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类亚洲第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类亚洲第一

所属部门:教育部

学校层次:985、211、双一流

历史变革: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后,以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以及数学、外语等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等为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59年3月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2年,教育部撤销山东地质学院建制,其人员和设备并入山东海洋学院,与海洋地质地貌系合并成立海洋地质系。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邓小平题写校名)。

1989年,外国语学院的整体迁入浮山校区,学校形成了两处办学的格局。

2002年6月,由学校牵头,联合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建工学院,组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10月,学校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2006年9月,继鱼山校区、浮山校区之后,中国海洋大学第三个校区——崂山校区于正式启用。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产、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药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水产、药学、工商管理、水利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地质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产、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船舶与海洋工程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海洋科学、水产

国家级特色专业: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

省特色专业:法语、船舶与海洋工程、 经济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渔业科学与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院与专业

东北亚学院:朝鲜语、日语、国际政治

商学院: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学(中澳合作办学)

法学院: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

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

翻译学院:英语(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英语(英德双语方向)、英语(英法双语方向)、英语(英西双语方向)、英语(英俄双语方向)、翻译

艺术学院:音乐学、舞蹈编导、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海洋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药学(海洋生物制药方向)、应用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方向)、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健康与营养工程方向)、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方向)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澳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合作办学)、量子信息工程实验班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应用物理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金融实验班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教学部

-

实验班:金融学CFA实验班(校内选拔)

校区情况:

崂山校区: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主要学院:海洋与大气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基础教育中心(体育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部。

鱼山校区: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

主要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艺术系)

浮山校区:山东省青岛市香港东路23号,为国际教育学院所在地,无本科教育机构。

黄岛校区(西海岸校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学城内

位于支撑学校海洋科技创新转化的滨海实验基地和海上试验场、服务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学科集成释放区、服务于海洋战略对策研究的人文社会学科协同创新基地、军民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区、多方共建共管共享的海洋科教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基地。

同时将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与仪器、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研发基地和相关学院;建设海洋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家“蓝色智库”;并与国际知名海洋科教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学院。并且,西海岸校区的建设,结束了海大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场的历史,为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类亚洲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