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1.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董卿的採訪視頻, 記者問了她幾個問題,她都能遊刃有餘地回答,那種泰然自若,渾身都在熠熠發光的知性模樣,那一舉手、一投足間散發出來的氣質與優雅,讓我深深陷入她的人格魅力中。

其中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

記者:值得反覆看的書有哪些?

她這樣答道,其實可反覆看的書不多,我有特別熱愛的書,有我特別喜歡的書,比如說《紅樓夢》、《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但我不會反覆看,好多人會一本書看個八遍十遍、一首歌聽個上百遍的,我很少幹這樣的事情。

包括一部電影,我愛到一部電影,比如說,我可以坐著飛機坐到一個正在公映的地方,有時候我們可能看不到,看完了再回來。但我也不會再去看第二遍。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時間有限,把時間留給新鮮的東西。

2.

聽完這段話,瞬間被董卿實力圈粉。

尤其是她的那句“時間有限,把時間留給新鮮的東西”,使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觸動到我可以一氣呵成寫下這篇文章。

她說的沒有錯,時間是有限的,也許你覺得你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實際不是這樣的。

《約翰·克里斯朵夫》(Jean-Christophe)一書中這樣說道,大部分的人在20歲或30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所做、所想、所喜歡的,一天天地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板。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3.

如果你不信,不如來做個實驗。

閉上眼睛,回想一下你從出生到現在的記憶片段,你會發現,你記憶中的大部分都停留在小時候,如果讓你說出近年來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你卻一下子想不起來。

就像我,小時候的事情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都講不完,而長大以後,上學以後,工作以後,我的人生好像一下子縮水了,大學四年的時光似乎一晃而過,每天的工作也是機械式的重複。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當你到了80歲與你的孫子談論你年輕時候的英勇事蹟,卻發現沒什麼可說的,甚至還會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八十歲了,媽耶!我八十歲之前都幹嘛了,我的記憶都去哪了,我竟然有孫子了?那我的老婆呢?啊?我沒老婆!那我哪來的孫子?……然後,崩潰了……

當然,以上肯定是我誇張,但是,你是不是也有一種記憶在縮水的趕腳呢?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4.

而當董卿提到“大部分人都會一本書看個八遍十遍、一首歌聽個上百遍的”,很不幸,我並沒有逃離“大部分人”這一怪圈,並且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就屬於是那種“循環往復”的人,我最喜歡看的電視劇是《武林外傳》,這部劇我可能看了有六七十遍了吧,我現在已經練就了光聽聲音就在腦海裡播放畫面的本領。最喜歡聽的音樂也會循環往復聽,去KTV也老點那麼幾首歌,聽到的人甚至會懷疑我是不是90後。

也許你要說,這樣也沒啥不好的,說明你專一啊,而且在不同的時期去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聽一首音樂所帶來的感觸與收穫是不一樣的。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還是更傾向於“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這一觀點。

不是說你看完一本書就不看了,聽完一首歌就不能去聽第二遍,可以繼續看,繼續聽,但卻不要沉溺於此,還是應當積極擁抱新的生活。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5.

比如你曾經錯失了一個唾手可得的機會,當下可能會很失落,但若是你一直活在失去機會的懊惱中,那很有可能第二個機會也依然會擦肩而過。

比如你曾經經歷一段讓你銘記於心的感情,出於種種原因你們彼此錯過,當下你可能會很難過,但若是你一直停留在對這份感情的追憶中,那你會錯失很多身邊的眼前人。

再比如你之前的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當下可能會惋惜,但若你一直沉浸於“早知道……我就不……”的悔恨中,只會讓下次的結果更加糟糕。

竹也罷,梅也罷,九重輕紗帳,十里彤雲海,朝陽升,流霞散,一枕黃粱,惘惘不過夢一場。

是的,人生到最後確實如夢一場,但我們又是深刻切實地感受到生活的,比如銀行卡的餘額、父母雙鬢的白髮,越來越力不從心的記憶力……

可以回憶過去,但別活在過去。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不管你承不承認,接不接受。

沒有早知道,也沒有如果。

取消你的單曲循環,去聽一首新的歌。

放下看過好幾遍的書,去閱讀一本新的書籍。

告別那個活在過去的人,去展開一段新的戀情。

生命短暫,把時間留給新事物。

告別過期“食物”|把時間留給新鮮事物

作者 ✔ 櫻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