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交匯點訊 4月25日上午,儀徵市文藝、非遺進景區啟動儀式在天樂湖嬉樂谷大舞臺舉行。儀徵市副市長趙建芳宣佈活動啟動。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天的底色愈加明亮。早上9點左右,儀徵天樂湖景區門前停車場的車早已排出了長隊,暴增的遊客絡繹不絕,賞花、採摘、吃農家菜……遊客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感受著春天的蓬勃活力。

儀徵,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素有“風物淮南第一州”之美譽,廟山漢墓、唐代天寧塔、明代鐘鼓樓等重要歷史遺蹟保存完好;芍藥、茶葉、雨花石等品牌文化源遠流長,胥浦農歌、蕭美人糕、草蓆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具地方特色。疫情之後,如何巧妙運用文化IP為景區賦能,推進發展沉浸式、體驗式旅遊精品項目,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推進文藝、非遺進景區,疫後的儀徵文旅融合早已打出“組合牌”、按下“快進鍵”。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天樂湖嬉戲谷內,儀徵本土的省級非遺項目“臣”字門中醫兒科、市級非遺項目胥浦農歌、樸席製作技藝等在現場展陳。雕版印刷、剪紙、文人香製作等揚州市非遺項目的傳承人也來到現場實地展演。儀徵市文化館、演藝影劇有限公司的青年演員還將流行元素和傳統文化嫁接,精心組織、創意編排,帶來一場儀徵本土風味濃郁的文藝表演。天藍水碧、桃紅柳綠。於青山綠水中游玩、觀看精彩紛呈的演出、近距離享用非遺文化大餐,現場的遊客直呼過癮。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推進文藝演出、非遺項目進景區,是‘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儀徵市加強文旅融合、凸顯‘以文促旅、以旅興文’的戰略舉措。”儀徵市文體旅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志鴻表示:“我們希望藉此活動的展開,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範基地,助力儀徵旅遊,發揮文旅融合1+1>2的疊加效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文藝、非遺進景區——儀徵文旅融合打造情境交融的美好時光

據瞭解,儀徵市文體旅局還將在5-6月的週末向天樂湖旅遊度假區、捺山地質公園、芍藥園等主要景區送專場文藝演出,每場演出40分鐘,共計16場,其中五一小長假期間還將聯合揚州文旅局在芍藥園開展“非遺進景區”等專場活動。

通訊員 吳晨晨 倪萍

交匯點記者 周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