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结合,文给诗以拓展,诗给文以总结,这种形式大家能接受吗?

廊桥诗梦


诗与文是体裁之别,篇幅与语言的自由化,与文学的通俗化、大众化紧密相关。

古代,就像诗一般是有阶层阶级的文化普及,而到元明清出现话本小说、章回小说,基本民间已经有普及。

另一方面,文的出现与唐代的诗文运动有关,小品文的出现,大大解放了文学表现的体裁空间。这也是文人思想变革之一种。

因此,说诗是总结,文是拓展,有局限性。诗很多时候的开放性,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合理合情的总结性评论。

两者仅是体裁之别,目的是文学的通俗化,贵族文明走向大众文明的过程之一种。


图腾读书


诗文结合,文给诗以拓展,诗给文以总结,确实完美。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1.文给诗以拓展。

做好这一方面,作者务必胸有成竹、心中有诗。有了自己想咏诵的感情对象,对之已产生了思想共鸣和灵魂碰撞,并擦出了火花,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最后终于达到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境界。

胸中有诗之后,根据诗的意旨加以拓展、延伸、深化、解说,尤其是让其通俗化,使更多读者明白诗意,接受其教育熏陶和影响。

2.诗给文以总结。

这一方面会更难些。有人说,诗是语言的精髓,是灵魂的升华。故想要把文章内容进一步浓缩成一首诗,谈何容易。这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熟练的诗词技巧,有丰富的情感内心感受,特别是要有灵感的火花。

有了这些之后,作者再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进行酝酿,使诗作的出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总之,任何作品若能够做到文中有诗、以诗点文,那无疑更能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提高读者的兴趣,这将是最好不过的了。



郑标龙


这种文创方法,我个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是能接受的,我自己有时也会有这样的创造。点击看一下我的那首听《我的楼兰》有感就是这种文创方式。下面我畅述下自己的理由:

第一,先文后诗,可以很好的交待创作者的意境和创作时的情绪,可以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诗的意境美。诗歌是创作人情感的高度浓缩,同一首诗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氛围,思想、情趣那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了前面文的铺垫,后面理解起诗来,读者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二,制造悬念。以文起笔,娓娓道来,可以把读者的阅读兴趣栓住。读者带着一种悬念来读诗,会更投入。

第三,让文体活泼生动。有些诗是枯燥的,有些创作者尽整些深奥的词句,让读者很难完全把握住诗的整体三维。而诗文结合就生动,活泼有趣多了。


月语拂心


不同意。

从诗词入甚至是“境界提升”的上乘路线,而不是在道理上绕来绕去。

诗词最重要的就是“取象会意”,凡大德学问都是很好的,而且都能作诗,大可以把这个能耐当作是“标准”,佛家称之为“根本智”。“根本智”一旦开了,各种技能的“分别智”学起来得心应手。

可以说,能不能作诗是勘验一个“大师”是不是水货的重要标志,至于顺口溜那就另说。

古德中不只是和尚,包括有些世上混的都在“通了”的那一下之后都能说“偈”,平时接引学者的时候也会说一些,这些偈都是功夫到了的真家伙。

我最喜欢的是《张拙秀才悟道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这里“全体现”、“被云遮”、“重增病”、“亦是邪”、“随顺”没有体会是一定写不出来的。

而且五言的比七言的更难写,如诗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字更少,境却更深。所谓“云深不知处”就是《易*乾卦》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诗词偈这些都是“现量境”的自然表达,而处于只能写文章这一阶段的人可以看出来有的“通理”了,却很“干涩”,古德称之为“干慧”,是没有血肉的东西。

《西游记》最后佛祖第一次给的经书是无字的,只可惜师徒四人看不懂,有字就可能著文字的相,无字方为真经。

古汉语“一字一太极”,现代汉语虽然干涩不少,但吊打其它语言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大家经常调侃“字越少,事越大”,文章和诗词在格局上根本不是一个维度。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徙竹散人


《羊脂冰纹瓶》

​脂玉雪肌白,纹若钧瓷纤。

​盖高镶银丝,朴华文娴姗。

赏析:雅石文化,滋养心源。赏鉴事体,铺叙文章。分门别类,收奇汇秀。如斯石:玉白羊脂,丽明洁华。盖高丰圆,领引雅风。口镶乌银,闪烁亮光。天工造物,不奇不休。肩收胫藏,体丰裕文。形简朴而气象越,相和谐而大观雅。淑秀娟媚,器雅具美。冰纹纵横,钧瓷韵朴。网日络月,留时存光。赏为鼻烟壶,文化使然也。



文化新境


诗文结合,文给诗以拓展,诗给文以结合,这种形式大家能接受吗?

当然能接受。爱阅读的人都知道,这种类型的文章很多,以古文来说,《三言二拍》中,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有定场诗。其中的名篇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定场诗:“海蹩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更有强中手,莫想人前满自夸”。

现代的作家中,王小波的文章中的诗意最为浓烈,他的《绿毛水怪》中,就有很多诗意的表达:“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

妖妖说:“好。那么我们在人行道上走呢?这昏黄的路灯呢?”

我抬头看看路灯,它把昏黄的灯光隔着朦朦的雾气一直投向地面。

我说:“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这样怎样读起来非常优美动人,

很多文章在故事叙述中也穿插很多的诗词。增强了文章的丰盈感,提高了文学深度。诗词运用在文章中起到了画蛇点睛的作用,像点缀夜空的星星,给读者带来美的阅读享受,有的文章在结尾也用诗词做总结,诗词是一种精炼的语言,或悲或喜,或聚或散,一首诗概括,文章也随之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种形式的文章,相信爱阅读的人都会喜欢。


猫胖酱


文与诗歌,诗与文章,这种诗文结合的方式在传统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

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比如,传统的章回小说。

开篇两句诗语作内容“提示”,结尾四句诗歌,“总结和定论”。

期间插入的诗词更为故事情节润色添彩。

可以说——

诗,是文的精髓;

文,是诗的血肉。

二者密不可分。

只是在现代文学中,由于作者的个人能力有限而两级化。

擅文者,多诗意不足;

而擅诗者,又难以驾驭宏篇。

只好“各司其职”,互敬相伴,不得已而为之。

有如传统书画界的“诗文与绘画”。

古人通常是,自画自提,也就是“自说自画”,善画亦能诗文。

而今人则多是,画者“邀人题跋”;文者,即兴赋诗。

看似“珠联璧合”的“完美”,实为,能力所限。甚至,擅画者字都差强人意。

此情此景,悲观者用“衰退”来形容。

其实,衰,倒是不至于,浮躁可能更为贴切。

毕竟时代不同了,大环境的加入,必然导致小环境的巨变。

个人适应新时代的“大容量”、“高速度”和“快节奏”。

这尚需较长的一个过程,假以时日,势必能够赶上。

期待中吧。


诗画同源


诗文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完全可以接受,且非常有必要。

文给诗以拓展,诗给文以总结,不但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时经常用到,古人对此亦运用得炉火纯青。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是诗文结合的典范。《三国演义》一开篇就是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把人们带进了战火纷飞的社会,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且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红楼梦》若没有诗词歌赋的妙笔,也就没有了它的生存之地。我们说《红楼梦》,无论是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后人对它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这与作者在书中善于运用诗词歌赋是分不开的。人们非常喜欢和吟诵书中的《葬花吟》和《桃花行》等古诗。这些优美的诗句给了《红楼梦》以灵魂,如同雄鹰有了翅膀才能在蓝天飞翔。

今天的人们,无论是写文章还是演说,都离不开诗的巧妙运用。因为诗的概括性强,言简意赅,抑扬顿挫,意境高远,回味无穷。因此,文给诗以拓展,诗给文以总结,这种形式非常好。


手机用户墨海听涛


我个人觉得诗文结合写作的方式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但是,诗,要有意境才行,我想一般人达不到有“境界”的地步,因为有境界的诗,古人都写尽了、饱和了。有人或许会问:境界和意境不一样吗?我来说一句,虽然是同一个范畴的意思,但是,是有区别的。“意境”是有局限性,不宽泛,不高远。而“境界”是诗文的根本,它的审美标准得到高远的扩展。如果将诗入文,那就得字有尽而竟无穷,不能像顺口溜那样。文章也是如此,诗和文章相结合,文章就不能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要有文以载道的精神。你所写的东西除了让人觉得琅琅上口之外,还得有美感,还应该有生活内容,有精神实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或启迪。只有这样的诗文、结合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让读者过目不忘,使人感觉心田得到了滋润,有流连忘返的的意趣,和兴趣盎然的共鸣之感!


白米48


个人对于诗文结合的形式是完全能接受的,也非常赞同文給诗以拓展,诗给文以总结的观点。这种形式在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其中一部大家都熟知的《西厢记》就足以说明一切了。这部剧本里如果少了诗词,那么读起来也就是一篇枯燥的狗血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