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師長劉疇西,擁有黃埔和伏龍芝“雙學歷”,唯左權可比

75個紅軍師25

在工農紅軍歷史上,紅軍主力部隊先後存在過三個紅8師,分別是紅16軍8師、贛西紅3軍8師和洪湖紅3軍8師,本文介紹贛西紅3軍8師。

紅軍師長劉疇西,擁有黃埔和伏龍芝“雙學歷”,唯左權可比

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攻克吉安後,對部隊進行了一次整編,把各縱隊-支隊的編制都改稱為師-團。由黃公略指揮的紅3軍的三個支隊依次改稱第7、8、9師,其中第8師師長龍芝道,政委戴奇,下轄第22、23、24三個團,22團長不詳,23團長李天柱,21團長凌揚勝。

師長龍芝道,出生年月不詳,江西吉安人,1928年參加紅軍游擊隊,1930年隨部隊被編入主力紅軍,曾任紅6軍2縱隊4支隊長、紅3軍2縱隊長。政委戴奇,1903年出生於湖南酃縣,參加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斗爭,1928年回老家酃縣組織農民赤衛軍,1930年1月調入主力紅軍工作。

部隊完成整編後,為了對付蔣軍10萬大軍的第一次圍剿,紅8師隨方面軍主力退入江西蘇區。為了尋得戰機,紅軍一退再退,最後退到永豐龍岡,遂決定在此將緊追不捨的蔣軍第18師殲滅。1930年12月30日,敵18師師長張輝瓚率部對紅7師把守的龍岡山頭髮起猛攻,龍芝道見敵人已經將部隊全部展開,便指揮紅8師迅速加入戰鬥。

紅軍師長劉疇西,擁有黃埔和伏龍芝“雙學歷”,唯左權可比

紅3軍8師首任師長龍芝道,政委戴奇

按照計劃,紅8師和紅9師分別從紅7師的左右兩翼向蔣軍側翼包抄,蔣軍第18師師長張輝瓚見狀也將手下的另兩個團全部投入戰鬥,紅白兩軍7個大團的兵力集中在龍岡山頭一帶的狹小地域混站在一起,殺聲震天。隨著友軍陸續加入戰局,戰役勝利的天平最終倒向紅軍一方,但紅8師師長龍芝道也在激烈的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

龍芝道犧牲後,由劉疇西接任紅8師師長。

劉疇西,1897出生於湖南望城,1924年入黃埔軍校一期學習,在東征陳炯明的戰鬥中左臂負傷截肢。南昌起義失敗後,劉疇西被組織派往蘇聯伏龍芝軍事學校學習,1930年8月回國,被派到紅一方面軍工作。劉疇西的黃埔、伏龍芝“雙學歷”和紅軍的老資歷,在我軍中極為罕見,唯有左權可以與之相比。

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紅8師隨軍部東進,在建寧、廣昌一帶建設根據地、發動群眾。在第二次反圍剿中,紅8師在軍長黃公略的統一指揮下,奇襲白雲山,全殲蔣軍第28師。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為了追擊企圖逃竄的蔣軍第9師,劉疇西和戴奇指揮紅8師在老營盤截擊敵人,激戰40分鐘,殲其一個旅,在戰鬥中,師政委戴奇不幸中彈犧牲。

紅軍師長劉疇西,擁有黃埔和伏龍芝“雙學歷”,唯左權可比

【紅3軍8師第二任師長劉疇西,政委王如痴,兩人1935年1月隨方誌敏北上被俘,同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義】

戴奇犧牲後,王如痴接任紅8師政委。王如痴,1903年出生於湖南衡陽,曾赴蘇聯留學,回國後參加井岡山斗爭,曾任紅5軍4縱隊8大隊黨代表、紅3軍2縱隊政委。

1931年12月,劉疇西被調去紅軍大學任教員,李聚奎接任師長。

李聚奎,原名李新喜,1904年出生於湖南安化,參加過平江起義和井岡山斗爭,曾任紅3軍3縱隊長、紅3軍9師27團長。

李聚奎趕到紅8師駐地時,部隊正在圍攻馬安石寨子的地主武裝,紅8師把寨子圍困了半個月,切斷了守軍的水源,終於迫使寨子投降。這時蔣軍第26路軍在寧都起義加入紅軍,被改編為紅5軍團,1932年3月,為了加強與這支隊伍的交流,紅3軍和紅5軍團15軍建制對調,轉入紅5軍團序列內。

1932年4月,偉人率紅1、5軍團東進福建,進攻漳州,紅8師則奉命留在贛南蘇區,負責建設根據地,清剿地主武裝,直到兩個月後才歸建紅3軍。為了擊退正蠶食根據地南部的粵軍陳濟棠部,紅1、3、5軍團紛紛南下作戰。1932年7月7日,紅5軍團偵查到一股敵人正撤退至水口一帶休整,沒有發現尾隨而至的紅軍,董振堂軍團長當即命令紅3軍配合紅13軍殲滅這股敵人。

紅軍師長劉疇西,擁有黃埔和伏龍芝“雙學歷”,唯左權可比

水口戰役紀念公園

因為紅3軍善於迂迴,紅13軍善於正面攻擊,紅3軍軍長徐彥剛待紅13軍與敵人交上火後,立即率部從側翼包抄敵人。7月9日,紅3軍將敵人兩個團分割包圍,由於情報有誤,紅軍以為被包圍的粵軍不過兩個營,大家都覺得這真是“雷公打豆腐”,解決他們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想不到,紅8師及友軍連續攻擊了四次,都沒有得手。這一方面是因為這股粵軍佔據了有利地形,得以居高臨下殺傷紅軍,紅3軍每次仰攻都非常吃力。另一方面,粵軍士兵待遇較好,鄉土觀念也更重,這使得他們的戰鬥意志異常強烈。紅8師每次進攻,都與粵軍以手榴彈、刺刀進行近身格鬥,雙方傷亡都很大。

為了援助被圍的兩個團,陳濟棠迅速調集兩個師趕來增援,並全部壓迫到紅3軍陣地上,這下紅三軍面對的就是八個團而不是兩個團了,而紅3軍三個師的兵力僅相當於粵軍三個團。眼看敵人越打越多,紅8師包括文書、後勤、政工在內的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上了前線,雙方戰士都殺紅了眼,紛紛放棄使用槍械改用冷兵器近身格鬥。

紅軍師長劉疇西,擁有黃埔和伏龍芝“雙學歷”,唯左權可比

紅3軍8師第三任師長李聚奎

戰鬥是如此激烈,以至於水口附近的河流都染成了紅色,雙方傷亡之大,戰場情形之慘烈,在整個土地革命戰爭期間都實屬罕見。紅8師在師長李聚奎指揮下,雖浴血奮戰,但傷亡很大,全師的團級指揮員全部非死即傷。由於兵力不足,紅8師在粵軍壓迫下被迫放棄陣地,節節後退,一直退到紅15軍趕來接應才穩定下來。

紅8師在南雄水口戰役中的局部敗退,成為李聚奎上將軍事生涯中不願提起的一頁,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對於這次戰役也只是用兩句“敵眾我寡打成對峙,我軍傷亡較大”就匆匆概括過去。由於紅8師傷亡較大,1932年8月,紅8師番號被撤銷,餘部被編入紅3軍其他兩個師,原師政委王如痴改任紅13軍政委,原師長李聚奎調任紅3軍7師師長。

附錄

紅3軍8師歷任師長

龍芝道(1930.10-1930.12,犧牲)

劉疇西(1931.01-1931.12,1935年犧牲)

李聚奎(1931.12-1932.08,1958年上將)

紅3軍8師歷任政委

戴奇(1930.10-1931.09,犧牲)

王如痴(1931.09-1932.08,1935年犧牲)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