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之際,“離職潮”再次興起: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

因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人不敢去辭職,生怕找不到更滿意的工作,一旦失業,那房貸的壓力就足以讓人壓得喘不過氣來。聽到接二連三的裁員風波,大家只求公司不裁掉自己。


一家500強公司的人事朋友和我說:“近期的離職潮依舊很瘋狂,接到的簡歷數都數不過來,很多人並非公司困難辭職,反而是主動離開。所以說,復工之際,離職潮又再次興起了。”

復工之際,“離職潮”再次興起: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

一、企業要生存


因受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只好選擇加速恢復生產、降低運營成本等方式。很多企業表示:“公司現在很難,希望員工們都能包容理解,短期內降薪,接下來公司業績好轉了,一定會漲工資!”


公司的生存之道,主要體現在這2個方面:


1、加量不加價


小雅是新媒體行業的一員,過去是996模式,如今直接007模式,一天除了睡覺就是工作,沒有任何的休息時間。


工作壓力加大,負擔加重,可領導就是不提工資,就讓員工多多工作,不少同事熬不下去,選擇了辭職。


老闆根本就不考慮員工的感受,只是一味的追求業績,這顯然讓人反感,很多人只好被迫辭職。


復工之際,“離職潮”再次興起: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

2、降薪


小王表示,他們公司2月3日開始,就讓員工在家裡辦公,主管級別降薪50%,普通員工為30%。

工作量增加,相應的工資待遇卻少了很多,這怎麼算都不划算,不少人選擇了離職。

企業總會說要員工和它們一同進退,可基本的利益沒保證,誰願意響應?


復工之際,“離職潮”再次興起: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

二、報復性離職


很多人表示,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馬雲就給出過原因,辭職一方面是受委屈,一方面工資變少了。老闆在抱怨員工的同時,也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仁至義盡。


1、員工只想談錢


情懷很多企業家都會講,可談情懷是要在工資充裕的基礎上,如果工資不給到位,憑什麼讓大家和你談夢想?只有錢,才是對員工最起碼的尊重。


復工之際,“離職潮”再次興起: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

2、老闆無情員工無熱情


如果企業老總只想著去剝削員工,那就別想著擁有更熱情的員工,工作效率也不會更高。


真正負責的企業,會關心員工們的身體健康,也會保證員工們的生活質量,工資上不會縮水,關心員工們的心聲,能從職工們的想法中去改變。

復工之際,“離職潮”再次興起:寧願失去收入在家待業,也要辭職


公司要生存,那就要給員工更多的福利保障,唯有這樣,才能實現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