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首次大规模使用旱地育秧新技术 晋祠大米备耕忙

又到了晋祠大米一年一度的育秧时节,以往在晋源区种植水稻的村里,农户们都是在稻田里育秧,俗称水育秧。今年晋祠大米种植融入科技手段,将育秧搬进了大棚里, 这项新技术就是机械自动育秧生产新技术——旱地育秧,这也是这项技术在晋祠大米产地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晋源区:首次大规模使用旱地育秧新技术 晋祠大米备耕忙

任福贵是晋源区花塔村村委副主任,有45年水稻种植经验。今天,他组织农户进行第二次旱地育秧。

【采访:晋源区花塔村村委会副主任 任福贵】(把(育秧盆)盆放进去 自动(放)底土 自动撒种子 自动盖土 自动把它输送进(大棚)去 完了放到地下就可以了 喷水里面是自动喷水 旱育秧适应机械化程度的发展)

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在田间的生长速度和秋后的产量。旱地育秧的方式不仅加快了生产速度,质量还特别高。

晋源区:首次大规模使用旱地育秧新技术 晋祠大米备耕忙

【采访:晋源区花塔村村委会副主任 任福贵】(我们原先(水育秧)40多个人一天能育十几亩地 现在13个人能育150亩地 这就提高了好几倍 再一个大棚温室里不受外面气候的影响 它有一个小气候 生长速度和种子的根部发达 就是插下去以后不换苗 有很大的好处)

经过去年试验之后,晋源区从今年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在花塔村建设的11个育秧大棚,可以为附近五个村落的600亩水稻进行育秧。机械化旱地育秧显著降低了秧苗的感病率,插秧后成活率可以达到95%,水稻亩产量也由原来的800斤上升至1200斤。

晋源区:首次大规模使用旱地育秧新技术 晋祠大米备耕忙

【采访:晋源区花塔村村委会副主任 任福贵】(政府也派技术员(指导) 根据原先水育秧的技术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把这个东西(旱地育秧)逐渐完善 逐渐在降低成本 所以现在政府 大力扶植 大力支持 把这个旱地育秧逐渐推广开 对粮食增产 增效有很大好处)

晋源区:首次大规模使用旱地育秧新技术 晋祠大米备耕忙

晋源区以良种为核心,以良法为手段,以良田为基础,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管理、设备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振兴晋祠大米品牌,推动晋祠大米提质增效。

【采访:晋源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原有明】(进一步扩大我们晋祠水稻的种植面积 提高晋祠水稻的品质 重塑晋祠大米的品牌形象 把我们的晋祠大米种植 作为一个田园综合体 打造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示范 也具有休闲观光旅游 农业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一个农村新型的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