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1.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董卿的采访视频, 记者问了她几个问题,她都能游刃有余地回答,那种泰然自若,浑身都在熠熠发光的知性模样,那一举手、一投足间散发出来的气质与优雅,让我深深陷入她的人格魅力中。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记者:值得反复看的书有哪些?

她这样答道,其实可反复看的书不多,我有特别热爱的书,有我特别喜欢的书,比如说《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但我不会反复看,好多人会一本书看个八遍十遍、一首歌听个上百遍的,我很少干这样的事情。

包括一部电影,我爱到一部电影,比如说,我可以坐着飞机坐到一个正在公映的地方,有时候我们可能看不到,看完了再回来。但我也不会再去看第二遍。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时间有限,把时间留给新鲜的东西。

2.

听完这段话,瞬间被董卿实力圈粉。

尤其是她的那句“时间有限,把时间留给新鲜的东西”,使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触动到我可以一气呵成写下这篇文章。

她说的没有错,时间是有限的,也许你觉得你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实际不是这样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Jean-Christophe)一书中这样说道,大部分的人在20岁或30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所做、所想、所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3.

如果你不信,不如来做个实验。

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从出生到现在的记忆片段,你会发现,你记忆中的大部分都停留在小时候,如果让你说出近年来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你却一下子想不起来。

就像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可以说上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而长大以后,上学以后,工作以后,我的人生好像一下子缩水了,大学四年的时光似乎一晃而过,每天的工作也是机械式的重复。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当你到了80岁与你的孙子谈论你年轻时候的英勇事迹,却发现没什么可说的,甚至还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八十岁了,妈耶!我八十岁之前都干嘛了,我的记忆都去哪了,我竟然有孙子了?那我的老婆呢?啊?我没老婆!那我哪来的孙子?……然后,崩溃了……

当然,以上肯定是我夸张,但是,你是不是也有一种记忆在缩水的赶脚呢?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4.

而当董卿提到“大部分人都会一本书看个八遍十遍、一首歌听个上百遍的”,很不幸,我并没有逃离“大部分人”这一怪圈,并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就属于是那种“循环往复”的人,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武林外传》,这部剧我可能看了有六七十遍了吧,我现在已经练就了光听声音就在脑海里播放画面的本领。最喜欢听的音乐也会循环往复听,去KTV也老点那么几首歌,听到的人甚至会怀疑我是不是90后。

也许你要说,这样也没啥不好的,说明你专一啊,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去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听一首音乐所带来的感触与收获是不一样的。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还是更倾向于“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这一观点。

不是说你看完一本书就不看了,听完一首歌就不能去听第二遍,可以继续看,继续听,但却不要沉溺于此,还是应当积极拥抱新的生活。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5.

比如你曾经错失了一个唾手可得的机会,当下可能会很失落,但若是你一直活在失去机会的懊恼中,那很有可能第二个机会也依然会擦肩而过。

比如你曾经经历一段让你铭记于心的感情,出于种种原因你们彼此错过,当下你可能会很难过,但若是你一直停留在对这份感情的追忆中,那你会错失很多身边的眼前人。

再比如你之前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当下可能会惋惜,但若你一直沉浸于“早知道……我就不……”的悔恨中,只会让下次的结果更加糟糕。

竹也罢,梅也罢,九重轻纱帐,十里彤云海,朝阳升,流霞散,一枕黄粱,惘惘不过梦一场。

是的,人生到最后确实如梦一场,但我们又是深刻切实地感受到生活的,比如银行卡的余额、父母双鬓的白发,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记忆力……

可以回忆过去,但别活在过去。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不管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

没有早知道,也没有如果。

取消你的单曲循环,去听一首新的歌。

放下看过好几遍的书,去阅读一本新的书籍。

告别那个活在过去的人,去展开一段新的恋情。

生命短暂,把时间留给新事物。

告别过期“食物”|把时间留给新鲜事物

作者 ✔ 樱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