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毁”了孩子?


是谁“毁”了孩子?

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

我对小超有进一步的了解始于2009年秋。那时,我在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任教,小超在该校读六年级。此前,我已教了他三年的英语。但因为当时农村学校对英语不重视,我每个班一周只有两节课,加之教的班级又多,因此对学生都不是很了解,只是感觉他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

到他们上六年级,英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小升初必考。因此,我对学生听、说、读、写的检查也就愈加严格了。我发现,每次检查背诵对话、听写单词,小超都能快速通过,而且英语书写也特别漂亮规范。经了解,小超其他科目的成绩也很棒,在年级中排名前五。我对这个孩子有些刮目相看了,心想,这是一块上学的料,以后准能考个好大学。

后来有一次,学校因发烧请假的学生较多,怕引起大面积流行,就安排老师去逐个家访,宣传防控工作,我被安排去小超家家访。

是谁“毁”了孩子?

那次家访,我对小超的家庭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超一家三口人,父亲、母亲和他。他家住的是三间柴房,家境一般。小超的爸是倒插门过来的,因为小超的妈有妇科病,因此他们结婚后很晚才要的小超。有了小超后,小超妈便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小超出生后没多久就检查出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他两岁的时候,父母带他去武汉做了心脏手术。手术成功了,但家里的积蓄也花光了。

据小超妈讲,他们结婚后,夫妻关系一直不和。好像是因为小超爸特爱面子,但因为是入赘过来的,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因此夫妻俩经常闹矛盾。后来竟愈演愈烈,闹起了离婚,还办理了离婚手续。但小超爸并没完全离开这个家,算是离婚不离家吧。本来农村挣钱也不容易,小超爸也不愿呆在家里,因此在小超做完手术后不久,他爸便外出打工去了。小超妈给他的规定是,一年只要能给家里挣五万块钱就行了,其他一概不管。从那时起,小超的爸便一直在外打工,只有在每年农忙的时候回来帮他妈收收庄稼种种地,过年的时候回来一家人团聚一下。因此,小超基本上是他妈一人带大的。

谈到小超,小超的妈一脸骄傲。她说小超从小就很懂事,七、八岁的时候就能跟自己一起去集市上卖鸡蛋,帮忙算帐。从八岁上三年级开始,他都是自己一人骑自行车到十里地外的学校去上学,从不让家长接送。每到周末,她在地里忙农活,都是小超自己到离家四里地的集市上去买菜、做饭、洗洗刷刷,从不让自己操心。

小超妈特地和我说起一件事:“每次我和他爸吵架,他都向着我。在他四、五岁的时候,有次我和他爸打架,他拿把条梳帮我打他爸。”说这话的时候,小超妈一脸的欣慰,好像儿子是自己一个人的儿子。而此时,小超就在旁边听着。看样子,她是经常当着小超的面谈论他爸的不是。

通过那次家访,我发现,小超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多了。

是谁“毁”了孩子?

2010年秋,小超去镇里上了中学。他的入学成绩在班里排前十名,应该还算不错。

那个时候,学生特流行用QQ进行交流。一到周末,网吧里全是学生,在网上聊天、打游戏、甚至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小超也注册了自己的QQ号,因为我俩的关系一直不错,我们加为了QQ好友。

每逢周末,我在家里用电脑上网时,QQ一登录,就能看到小超的QQ号也在挂着,毫无疑问,小超又在网吧里上网了。看来小超是迷上上网了。

后来遇到他的妈妈,一问,情况果真如此。周五下午,镇上中学3:10就放学了,以便离家远的学生能早点回家。但小超从来都是放学后先去网吧,一直到天黑再回家。周六和周日两天,只要家里没有特殊事情,小超基本上都是在网吧度过的。我对小超妈提醒到:“这样下去不行啊,孩子迷上了上网,成绩会下滑的。”小超妈一脸的无奈:“管不住呀,我也说他,可他每次都说上网查资料,然后一眨眼人就不见了,我有什么办法。”“你没和他们班主任沟通过吗?”“说过。班主任说他也经常教育学生不能上网,但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更好的办法。再说学生都是在周末上网,他们也管不了。还是希望家长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小超他爸又不在家,我一个妇道人家,笨嘴拙舌的,出门又不方便。没办法呀!”

不出所料,初一时还不太明显,到了初二,小超的成绩便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我曾在QQ上委婉地提醒小超要处理好上网和学习的关系,多想想家庭情况和自己的未来。但我发现对小超这样“成熟”孩子是没用的,道理他都懂,嘴上好好好,是是是,过后依然是我行我素。

再后来我听小超的同学说他开始谈恋爱了。更有甚者,有一次遇到他妈妈,她说小超竟然偷了家里的800块钱买了一部手机。“这孩子,简直是愁死人啦!”此时的小超已不再是她的骄傲。

初三的时候,小超提出要和同班的一个成绩好的同学一起在校外合租房子,便于好好学习。小超妈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得了,就同意了。至于小超是否开始努力学习了,不得而知。反正此时他完全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双重监管。

初中毕业,小超没能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只好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家里对他也完全不抱希望了,只等他高中毕业后出去打工。

高中毕业,小超去上了一个高铁上培养乘务员之类的学校,学制两年。但最终还是没能获得安置,到南方打工去了。

这期间,我偶尔进小超的QQ空间去看一看。他的空间说说中和同学们的对话总是充满了痞子味和调侃味。昵称换了又换,但基本都是以愤世嫉俗为基调。最近的昵称换成了“凉薄”,不知是不是感叹人情世事凉薄?

后记

我之所以在标题中用“毁”字,倒不是说小超就真正地毁了,只要他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努力拼搏,仍然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是说他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轨迹发展。

有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如不想上学、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焦躁不安、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应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不清。

​我想在小超的成长经历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原生家庭问题:童年时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的角色定位偏差;父爱缺失等。

2、家庭教育问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当,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

3、学校教育问题:当学生出现成绩下滑、沉溺于网络游戏时,学校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4、心理干预问题:小超中学时期出现的行为偏差,主要还是原生家庭问题造成的。如果有心理咨询师及时对小超进行心理辅导,结局可能会更好一些。

以上是笔者粗浅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诚邀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教授在评论区对小超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更多的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也期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