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千里拜師學藝 俄羅斯小夥淘寶結緣龍泉鑄劍大師

翠浪波濤中,兩位俠士白衣翩翩,裙帶飄飛,於幽深靜謐中上演一番竹林鬥劍……

誒誒!別走神這位朋友!這不是《臥虎藏龍》,只是個歪果小哥哥在龍泉拜師學藝的DIY的一段vlog!不過,不只你在舔屏,小哥哥一把視頻傳到facebook上,視頻也出乎意料地火了,引來海外大量網友舔屏,歪果友人們紛紛表示想來龍泉看看。

寶劍本屬冷門“玩物”,龍泉又是個偏遠城市,想要走出去很難。但如今藉著互聯網,龍泉寶劍早已名揚海外。竹林鬥劍、俠風仙氣,先來看看歪果仁們愛的中國功夫吧。

每週千里拜師學藝 俄羅斯小夥淘寶結緣龍泉鑄劍大師

每週往返近千公里學鑄劍淘寶帶來特別的情緣

視頻裡的外國小夥叫米然,來自俄羅斯,目前是浙江傳媒學院大一留學生。都說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行俠仗劍走天涯的武俠夢,想不到歪果仁也是如此。喜歡功夫和武俠,尤其痴迷寶劍,讓他與龍泉、這座盛產刀劍的城市結下不解之緣。

幾個月前,米然偶然在天貓上看到專賣龍泉寶劍的“禾字號旗艦店”,就動起了要去找劍莊掌櫃查長偉拜師學藝的念頭。

“其實通過線上聯繫店小二說要來跟我們學打劍的人很多,但是這個外國小夥很特別,能聽出來他對這件事確實很熱枕,不過當時我也就隨口答應了下來。”查長偉對記者說。

但令查長偉萬萬沒想到的是,沒過兩天,米然一個人揹著包就到工作室登門拜師來了,還提了兩隻燒雞來表示誠意,執著又可愛的樣子讓人拒之不忍。

每週千里拜師學藝 俄羅斯小夥淘寶結緣龍泉鑄劍大師

鑄劍是件辛苦活,一下一下反覆捶打要體力,一下也不能打偏,又十分考驗眼力。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爐火燒得旺,最低都是一百多度,常年待在火爐邊,整個人感覺都要被烘乾。火星四濺的時候,一不小心沒來得及躲閃就會被燙得滿手是水泡。但在學習上,米然充分發揮出了戰鬥民族人民的優點,死磕到底,進步非常快。除了在學校完成學業,米然一心都在學打劍上,每週杭州麗水兩地跑,往返路程近千公里,這讓查長偉很是欣慰。通過網絡結下情緣,師徒倆還合計著怎麼把禾字號更好地擴散出去。除了經常把一些記錄學習日常的視頻傳到網上,米然計劃著手幫師傅把網店翻譯成英語、俄語,發佈到海外媒體上,通過網絡讓更多人知道龍泉寶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寶劍觸網數字經濟為鄉村振興助力

禾字號是龍泉的老字號劍莊,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查長偉是禾字號的第三代傳人。

從2007年開始,查長偉就開始把自家寶劍掛到淘寶上賣,屬於在當地最早讓寶劍“觸網”的一批人。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在在淘寶上賣東西特別不靠譜,寶劍的銷量也不怎麼樣,但得益於阿里巴巴興農扶貧的戰略,農村淘寶發展越來越好,龍泉寶劍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現在很少有人只做線下門店了。”

據查長偉介紹,目前在當地通過淘寶等網絡渠道銷售龍泉寶劍的作坊和工作室毛估估也有上千家。

每週千里拜師學藝 俄羅斯小夥淘寶結緣龍泉鑄劍大師

在將近30萬人口體量的龍泉,每20個人中就有1個人從事相關工作。而這僅僅是生產線工序上的從業者。

線上銷售大大拓展了龍泉寶劍的渠道和銷量,也實實在在地促進了當地人的增收。以當地遠近聞名的南秦村為例,早在2014年,依託龍泉青瓷寶劍產業發展的南秦村就被阿里巴巴評為“淘寶村”,全村年度銷售額超6000萬元。

以寶劍為特色產業的龍泉,去年一年網絡零售額超過30億,同比增長超30%。

今天,像南秦村這樣的淘寶村正在全國加速湧現,遍地開花。2018年全國淘寶村數量就達到3202個,網店年銷售額超2200億元,帶動就業機會數量超180萬個,覆蓋兩億多人。

如今的禾字號,開了旗艦店,生意做到了海外,訂單不斷,牌子已經響噹噹。

“如果沒有淘寶,龍泉寶劍不可能有這樣的名頭,像我這種學鑄劍的基本上只能打農具了。”查長偉風趣地說。

觸網,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更多發展的可能。在全國很多地方,一項項像龍泉寶劍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在被喚活,依託阿里巴巴這樣的經濟體,實現了縣域經濟“換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