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最近看了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其实这部电影保存在自己的百度云盘里面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恰当的时间去看。听说他要在国内上映,所以赶紧提前看了,以免被朋友圈里面各种推销文蛊惑。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海边的曼彻斯特》很像之前HBO推出的一部高分冷门佳作《Olive Kitteridge》,那种我只看剧情介绍就知道自己会很喜欢的电影。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Olive Kitteridge》的影评,写的不生不熟,不冷不热,活像青春期的女孩子第一次穿文胸。从那时候起,我突然发现我根本不会写影评,不,不是不会写。是因为写一篇像样的影评总是要去查关于电影,关于导演,演员还有编剧的大量的资料。这样的工作让我觉得失去了看电影的乐趣。尤其是查了资料以后,我还要强逼着自己去熟记一大堆外国人的名字。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看过以后我一个人的人名都没有记住。除了主角李和兰迪。我只知道编剧和导演是个很有才的大胖子,现实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梳辫子的怪蜀黍。这是我关于电影除剧情之外知道的所有的事情。

但一点都不妨碍我看电影,也不妨碍我写下下面这些文字。

很多人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个关于治愈的电影,抱歉,我一点都不这么认为。我们总是赋予电影很大的能力,其实,我们自己做不到的,电影更加不可能做到。“和过去的自己和解”这样的话看似蕴含神奇,但是扔到当事人的身上,一点涟漪也不会有。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我能理解达芬奇为什么会对解剖学感兴趣,血、肉、血管、骨架是艺术的组成成分。同样剧情类电影真正的出发点也是一样,将平平白白的生活解剖给你看,看清楚欢笑,悲恸还有大半时光的孤独。孤独和悲恸是常态,剩下的部分需要努力汲取。

和过去的自己和解适合那些没有过去的人,经历过大悲大痛,大波折,怎么能单凭几句话就能轻松的面对过去。失去的能量场需要更大的能量场去填补,一个人做不到,一群人做不到,今后半生的时光恐怕也做不到。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所以,i cant beat!不是故意的矫情。是真实的人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战胜过去,并不是每一条伤痕都能慢慢愈合。没有歇斯底里的怒吼,而是小心的把所有悲伤藏起来,甚至用一些浅浅的幽默包裹起来。

剧中李的侄子想帮助他从过去走出来,所以安排他和自己女朋友的妈妈见面。但是气氛一度尴尬,李一句话都不说。沉默是最好的防守武器,像一个坚硬无比的壳,保护里面的脆弱不被侵害,对于沉默来说,侵害来自于外面的热闹。所以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自己一开始是活跃的,后来经过老三届的上山下乡活动以后,他变得异常沉默。话语即权利,权利是个好事情,但是本来上学的年纪被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劳改,还染上一堆病之后,或许会懂得,普遍认为的“好事情”未必有那么好。和电影中的李的遭遇如出一辙。

电影的高潮是李和兰迪(前妻)再度相逢。当年由于李的疏忽,引发的一场大火烧光了他们的家,连同他们的三个孩子。兰迪痛苦万分,所以两人离婚。离婚的原因很简单,两人谁都无法面对曾经的那场大火。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再度相逢,兰迪已经再婚,并且和现在的丈夫有了新的孩子。她对李说,自己当时不应该和他说那些狠话,但是希望李要向前看。但是李说,他心里什么也没有了。

感谢两位影帝级别的演技。让我么看到了这么经典的一幕。李在快要流泪的时候,匆忙离别。在酒吧里挥拳打了一个陌生人,然后被一群人打的鼻青脸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说的很好,但是爆发和灭亡并不是一对对立的词,他们大多数时候相伴而生。

《海边的曼彻斯特》:你凭啥说它是一部治愈电影

两个人从相恋到婚姻的终结,其中的是是非非,曲曲折折,任谁能说的清。有些人在结束以后选择向前看,有些人却终日背着过往艰难度日。其实有底气哭泣宣称自己痛苦的人,还好。真正日夜煎熬的那个,不会用眼泪给情绪找到出口,他不愿意用任何方式宣泄,也不愿意放过自己。

这不是治愈也不是救赎,这是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