949年全國解放後,黃河中上游的羊皮筏子為西北地區經濟恢復和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在包蘭鐵路尚未建完的一段時期內,寧夏煤炭基地石嘴山的一些大型機器設備大都是用羊皮筏子來運送的。當時寧夏還成立有內河航運管理機構,專門管理黃河舟筏運輸。

1958年,包蘭鐵路通車,加之劉家峽、青銅峽等黃河攔河大壩的建成,羊皮筏子開始漸漸淡出交通曆史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