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一個國家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要,雖然很多文化在歷史的長河裡慢慢消失,但是更多的還是依然流傳下來。在語言文化中,俗語是比較特別的存在,因為俗語不需要華美的語句,只需要淺顯易懂的話,就可以表達出深刻的含義。像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聽的到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俗語我們都不陌生,可以說經常聽到。到那時很多人僅僅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具體的含義,以及不孝有三,那麼另外兩個又是什麼呢?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這句俗語和普通的俗語可不同,因為它的來頭可不小,因為這句話可是大名鼎鼎的哲學家孟子所說。不過對於這句話的解釋又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解釋是說不孝的行為有很多,其中沒有後代是最不孝的。這也是我們普遍的理解,一般大家都是這樣來理解這句話。不過還有一種解釋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其中晚輩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就是最不孝的。這樣理解也對,因為本身作為子女對父母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就是不孝。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孟子這句話流傳至今,成為了流傳甚廣的俗語。不過另外兩個不孝的行為卻很少有人知道,那麼另外兩個不孝又是什麼呢?第二個不孝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這句話的前半句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家庭貧困父母老去。而後半句的祿是俸祿的意思,在古代只有為官之人才可以領俸祿。仕是仕途的意思,所以後半句就是不考取功名,不追求當官。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所以第二個不孝就是指家裡貧窮困苦,父母也都雙雙老去,而子女還不思進取,不知道上進,這樣又怎麼能很好的贍養老人呢?不能給父母很好的生活,這就是不孝的行為。而這句話就是放在現在也是十分正確,現在這樣的年輕人就是典型的啃老族了。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第三個不孝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前半句就是阿諛奉承、只知道聽從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隻知道阿諛奉完全服從父母的安排,這樣將自己的父母陷於不仁不義之中。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我們應該聽父母的話,但是卻不可以什麼都聽從父母的安排。因為父母並不是永遠是對的,我們如果不論對錯只知道聽從,這並不是孝順。如果父母是錯的我們也聽從,卻不加以提醒和改正,這也是不孝的行為。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不孝有三,現在是不是完全的瞭解了呢。其實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不僅僅侷限在以上三種形式。只不過古人認為這三種是最不孝的行為而已。作為子女孝順是我們必備的品質,也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不孝也是人人唾棄的行為。父母總有老去的時候,我們要懂得照顧父母、陪伴父母,其實父母永遠是最愛兒女的,他們對兒女的要求並不高,身為子女,我們怎麼忍心不滿足他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