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今天的第二段文字來自董明明的《你我皆凡人》。

——《你我皆凡人》節選第二段

靠手藝和本事吃飯

閒來無事的時候,會喜歡讀讀論語。孔夫子曾曰:“君子不棄”,意思是說君子不能學成器具一般的東西。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我有個同學學的是軟件工程,在華為工作,靠編程養活自己。

有的同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在設計院靠畫圖紙和自己的本事吃飯,有的同學在工地搞施工,做技術員。

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成不了君子,只能靠自己的手藝和本事謀生。

我的爺爺

爺爺1930年出生,今年已經86歲了。過年在家的時候。看到爺爺走路都走不穩了。

爺爺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身體硬朗。建國後,我們縣政府搬到沙影和旁邊。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因為種種機緣巧合,爺爺做了縣城裡修理、運輸糧食、煤炭和輪船場子的負責人,於是就吃上了商品糧,成為了那個年代少有的工人。

那時候的爺爺意氣風發。可是90年代的國企改革,廠子破產倒閉,爺爺風光不在。只能在家門口的公路旁給人修理自行車。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一輛一塊錢,順便賣點小零食。遇到颳風下雨的天氣就只能待在家裡,收入微薄。

從那時起,我便明白一個人,縱然你當時很風光厲害,可是一旦運氣不好,生活也會過得不如意。

孩子的快樂很簡單

過年在家的時候,到縣城萬果園超市買了爺爺愛吃的花生和芋頭酥。

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常常是捨不得吃穿的。在爺爺心裡,其實他很高興,畢竟他的孫子是愛他的。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大年三十的中午,我給爺爺刮刮鬍子洗洗頭。哥哥給爺爺洗洗腳。那一刻,覺得做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真的很幸福。

臨走的時候,小侄子問我答應給他買的鬧鐘在哪兒呢?我回答他說:“哎呀,忘記買了”,他哭得好傷心。

那一刻,覺得對於他來說,我就是他的天,正如小時候覺得父母是我的天一樣。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下午趕緊跑到縣城超市去給他買了一個。連問3家,最終才買到。

特意選了小侄子喜歡的紅色,回到家,等他放學,把鬧鐘擺在他的面前。他開心的笑容,讓我感動到想哭。

其實買個鬧鐘只花35元錢,對我來說很簡單,但在他的眼裡,那是能快樂一個學期的事情。我深深的知道孩子的童年快樂。一定要儘量的滿足他們。

長大後我是家的頂樑柱

第二天上午要走的時候,媽媽問鬧鐘在哪兒買的,她也想要一個好準時起床做飯,送孫子上學。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而那時我剛好坐車要走了。媽媽說:“你要是沒時間就告訴我地址,讓你妹妹去買,我現在不能掙錢了,自己不捨得買。”聽到媽媽說的話,酸楚瞬間湧上心頭。

我二話不說飛奔到縣城的超市去買了一個和小侄子一樣的手錶。回來的路上,特意把價錢標籤撕了,其實是怕她心疼。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小時候我是爺爺和父母眼裡的孩子。可現在我卻是他們眼裡的頂樑柱。

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不輕,但心裡始終明白,自己僅僅是一個普通人。和大多數在異地漂泊的人一樣,為了生存而掙扎。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現在的我們活著不需要多高大的理想和情懷,我們需要的是好好的生活。要看到生活的希望所在。

還要承認你我皆凡人,並非意味著你我就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務實幸福的生活就是最大的不平凡之處。

——END

你可能還記得十年前的那場雨

你可能還記得二十年前的那頓早餐

你可能還記得三十年前那個夏天的溫度

四十年前的一次告別

五十年前的心動

六十年前的曾經迷茫

一些瞬間

就這樣留在了心底——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時代變遷

滄海桑田

你的故事

也是我們的故事——

歡迎來到《我們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朗讀者曉陽

通過每位老人的講述,打開他們封存在記憶裡的過往和這個時代變遷中相互碰撞出的生活點滴。從這些最真實的講述中,還原那些似曾相識卻又各不相同的經歷。在屬於這一代人的故事中關照他們當下的生活,讓那些人那些事在電波里被記住,被感動。

《你我皆凡人》可是在至親的人眼裡,你我卻是他們心裡的慰藉所在

主持人:曉陽

從事廣播工作17年,熱愛音樂和文字,知道世界的廣闊遼源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美好是成就生活最珍貴的禮物。希望通過《我們的故事》,在追憶中為中老年聽眾朋友帶來更多美好生活的新理念,併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溫暖陪伴。

《我們的故事》與您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