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100)


臨危不懼

“臨危不懼”這一成語中,“臨”謂之“遇到”;“危”即危險;“懼”,怕的意思。意思是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典故源於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中在宋國的一次經歷。孔子從小刻苦讀書,博學多聞,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便有了名氣。魯定公9年,他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後來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負責處理宰相的事務,由於孔子處事有方,魯國大治。與魯國相鄰的齊國視魯國強盛為威脅,而魯國強盛的主要原因又是因為有個孔子,因此齊國想殺孔子,但想了一些辦法都沒能得逞。於是,魯定公13年,齊國便施了陰謀:送80名美女和樂隊賄賂魯國,意在使魯君貪圖享樂而喪志,認為這樣孔子一定會反對,魯君就會不用孔子,如此就為齊國解除了威脅。

當時掌握魯國政權的季孫氏不知是計,接受了齊國的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勸誡他們,他們不聽,孔子非常失望,喪失了在魯國的信心。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卻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齊國的陰謀得逞。

孔子周遊列國,尋找出路,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他,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他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也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10個月左右,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

之前的周敬王十九年,魯國大夫陽虎欲亂魯而專其政,結果失敗,逃奔齊國,見齊景公,以所據讙陽之田獻之,欲借兵伐魯。齊大夫鮑國向齊景公進言說:“魯方用孔子,不可敵也。不如執陽虎而歸其田,以媚孔某。”景公從之,乃囚虎於西鄙。虎以酒醉守者,乘輜車逃奔宋國。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陽虎曾經未打招呼,擅自帶兵過宋國的匡人之境(今睢縣匡城)去鄭,殘暴過匡人,因而得罪了匡人。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路過宋之匡邑,匡人素恨陽虎,見孔子之貌與陽虎相似,以為陽虎復至,聚眾圍之。《孔子家語》載:“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怒,奮戟將與戰。”孔子的弟子子路文武雙全,當時怕孔子的安全受到威脅,才要與匡人戰。而當時孔子卻鎮定自若,止之曰:“某無仇於匡,是必有故,不久當自解。”於是安坐於車上,悠然鳴琴。子路非常驚訝,如果匡人不是像孔子預料的那樣,孔子將大難臨頭,問孔子為什麼在這種時候還這樣悠然自得,孔子說:“在水中來去不怕蛟龍的,是漁夫之勇;在野外來去不怕虎豹的,是獵人之勇;面對刀槍不顧死活向前衝鋒的,是戰士之勇;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臨大難而不懼者,是聖人之勇。”

事情很快就出現了轉機。衛靈公聽說孔子離開了衛國,覺得孔子是當世聖人,天下聞名,孔子離衛國而走,諸侯會以為衛國無道,便立即派人把孔子追回去。這時追孔子的衛人正好來到,見了孔子,說明衛靈公挽留他的盛意,並向匡人說明這不是陽虎,而是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孔夫子,你們誤會了他。匡人這才知道發生了誤會,於是立即向孔子謝罪,一起離去。

從此,孔子“臨大難而不懼”一事被廣泛傳開,世人都盛讚孔子的學識和膽量。後來,人們便把孔子這一經歷概括為“臨危不懼”4個字,廣為引用。“臨危不懼”便成了人們常用的成語,亦作“臨難不拒”。

例句:春秋時代名家鄧析所作的《鄧析子·無厚》:“死生有命,貧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現代人稱讚革命烈士方誌敏說:“方誌敏烈士臨危不懼,慷慨就義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記憶裡。” (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