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十二公民》有感,我们的偏见对一个人究竟有多么可怕?

瓦伦木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考试的学生补考。他们组成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家长组成了陪审团,在听了学生的法庭审理之后,对本案作出最终判决。但按照规则,只有12位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审判才能结束。由此,他们开始激烈讨论。

在这次讨论中经历大大小小的讨论12次,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投票结果更是天差地别。最开始一个人认为富二代无罪,其他11个人都认为有罪,最后一次全部认为他无罪。在第一次投票的时候,3号陪审员问8好陪审员为什么投无罪,8号陪审员这样回答:"我是觉得,这事我们不说清楚,想明白了,随随便便把手一举,就把这孩子推到了死路上,这样不行。"我们为何对生命如此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去相信,或者是选择相信别人说的"事实\

小小西娱乐


十二公民观后感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周围人的世俗观念想法去理解所发生的人和事,而不是站在事实角度客观地分析。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八卦舆论吧。

当新闻报纸舆论大众都认为那个富二代男孩有罪时,已经没有人去关注他是否真的有罪,是否真的杀了他父亲,也不会有人去留意证人证词和辨别是真是假。富二代,杀父这两个标签已足够让大街小巷的人们统一认定这是个不知人间疾苦自私自大叛逆不孝的儿子所干的事了。谁还会去分析其他的呢?

每个平民百姓的生活都有一大堆的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出租车司机的儿子因与父亲不和而离家出走,紧接着妻子离开,他痛苦又悲愤,觉得儿子不孝觉得世界不公平,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对待父母都那么地不礼貌谦卑。法学院小卖部的老板常年在学校见过太多没有礼貌不懂尊重人的学生,而为了生计他没有办法。因为儿子没能考上大学而当了农民工的那位爸爸总认为外地人抢先占了本来属于自己儿子的学习机会,所以他讨厌外地人。曾经被冤枉过的人不敢轻易下决定判断他人的生死,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刻被人安慰过的老人,同情他人,愿意帮助支持身边有困难或者被孤立的人。他们都是最平凡的人,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就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这是一部相对比较沉重的电影。电影大部分都在讨论,没有太多画面和镜头。没有帅哥,也没有美女,更没有大牌。情节的发展都由那十二人的讨论来推动。我想尽管如此,也会有很多人喜欢它欣赏它吧。它反映贫富的差距,近年来人们对于富二代子女的敏感,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冲突,新时代下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甚至是之前发生现在正在进行的平反冤案等很多社会问题。那些问题都值得被关注,可是,如果大家都只是听从网络报纸的报道,大街小巷的议论,而随意宣扬夸大事实,那我们怎么去更好地了解改进这些问题呢

所以只希望我们国家的法律更加健全,那些新闻人媒体人法律人等公众人物能够更好地引导群众的思想观点,让人们的思想更加积极客观。




简单剪影


我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当时就惊为天人,能在一个固定且封闭的环境内像演话剧一样拍完整部电影,12个人不管是各自身份设定还是辩论中的交锋都表现得张力十足,简直厉害。

电影剧情

电影剧情主要是通过一场某高校模拟法庭展开,学生们围绕杀害生父的富二代嫌疑人是否有罪展开激烈辩论,而他们的父亲作为陪审团观摩整个法庭的审判过程。休庭期间,12名陪审员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展开讨论,他们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得出结论,而且需要全票通过嫌疑人是否有罪。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大家普遍希望尽快敷衍了事,但在每次都无法保持全票通过的投票过程中,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戏谑、有的人摇摆不定、有的则固执己见。

影片亮点

在看完电影之后,忍不住去搜索了关于这部影片其他的评价,发现大部分的评价竟然都是差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实这是翻拍的美国版的《十二怒汉》,并且强调在中国是没有陪审制度。简单而言就是认为没有做好本土化翻拍工作。

但对于我这种非法律专业的人来说,看这部电影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1、对现实生活的真是写照。影片中关于“河南人”如何如何,“外地人”如何如何,“坐过牢的就一定不是好东西”,“我们家孩子没法升学只能做民工”等等,虽然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但我们无法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韩童生饰演的北京“土著”司机,更是将这种歧视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影片中大家对比都很不满,就像现实生活中大家也都反对这种划分,但都无济于事。

2、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之所以能让12个人拍完103分钟的电影,冲突的原因是有人只希望快速解决投票,并不是在参与案件辩论。而在各种冲突摩擦之后,大家能在互相理解和真正投入之后达成一致,并且得出真确结论,更是让我明白,与其高高在上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如投入其中找出真想。


沈宥


这部电影我前段时间刚看过。

现在大家太喜欢用主观思维看事情了。

并且从这部电影明显可以感受到,人民的从众心理很严重。

而且12公民代表了社会不同类型的人,虽然只有12个人,但是足以反应目前社会了。

剧中人物很急的靠着自以为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并没有看到听到,去下结论,并希望快速断案。

在其中一个人一直的坚持,充满各种争吵甚至暴力等情况下,才慢慢揭开了真相。

事实难道真的都要靠一个个血淋淋教训才可以证明吗?

这部电影就是给我们警示的。

任何人任何事,不要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来想问题。

要多思考,有耐心,不从众。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很好。

很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