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

貞觀元年,人來人往的菜市口懸掛著一顆反賊的腦袋,這個腦袋不是無名鼠輩的腦袋,是大名鼎鼎的戰功卓著的一品大員羅藝的腦袋。

羅藝曾是隋朝將領,因屢立戰功官至虎賁郎將,參與過對高句麗的戰爭。隋朝末年,群雄並起,羅藝統轄幽、營二州,成為東北地區一大割據勢力。公元620年,羅藝審時度勢投了唐,被李淵封為燕王。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

公元622年,秦王李世民攻打劉黑闥,羅藝帶兵數萬,在徐河攻破劉黑闥弟劉什善的軍隊,俘獲和斬首的共有八千人。第二年,劉黑闥協同突厥軍隊前來侵犯,羅藝再一次帶兵與太子李建成在洺州會師。這期間他被李建成拉攏,成為其黨羽。

在羅藝協助唐擊敗劉黑闥後,唐高祖拜羅藝為左翊衛大將軍,然後令羅藝鎮守甘肅涇州抵禦突厥侵擾。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

唐朝建立後,李淵封長子建成為太子,協助處理軍國大事,實力雄厚的次子世民文武雙全,武功卓著,由此形成兩大勢力。

太子建成聯合四弟元吉,採取曲意聯絡唐高祖的妃嬪以為內助、加強自己的軍力、收買世民的部下等策略來強化自己並削弱世民的勢力,甚至發展到在世民酒中下毒的地步。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公元626年6月4日,世民決定先發制人,他率長孫無忌等人預先埋伏在臨湖殿附近,在玄武門射殺了準備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後聲稱“以太子、齊王作亂,秦王已誅”,並派親信“宿衛”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實。

三天之後,唐高祖宣佈立秦王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當年8月,唐高祖被迫讓位,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歷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

這次突發事件是李家內部皇位之爭,本和羅藝沒有關係,但消息傳到羅藝耳裡時,羅藝卻連日坐臥不寧寢食難安。

自從和李建成有了交集後,自己過早地選邊站,還魯莽地無理由地毆打李世民的親信,以表示對李建成的忠心。現在李世民來了個突然襲擊成功上位,自己如何與李世民相處,李世民將如何收拾自己不敢想象。

玄武門前,居然親手射死了自己的兄長,還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李世民對自己絕不會手下留情的。脾氣暴躁固執倔強的羅藝長期處於戰場廝殺的氛圍中,面對衝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相信的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情緒低落猶豫不決的羅藝回去和自己孟夫人商量,剛被相過面的夫人天真地相信自己能當國母,當即表示支持。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的想法在羅藝心裡成形。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羅藝假稱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勢佔據了豳州。太宗命令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率兵討伐羅藝。

朝廷大軍還沒抵達,消息不脛而走。慢慢看清這次行軍目的的趙慈皓便與統軍楊岌謀議誅除羅藝,以便自己能從與朝廷做對的死路上果斷撤離。

事情洩露,趙慈皓被抓住。楊岌當時在城外發覺有變化,匆忙帶兵攻打羅藝。羅藝大敗,拋棄妻子兒女,帶領數百名騎兵逃奔突厥。到了寧州邊界,面臨叛國壓力,跟隨的人逐漸逃散,其中有人落井下石,猝不及防斬殺了羅藝,把他的首級送到了京師求賞。

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冒著生命危險取得的軍功也煙消雲散,由功臣到叛將名號的切換是如此的迅疾。悲劇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多少年來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人們仰慕英雄,反感耍陰謀小人,總覺得面對強敵臨危不懼的羅將軍,論功行賞了卻不明不白就死去太不值得太可惜。玄武門之變與隋唐名將羅藝之死

於是演義裡自己心目中另一個可敬的略趨於完美的羅藝,甚至羅成、羅通出現了,人們需要這些有真正軍功的人活著且能子孫綿延,以便激勵後人們向他們學習,長大後勇敢戍邊保家衛國,這樣才能避免外敵入侵,才能安居樂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