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當我們讀懂小說時,文字卻消失了!

同樣是文字與詞句,由它們所組成的小說故事或是新聞報告之類的作品我們就能夠讀懂,而也是由它們組成的哲學理論著作我們卻讀不懂?原因究竟何在?接下來讓我們逐步探討。為了弄懂問題,我們最好還是從我們能夠理解的讀物開始討論,比如小說,看看我們在閱讀小說時發生的情況。我們拿到一部小說,比如《權利的遊戲》,也就是《冰與火之歌》,這種故事情節精彩吸引人的小說。或者無論是長篇還是短篇,也許是實體書籍,或是電子版書籍。首要一點,它們都是由文字構成,而且都是我們能夠認識的漢字。那麼在我們讀懂(但什麼是閱讀呢?這是一個大問題,這裡暫且置之不論)這些文字時的情形如何呢?可以這樣說,當我們讀懂這些文字時,文字本身卻消失了!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小說《冰與火之歌》

面對枯燥的文字,我們卻置身於精彩的故事中!

文字消失了?這怎麼可能!如果文字消失了,那我在看的是一張白紙嗎?當然不是,這裡所指的並不是說文字真的不再存在於紙張上了(假設讀的是紙質實體書籍),而是說,在閱讀這些文字時,尤其是在我們沉浸在故事情節中時,我們的意識指向、注意力已經不在眼前的文字上了。此時,可以說我們透過文字,已經置身於精彩的故事情節之中了。但是,不管故事情節多麼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它也是依託著紙張上的文字才被顯現給我們的。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兩個東西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一是文字本身,二是好像躲在文字後面的故事情節。但僅僅作為橫豎撇捺的文字,是如何能提供與它完全異質的故事情節的呢?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文字真的消失了嗎?

撞在牆上還是掉進洞裡?

要完成這件事,文字憑著自己的單幹可不行,它必須得藉助我們讀者,是我們將眼前的文字與故事情節聯繫起來的。是我們給文字賦予了含義,由此我們也就能透過文字,或說是彷彿穿過文字一般地,看到含義本身,也就是看到故事情節。如果說文字也是一件事物的話,那麼它是一件特殊的事物,當它本身向我們顯現的時候,那麼它就毫無用處,或說它就根本不是它。想想我看外文的情形,我們不認識的外文倒是向我們展現它自身,但是我們的目光卻穿不透它,而是一頭撞在了上面!比如,古埃及象形文(聖書體),對於不識其意義的人來說,也只能打量其外形而已。而一旦文字起到作用,他本身又隱藏了起來,躲在後面默默地運作。打個比方,文字就好像是一個洞,是有深度的,而一旦我們掉到洞裡時,我們就不再注意到洞口了。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埃及聖書體石刻

哲學著作其實和小說沒什麼區別。

關於文字與含義的情況,我們暫時簡單地說這些,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胡塞爾的《邏輯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研究,表達與含義”。暫時我們只要知道,在我們讀小說這類我們能夠理解的文本時是何情形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透過書面上的文字,看到了故事情節。與一本小說相同,哲學著作也是一本書,也是由我們認識的文字構成的,當我們將這本書展開,這些文字也一樣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或說是被完全地給予了我們。同樣,也像小說中的文字所構成的詞句向我們揭示了故事情節一樣,哲學著作中的文字和詞句肯定也向我們展示了什麼。也就是說,無論是小說還是哲學理論著作,其中所言都是有意義的!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胡塞爾的《邏輯研究》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

這個“意義”,在小說中就是我們透過文字而看到、甚至可以說是置身於其中的故事情節。那麼哲學著作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也可以透過文字、也就是不顧文字而置身於其中嗎?當然可以,這也就是我們的目的,因為如此一來,也就是我們能夠讀懂哲學著作了。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像穿透小說的文字詞句一樣地穿透哲學著作的詞句呢?到底是什麼東西阻礙著我們抵達詞句彼岸的意義世界呢?也許,我們將這個問題弄通了之後就可以讀懂哲學了。但以上所說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在讀哲學時,要時刻將這個看法記在心裡,即:哲學著作中的文字、詞句是有意義的!正是這一點給了我們讀懂哲學的信心!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小說中的精彩情節

讀不懂哲學的障礙物:專業術語!

雖然如此,那我們該如何通達這個意義呢?既然有東西阻礙著我們的進路,那麼現在就讓我們找出這個“阻礙物”。在我們作這個努力的一開始,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詞語,或說是術語。它們就是一些(或說是太多!)在哲學著作中叫我們難以理解的所謂的“專業術語”。這些通常是奇怪的詞語就像我們讀外語時遇到的不認識的單詞一樣,攔著我們的進路。這些詞語例如:在讀康德時遇到的先驗、超驗、範疇、圖式;在讀胡塞爾時遇到的:意向性、懸置、還原、質料、質性;在讀海德格爾時遇到的:此在、解蔽、澄明、本有、開拋等等,這些術語簡直怪異的不像漢語。

能讀懂小說就能讀懂哲學!原來讀哲學也可以這麼簡單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想要理解那些奇怪的術語?那麼需要注意兩點。

但這時最好不要被它們奇怪的外貌嚇退,心中要牢記我們上面所說的那句給我們信心的話:他們都是有意義的!就像我們認識的詞語一樣,它們也是有所實指的,而且經常都是非常精確的實指。或是一物,或是一事。對於那些我們認識的詞語,例如:天空、大地、紅的、奔跑、飛翔,我們能夠一眼就鑽到它們的所指、也就是意義裡面去。但對於這些術語,我們真的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一頭撞在了上面,而不能緣著它們看到任何意義。此時切忌兩點:一是擅自賦予這些詞以我們平常通用的意義,二是不可望文生義。這些詞之所以怪異的一個原因是:它們都是從外文翻譯過來的。有時為了照顧到作者的獨特用法,甚至不得不採取“硬譯”的手段。那麼,是否只要弄懂了這些術語的原本意義,我們就可以暢通無阻地讀懂哲學了呢?問題恐怕沒有那麼簡單!讓我們明天再繼續踏上“讀懂哲學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