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说在前面的话】阅读故事用时三分,以史为鉴影响一生。敬请审阅本文最后【箫吹明月观点】

杨柳雪村是山东省滨州市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现在说来,很多人应该很陌生。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杨柳雪村这个名字却是名扬华夏,因为这个村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树为“棉区的一面红旗”!

今天我着重说的是“杨柳雪村”名字的由来和杨柳雪村现在的具体位置。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欢迎来访

疫情允许以后,有参观旅游的朋友可以来杨柳雪村做客。

杨柳雪村为缅怀周总理,在村西建起了一所“怀周祠”,现在已经被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宽阔的街道两侧,是近三十幅满墙的壁画,五十年前的生产、生活场面逼真再现。周恩来铜像、周恩来纪念馆、杨柳雪展馆、樱花广场、海棠大道、怀周广场和大礼堂,欢迎天下来客。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村名起源

现在说起杨柳雪村是很有诗意的名字,走进杨柳雪村更有诗意和史意。

但是,当你知道杨柳雪村名字的真正起源,应该有深深的怀旧情义。

《诗经》上有这样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是,杨柳雪村的名字起源与这句诗句没有关系。

当初,河北大早,老百姓只能移民到山东“垦荒”。其中,有杨姓移民在这里住下来,给这个村起个什么名字呢?有村民发现这片盐碱地上挺立着几株红柳,于是根据这柳树、这杨姓、这雪花似的盐碱地,就给这里取名“杨柳雪村”!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地理位置

虎踞龙盘今胜昔,翻天覆地慨而慷!

如今杨柳雪村早就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全国人民一起走向小康生活。

现在的杨柳雪村隶属于滨州市杨柳雪镇。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杨柳雪镇地处滨州市滨城区西北部,东接彭李、市东办事处,南面依次与滨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杜店、沙河和里则3个办事处相邻,西隔徒骇河与惠民县相望,北与滨北办事处、三河湖镇交界,

杨柳雪镇处于滨州老城区、开发区、滨北工业园和三河湖旅游度假区的中心位置,是山东省对接京津冀的门户。

杨柳雪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部9公里处。全村现有54户,180人,耕地面积280亩。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网友如果来杨柳雪村参观访问,热情欢迎。

网友如果想了解杨柳雪村“棉区的一面红旗”是怎么树立的,杨柳雪村又与周总理有哪些故事,以及了解现在杨柳雪村的发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一定尽力为网友细说!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箫吹明月观点】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上世纪70年代,杨柳雪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硬是把盐碱滩变成了高产良田,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全国棉区的一面红旗。

无数实践证明,幸福是奋斗得来的!

这个村是周总理树立的“一面红旗”,村名既充满诗意却又让人伤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