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十二公民》有感,我們的偏見對一個人究竟有多麼可怕?

瓦倫木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考試的學生補考。他們組成模擬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家長組成了陪審團,在聽了學生的法庭審理之後,對本案作出最終判決。但按照規則,只有12位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審判才能結束。由此,他們開始激烈討論。

在這次討論中經歷大大小小的討論12次,第一次與最後一次投票結果更是天差地別。最開始一個人認為富二代無罪,其他11個人都認為有罪,最後一次全部認為他無罪。在第一次投票的時候,3號陪審員問8好陪審員為什麼投無罪,8號陪審員這樣回答:"我是覺得,這事我們不說清楚,想明白了,隨隨便便把手一舉,就把這孩子推到了死路上,這樣不行。"我們為何對生命如此苛刻?因為我們總是去相信,或者是選擇相信別人說的"事實\

小小西娛樂


十二公民觀後感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周圍人的世俗觀念想法去理解所發生的人和事,而不是站在事實角度客觀地分析。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八卦輿論吧。

當新聞報紙輿論大眾都認為那個富二代男孩有罪時,已經沒有人去關注他是否真的有罪,是否真的殺了他父親,也不會有人去留意證人證詞和辨別是真是假。富二代,殺父這兩個標籤已足夠讓大街小巷的人們統一認定這是個不知人間疾苦自私自大叛逆不孝的兒子所幹的事了。誰還會去分析其他的呢?

每個平民百姓的生活都有一大堆的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難唸的經。出租車司機的兒子因與父親不和而離家出走,緊接著妻子離開,他痛苦又悲憤,覺得兒子不孝覺得世界不公平,他認為現在的孩子對待父母都那麼地不禮貌謙卑。法學院小賣部的老闆常年在學校見過太多沒有禮貌不懂尊重人的學生,而為了生計他沒有辦法。因為兒子沒能考上大學而當了農民工的那位爸爸總認為外地人搶先佔了本來屬於自己兒子的學習機會,所以他討厭外地人。曾經被冤枉過的人不敢輕易下決定判斷他人的生死,曾經在最困難的時刻被人安慰過的老人,同情他人,願意幫助支持身邊有困難或者被孤立的人。他們都是最平凡的人,他們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就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這是一部相對比較沉重的電影。電影大部分都在討論,沒有太多畫面和鏡頭。沒有帥哥,也沒有美女,更沒有大牌。情節的發展都由那十二人的討論來推動。我想盡管如此,也會有很多人喜歡它欣賞它吧。它反映貧富的差距,近年來人們對於富二代子女的敏感,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衝突,新時代下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平民百姓的生活狀況,甚至是之前發生現在正在進行的平反冤案等很多社會問題。那些問題都值得被關注,可是,如果大家都只是聽從網絡報紙的報道,大街小巷的議論,而隨意宣揚誇大事實,那我們怎麼去更好地瞭解改進這些問題呢

所以只希望我們國家的法律更加健全,那些新聞人媒體人法律人等公眾人物能夠更好地引導群眾的思想觀點,讓人們的思想更加積極客觀。




簡單剪影


我是在大學的時候看的這部電影,當時就驚為天人,能在一個固定且封閉的環境內像演話劇一樣拍完整部電影,12個人不管是各自身份設定還是辯論中的交鋒都表現得張力十足,簡直厲害。

電影劇情

電影劇情主要是通過一場某高校模擬法庭展開,學生們圍繞殺害生父的富二代嫌疑人是否有罪展開激烈辯論,而他們的父親作為陪審團觀摩整個法庭的審判過程。休庭期間,12名陪審員被帶到另一個房間展開討論,他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得出結論,而且需要全票通過嫌疑人是否有罪。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背景。大家普遍希望儘快敷衍了事,但在每次都無法保持全票通過的投票過程中,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戲謔、有的人搖擺不定、有的則固執己見。

影片亮點

在看完電影之後,忍不住去搜索了關於這部影片其他的評價,發現大部分的評價竟然都是差評。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實這是翻拍的美國版的《十二怒漢》,並且強調在中國是沒有陪審制度。簡單而言就是認為沒有做好本土化翻拍工作。

但對於我這種非法律專業的人來說,看這部電影的收穫還是很大的。

1、對現實生活的真是寫照。影片中關於“河南人”如何如何,“外地人”如何如何,“坐過牢的就一定不是好東西”,“我們家孩子沒法升學只能做民工”等等,雖然聽起來讓人很不舒服,但我們無法否認,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韓童生飾演的北京“土著”司機,更是將這種歧視發揮到了極致。雖然影片中大家對比都很不滿,就像現實生活中大家也都反對這種劃分,但都無濟於事。

2、不關心過程,只關心結果。之所以能讓12個人拍完103分鐘的電影,衝突的原因是有人只希望快速解決投票,並不是在參與案件辯論。而在各種衝突摩擦之後,大家能在互相理解和真正投入之後達成一致,並且得出真確結論,更是讓我明白,與其高高在上的以自我為中心,不如投入其中找出真想。


沈宥


這部電影我前段時間剛看過。

現在大家太喜歡用主觀思維看事情了。

並且從這部電影明顯可以感受到,人民的從眾心理很嚴重。

而且12公民代表了社會不同類型的人,雖然只有12個人,但是足以反應目前社會了。

劇中人物很急的靠著自以為看到的聽到的,或者並沒有看到聽到,去下結論,並希望快速斷案。

在其中一個人一直的堅持,充滿各種爭吵甚至暴力等情況下,才慢慢揭開了真相。

事實難道真的都要靠一個個血淋淋教訓才可以證明嗎?

這部電影就是給我們警示的。

任何人任何事,不要帶著偏見和有色眼鏡來想問題。

要多思考,有耐心,不從眾。

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很好。

很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