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宫体诗派流行于南朝齐梁以迄初唐,具有新变体特征的艳诗,代表作家有萧纲、萧绎、徐摛、庾信等。宫体之宫是指梁朝东宫太子萧纲,所谓宫体即指以萧纲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梁书·徐摛传》谓:(摛)“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心体。……摛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梁书·简文帝纪》云:(梁简文帝萧纲)“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据此可知,宫体诗风的盛行实起于徐摛、萧纲的提倡,宫体诗是一种风格“轻艳”而以“好为新变”为特征的诗歌。宫体诗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萧纲

从内容看,宫体诗实是一种艳诗。但与传统艳诗不同的是,宫体诗多从男性的审美目光出发,对女性之美加以品鉴、欣赏,因而在情调上带着比较明显的轻薄、游戏的色彩,亦即所谓的“轻艳”。宫体诗大抵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描写为主的诗。这类诗一般不去表现男女两情的相悦相恋,而仅仅只是侧重于对女性容貌、体态、动作的精细刻画,实际上作者是把女性当作一种特殊的物来加以观赏、玩味,如萧纲的《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帐,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宫体诗。作者在诗中根本没有去写男女双方的感情活动与交流,相反,只是用一种类似静物写生的手法,用相当的篇幅,分别从女子的面容、发髻、肌肤、内衣等角度对女子的睡态作了精细的描摹,实际上这是用咏物的手法来写人。在这类诗歌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带有轻艳色彩的咏物诗,如某些咏衣领、绣鞋、床、帐、枕、席之类的诗。这些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出现女性形象,但所咏之物却多与女性生活有着直接的关联,作者有意以此为线索与触媒引导读者发生某种联想,以此获得性感的满足。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还有一类是以抒情为主的诗。这类诗在基本表现手法上与传统艳诗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区别主要体现在情调上。这类诗多热衷于表现女子独处的哀怨心理,即所谓闺怨诗、宫怨诗。如刘孝绰的《淇上人戏荡子妇示行诗》: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不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封建时代女性的痛苦,但作者在表现这种哀怨时,却是带着一种轻薄的态度来加以欣赏、玩味的。在宫体诗人的心目中不仅女性的容貌、体态是美的,而且她们的痛苦也可品味的。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女子体态

从形式看,宫体又是一种新变体诗。与一般的新变体诗一样,体诗也注重声的、偶对,它们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对声律的掌握与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中有一些作品已与唐代的五、七言律绝相当接近了。另外,宫体诗的篇幅较之永明体更加短小,十二句以内的诗歌比例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体现了齐梁诗歌篇制趋短的方向。在表现手法上,宫体诗也与一般的新变体诗一样,描写细密精巧,辞采柔媚婉转,风格清丽流畅。如萧纲《咏美人看画》:

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女子体态

正是新变体诗的风貌。宫体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为孕育时期(齐永明年间至梁天监八年)。由于受到六朝乐府中“吴声”、“西曲”和刘宋休、之诗的影响,这时沈约、谢朓、王僧孺、萧衍等人已分别创作了一批接近于后来宫体诗的作品,如沈约的《六忆诗》《少年新婚为之咏》《梦见美人》,谢朓的《赠王主簿》《夜听妓》,萧衍的《子夜四时歌》、《江南弄》等。这些作品绮靡香艳,具备了宫体诗的某些特征,它们的出现为后来宫体诗的繁荣作了准备。其二是全盛时期(梁天监八年至陈末)。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萧衍

梁天监八年,徐摛任晋安王萧纲侍读,开始大力写作宫体诗,并以此来影响萧纲及其周围文人于是宫体诗便首先在萧纲幕中流行起来,“春坊尽学之,号为宫体”(《梁书·徐摛传》)。大通三年(529)萧纲入主东宫,同时执掌文坛,其时诗坛盛行裴子野、谢灵运的诗风,“既殊比兴,正背风骚”(萧纲《与湘东王书》),懦钝异常。萧纲遂对此种风气发起攻击,并以自己的创作大力提倡宫体诗,由是宫体诗始在诗坛上确立了地位。而后宫体诗风日盛,到梁武帝大同以后,宫体诗风遂弥漫朝野,盛极一时,成为诗坛的主潮。

宫体诗风格“轻艳”,以“好为新变”为特征,有两个基本特点

萧纲

其时著名的宫体诗人还有徐陵、庾肩吾、庾信、萧绎、萧子云、萧子显、刘遵、刘孝仪等人。其三是尾声时期(隋代至初唐)。梁陈宫体之风在隋代、初唐仍有势力,诗坛一派柔靡之风,其代表作家有以风格“绮错婉媚”著称的上官仪。不过此时宫体诗已历经百年,已成强弩之末,“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于是,首先是四杰,接着是陈子昂出来扫荡文场,整顿诗坛,提倡刚健挺拔、富有骨力的诗风,这才使宫体诗退出诗坛,改变了诗风。从宫体诗的流变发展来看,大约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从宫体诗的思想倾向来看,它是比较贫弱、肤浅的。但从诗歌艺术的角度看,宫体诗在描写技巧、语言风格、声韵格律上的尝试与努力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对后世的诗歌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介绍:我是“幸运多多”,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