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相關星鏈概念股有哪些?


近期,發改委對新基建的最新表述中,首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說明衛星互聯網也將成為新基建重點方向之一,低軌軌道和頻譜資源將成為中美下一個爭奪焦點,我國大概率也將出現SpaceX級別衛星互聯網企業參與空間戰略資源競爭。

馬斯克Starlink衛星互聯網計劃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星座計劃,目的就是利用大規模佈局的衛星實現天基互聯。其衛星互聯網計劃遠期目標是發射42000顆衛星,其中第一期組網目標是在2027年發射12000顆衛星。

那麼我國衛星互聯網概念企業有哪些呢?


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相關星鏈概念股有哪些?


中國衛星,亞洲第二,全球第六的衛星運營商,A股中唯一衛星通信運營上市標的,手握優質資源,目前擁有15顆商用通信廣播衛星。

華力創通,公司與中電54所共同開發了天通一號終端衛星通信模塊民用版,在衛星通信領域有核心的技術儲備,在天通衛星領域,是我國少數能供應天通基帶芯片的廠商之一。

中國衛通,是我國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

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是公司打造座,最終要達到34顆衛星組網,公司建設的微納衛星星座,降低了衛星產業鏈成本,以多星組網代替單星運行。


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相關星鏈概念股有哪些?


航天電子,國內航天電子配套領域龍頭企業。

天銀機電,公司收“太空互聯網”龍頭公司OneWeb公司200臺5G低軌道衛星不見的書面採購意向穩健,雙方已完成了兩輪商務及技術溝通工作。

航天科技,公司實控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鴻雁”300顆衛星製造計劃。

天奧電子,航空航天領域原子鐘龍頭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完善的時頻解決方案,原子鐘是衛星的“心臟”。

和而泰,控股子公司鋮昌科技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承擔國家大型裝備型號任務射頻芯片供應的民營企業,其產品主要應用於北斗二代導航,衛星通信等重大項目領域。

星網宇達,公司持續突破Ku/Ka共饋型雙頻動中通天線的核心技術,產品性能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雷科防務,公司專注於星上實時處理,衛星導航等領域的自主芯片研發,已經完成星上光學遙感圖像處理芯片,星上一體化SAR成像處理芯片,軍用/民用北斗基帶處理芯片。


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相關星鏈概念股有哪些?


康拓紅外,全資子公司北京軒宇研發的SOC2008芯片,成為國內第一款在軌飛行的SOC芯片。

振芯科技,深耕衛星產業鏈,擁有高性能集成電路和北斗系列產品。

北斗星通,成功研發出來多款天通終端產品。

合眾思壯,公司收購全球排名第三的衛星導航核心技術企業,獲得了40餘項國外發明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