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能當飯吃?你寫來寫去,能流傳下去?

如今這個年代,會寫詩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特長,尤其是格律詩詞,因為格律詩詞門檻比較高,想寫好更難,現代詩門檻低一些,想寫好同樣也不容易,我想問各位會寫詩的朋友一個問題:你們寫的詩,真的能流傳下去嗎?

唐詩到達了詩的巔峰,宋詞到達了詞的頂點。明清之時,詩還有些延續,到了今天詩也沒有滅亡,神州大地是詩的國度,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到了今天,現代詩興起,格律詩詞苟延殘喘,詩的復興,談何容易?

相信點擊進來看瑞哥這篇文章的,都是多多少少會寫詩的人,你們對我的觀點,可以贊同,可以反對,畢竟只是我一家之言,不過我說的這些問題,希望能給各位一個提醒。

現在請各位捫心自問一下,您自己寫的東西真的有價值嗎?真的有流傳下去的必要嗎?到這兒,很多朋友就會說了“我寫詩純粹為了自娛自樂,我開心不就完了?”這話也不錯,可是是作品就要有讀者,有讀者的反饋,作者才會有成就感,有進步。

我的觀點是:詩未亡,奄奄一息苟存於此時。我期待它的復興,但不抱太大希望。

如果有詩人朋友,可以發出一些作品來,哪怕一首,能讓我看到當代詩詞的未來的一點綿薄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