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4月18日下午,上市公司中电电机(603988)王先生火了!各媒体纷纷报道王先生翻墙偷拍事件。


在网络上公布了关于王先生拍照的十几秒的视频,视频里,王先生走的轻松、惬意,跟在自家院子里散步也差不了多少(各位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这几十秒视频,学习一下亿万富翁走路的风采)。


在目前所有能看到的报道里,国际金融报的报道最为细致:

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某部门员工李玉(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王建裕昨天(4月18日)下午进入厂区之后,被车间主任看到他鬼鬼祟祟地走来走去,后将他拦住送出时碰到了我,以为我们相互认识就跟我说了一下。我说我不认识,然后他就一个人在前面走着,随后我觉得这人挺奇怪,就跟了过去。结果发现,他并没有直接出我们公司,而是分别去到食堂和操场看了一圈,这时我觉得他实在是可疑,赶紧把保安叫过来上前去询问他的身份,问他是谁他也没说,后来他想走被保安控制住,最后被带到了保安室。”

国际金融报 蒋佩芳


按这段报道,王先生进入厂区之后的状态是“

走来走去”,而这种“走来走去”被车间主任描述成是“鬼鬼祟祟”。

不得不佩服车间主任的警惕性,笔者从20秒视频里就完全看不出鬼鬼祟祟的痕迹,反而颇有大摇大摆的意思。

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而且,王先生为何要“走来走去”呢? 莫非怕别人人注意不到他?

根据视频信息,王先生拍照的那个车间,除了拍照者本人之外空无一人。当时是下午4点23分。笔者就很不理解,车间里这个时间为何会没人呢?

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华永电机董事长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对记者说,“现在行情好,周六日都在加班”。

从网络公布的视频里(截图如下)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厂区门口有车、厂区内也有车停着。

厂区有人是肯定的,厂门口这状态,王先生不可能不知道厂区有人。

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按照国际金融报的报道,车间主任拦住了王先生送出时,遇到了公司某部门的员工并以为他们认识。

这个就有意思了:车间主任认为公司这个部门的员工应该是认识(这穿西装的外来人员)。

既然以为是认识的,那么三个人之间应该有过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但报道里看起来,只是华永电机的两位员工做了交流,而王先生已经自顾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王先生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分别去到食堂和操场看了一圈”

而(选择跟了过去)尾随王先生公司的部门员工在看到王先生逛食堂和操场就找了保安。

嗯?发现一个西装客逛游操场与食堂的,部门员工没向部门领导或公司领导汇报核实是否有客人而是直接叫了保安,完全排除了这是客人的可能。

上市公司的CEO王先生外形很猥琐?

来! 我们从视频的截图里看一看,是不是如此。

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到了保安室之后,国际金融报有一段更有意思的描写

“我在保安室外面,然后他(王建裕)突然拉开窗户叫了我一声,当时我就愣住了。我戴着口罩,穿着工作服,根本不认识他,直接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然后,他就说自己是中电电机的王建裕,我就更害怕了!”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的一位经理米菲(化名)至今向记者回忆起该场景时,仍然有些惊魂未定。据她所述,因为保安室里人很多,自己就待在保安室外面,却没想到这个从不认识的王建裕竟然冲着她自报家门,本来当时出差才回的她,胃就有些不舒服,结果这一吓竟让她的胃病变得有些严重,当晚就直接去了医院。

国际金融报 郭佩芳



为何说有意思

这位米经理(化名),自称不认识王先生而且当时还“带着口罩、穿着工作服”, 竟然能被上市公司的CEO直接叫出名字,这实在是太颠倒笔者的认知。

一个打工者,被上市公司的CEO单方面熟悉,这是一个啥逻辑?即便米经理是绝世佳人,也是在厂区穿着工作服呢!

是不是诡异的狠?

而米经理听到王先生的名字后,“更害怕了”,吓的住了医院。

既然从来不认识,何以听到王先生自报家门就吓着呢?

国际金融报很委婉的提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派出所曾于4月18日晚七点多打了两个电话给华永电机相关负责人,咨询两件事的真实性:1、王建裕表示是坐华永电机公司领导车进的厂;2、王建裕表示因要收购华永电机才进来察看和拍照的。

而对此查询,该负责人都否认了。该负责人对记者的表态是:

“我们目前是国内前三的民营风力电机公司,而且刚获得宜兴人社局的表彰。怎么可能跟他谈收购?如果他有,请他提供书面证明。”


那么王先生到底是何许人呢?

王先生生于1973年,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大专毕业,持有清华大学EMBA证书。这算不算清华人呢?呵呵!

王先生是上市公司中电电机的创始人、原董事长。2019年1月11日,王先生将中电电机控股股东位置过户给了宁波君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王先生已不再是中电电机的老板。

按中电电机4月17日收盘总市值21.3亿元计算,王先生身家至少有4.79亿元。且根据上市公司的年报,新股东入驻后的中电电机业绩持续向好,公司预计2019年实现的净利润约为1.1亿元到1.35亿元,同比增长约128.08%到179.91%。

既然已经不是公司老板,公司业绩又持续向好,王先生趁着人多(大白天)翻墙而入的动机与动力就很莫名其妙了!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此案的疑点:

1、王先生为何要在别人上班时间翻墙进入?

下午4点左右,一眼就可以看到厂区内外停了好多车,选人多的时刻能偷啥核心技术?

2、王先生既然要翻墙而入,穿一身西装干嘛?

翻墙毕竟是个体力活,穿个便装不行吗?

3、王先生在厂区里四处溜达的目的是啥?

任何一个地方的操场、食堂都是很明显的所在,王先生总不会傻到操场和食堂有核心技术存放吧?

4、王先生打开保卫处窗口召唤米经理,且能准确叫出名字,而米经理声称从未见过王先生,这个合理吗?

5、那个车间主任为何会认定那个部门人员认识王先生?

是车间主任本身认识这位当地上市公司CEO,所以认为部门员工也应该认识?还是车间主任已与王先生做过交流,知道王先生此行的真实目的,所以认为那部门员工理应知道?

6、王先生进入拍照的车间为何会没人?

视频显示是“冲剪西”车间,车间里有电机的半成品,既然是上班时间为何没人,即便那是仓库,仓库保管员去哪了? 莫非王先生还是撬门而入?

7、王先生有没必要为已是别人的企业去亲自翻墙?

要获得别人的核心技术,有很多途径,即便差使自己的手下,闯入别人公司拍照也是最笨最笨的方法,王先生何以要亲犯各种大忌?

……

疑点太多,列举不过来。其实从研发能力而言,两家公司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公司,华永电机共有专利信息51条,其中30余项为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为发明专利,另有数项为发明授权。中电电机专利信息则有410条,其中多为含金量相对较高的发明公布和发明授权。

公开资料显示,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前身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宜兴)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9年8月,项目总投资2.4亿元。2016年12月,大股东转让全部股份于诸暨市国核工盈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更名为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

这样的公司显然无法跟2014年上市的中电电机相提并论,即便在某一两个项目里有过PK,也并不代表是同一个实力级别的对手。

如此多的疑问,到底是咋回事呢?

来自中证网4月19日消息:

中电电机(603988)4月19日晚公告,王建裕系现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目前没有被采取人身强制措施,也未收到相关部门的立案调查通知。目前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媒体报道所涉事项与上市公司无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各项日常工作和业务有序开展,不受影响。王建裕对有关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媒体报道所涉事项与上市公司无关”、“王建裕对有关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两个说法都留足了伏笔,我们依然无法据此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归结各条已知线索,无非是三种情况:

第一种:王先生上演了现实版的“误闯白虎节堂”

经典名著《水浒传》里,林冲被“好友”陆谦所骗,以为高太尉要鉴赏他手中的宝刀,跟随陆谦进入了军机要地白虎节堂,结果被诬陷手执利刃独闯节堂要刺杀太尉,直接拿下送去了开封府定罪,流放沧州。

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国际金融报提到过王先生“想收购我们所以进来察看和拍照”,这让事件看起来颇为符合“误闯白虎节堂”的桥段,而那位奇怪的米经理,则颇有陆虞侯的影子。

若是,则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在处理公务时,即便是高度机密的公务,作为公众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在公司日程上有明确的记录。

在与相关公司的业务往来中,即便占尽了优势,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对方车辆。如果对方派车来接送,也应该在上车前,拍个照以防不测。

对于此点,华永电机的相关负责人回答的意思很有参考意义:

1)你说坐我公司领导的车来的,请说明是哪位领导;

2)你说是要收购我们公司,请拿出“书面证明”。

明白不?

第二种:王先生的健康状态出了问题

王先生因为健康原因,在不能自已的状态下作出了相关举动。所以无法按合理逻辑解释。

如是,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钱不是万能的,健康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
  • 员工的身体健康要关心,老板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毕竟老板出事,公司损失更大,员工难免会跟着受损失 。

第三种:王先生翻墙是习惯,只是这次失了手

王先生是信奉“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 搂,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的人,明里是公司老板,暗里是飞天大盗,而且一向无往而不利。

翻墙是王先生做惯了的,吃的就是翻墙的饭。这次只是不小心翻了船。

如是,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盗圣也有失手的时候,做人还是要走正路。

这确实也忒扯了些


至于各媒体关注的商业秘密、专利的问题

如果因为视频里被拍照的物体就是华永的商业秘密、专利产品,那不得不说两点:

  1. 华永对于自己的商业秘密或专利的保护意识也太过疏忽。就视频而言,这明显是没有接受过保密培训的意思。
  2. 华永的商业秘密的含金量真不算高,如果被拍摄产品外观即可导致核心技术泄密。那这种专利或专有技术门槛就不会高,根本就不可能防得住泄密,当然也不值得一个上市公司CEO亲自翻墙而来。

但王先生翻墙事件确实提醒我们,如果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涉及商业秘密问题,无论您如何的感兴趣或心中不屑,最好还是心理有根弦:

知识产权含金量高低、商业秘密含金量的高低,跟它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无关。

董事长亲自翻墙的逻辑没找到,各媒体纷纷亮明了态度:

中电电机的王先生是“误入白虎节堂”还是翻墙失了手?

笔者认同澎湃新闻的标题:这事别烂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