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快樂派:接受孩子的普通和不完美

明仔媽媽自詡為一個“焦慮老母親”,是在“苦中作樂”,沒什麼“快樂教育”這回事兒。但是,她教育孩子的做法讓很多家長自愧不如。

明仔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全市還沒有“不得佈置書面作業”的要求。在別的孩子放學後忙著寫作業、上補習班的時候,明仔媽媽就帶著明仔逛菜市場、一起做飯。“我覺得學習這樣的生存技能,重要性遠遠超過寫作業。”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學教育的,明白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在明仔媽媽看來,一二年級的孩子在課餘時間閱讀、運動、勞動,比某些重複性的筆頭作業更有意義。

然而,如此做法並不意味著對孩子徹底放縱。隨著年級的增長,明仔媽媽開始給孩子自己安排作業的自主權,並做好陪伴。小學三年級書面作業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如果超過一個小時沒有完成,她就會跟明仔一起尋找原因,是題目超出了能力範圍、自己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支持,還是效率低下、缺乏時間觀念?對於小朋友偶爾偷懶、不想寫作業時,明仔媽媽也不會過多苛責,“我們大人也會有想要翹班的時候,小孩子少寫一次作業也不會怎樣”。

但是,她會讓孩子承擔第二天被老師批評的後果。“我允許他犯錯,允許他不斷地去調整,這樣也在讓他慢慢養成一種責任感。”讓明仔媽媽欣慰的是,有一天晚上,明仔覺得累了,不想寫作業,於是早早上床睡覺。不過,第二天早上5點半,他自己早早起床補上了作業。

在報讀課外班的問題上,明仔的意願也得到了徹底的尊重。有一陣兒,明仔相中了游泳,覺得在水裡玩兒一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然而,當報完班真正上課的時候,明仔卻怕得要命,堅決不肯下水。

在很多家長看來,“錢已經花了,你必須得去!”但是,明仔媽媽卻不這麼想,“如果孩子真的感受到了恐懼,幾千塊錢的損失與他受到的傷害和恐慌比起來,是不足一提的,大不了可以我來學嘛。”

在明仔媽媽看來,快樂絕對不是教育追求的目標,尊重孩子自主性的成長與遵守規矩也並不矛盾。作為家長,她接受自己孩子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兒:有些方面發育得比別人強,有些方面發育可能還要比別人滯後。明仔媽媽認為,“不要比較”是重要法寶,“不拿自己和別人比,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這樣就會少很多煩惱。”

近日,某明星在微博中曬出女兒新發色的照片,其所標榜的“快樂教育”方式引發家長的廣泛討論。其實,“快樂教育”概念從國外傳到國內後,一度成為很多家長信奉的理想教育模式。然而,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快樂教育”又被不少家長視為只是一碗“心靈雞湯”。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快樂教育”的本質不在於為了追求快樂去辦教育,而是讓教育的過程不再充滿痛苦。

體罰派:做虎媽狼爸,不做平庸家長

幾年前,美籍華裔母親蔡美兒出版的一部自傳式作品《虎媽戰歌》曾經火遍全美,眾多專家對其教育模式爭論不休。

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之所以引發如此關注,是因為蔡美兒的教育方法頗為殘酷——通過辱罵、恐嚇等高壓手段強迫孩子,逼著她們朝著預定方向前進。比如,她在給孩子設定的10條家規中就明確,不準有任何一門科目的成績低於A、不準在某一天不練習鋼琴及小提琴……有一次,大女兒在一項數學競賽中獲得第二名。“虎媽”非但沒有表揚,還逼著孩子每天晚上做2000道數學題,直到在競賽中奪回第一。

把三個孩子都送入北大的中國“狼爸”蕭百佑的教育經驗也讓人大跌眼鏡,“他們全都是打出來的!是硬生生打出來的!”

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家長雖然做不到如此極端,但對這樣嚴格的教養方式予以支持。軒軒爸爸坦言,自己是“體罰派”,平時孩子調皮搗蛋被瞪眼恐嚇不說,哪次成績不好,晚飯沒有著落也是常有的事兒。在他看來,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沒有自己反省和自我覺悟的能力,身體記憶能讓孩子更加深刻地記住教訓,“沒有家長不疼孩子,但是也沒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不成器。”

矛盾派:起跑線束縛快樂教育實踐

記者發現,完全踐行和徹底反對“快樂教育”的家長其實都是少數,更多的家長處於搖擺的中間派:內心贊同快樂教育的理念,但又深感在現實條件下難以實現。

小陽是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孩子還沒上小學,她已經感受到了內心的掙扎。在小陽眼裡,快樂教育就是讓孩子以他感興趣的方式去學習:喜歡跳舞,就讓他去學跳舞;想做手工,就去學習手工,“在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當中,肯定既有收穫,又很快樂。而不是說為了讓他掌握一項技能,或者為了在某個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甚至只是為了升學加分,就逼迫著孩子去學他們並不感興趣的內容。”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小陽捫心自問,覺得自己很難做到“快樂教育”——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入園第一天,幼兒園讓家長們為孩子準備一雙白色的小布鞋。老師話音剛落,馬上就有家長在群裡指出,老師發來的小布鞋在網上只賣三五十元,質量不好。隨後,這位家長把好幾百元一雙的一個知名品牌發到了群裡。“你看,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這種攀比和競爭就已經開始了。反映到學習上,肯定會更加明顯。”

小陽略顯無奈地告訴記者,所有的家長在孩子出生的時候,肯定都會覺得“我要讓孩子開開心心地長大”、“我要讓他玩兒著長大”、“我一定不會逼著自己的孩子學這學那”、“不是我不想讓孩子接受‘快樂教育’,而是覺得這真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

與小陽類似,小洪在這個問題上也充滿了矛盾。“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害人的一句話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很多人一邊討厭著這句話一邊又不可避免地被這句話所支配。”

最近,他正在給孩子找英語班。小洪坦言,自己報這個興趣班,既不是為了提高孩子口語表達能力,也沒想著激發孩子英語學習興趣,單純是因為孩子班上所有的同學都報了英語班。“周圍的人都在學,你的孩子不學,就被甩在後邊了。現在,根本不是願不願意讓孩子接受快樂教育的問題,而是整個環境不允許有別的選擇。”

專家觀點:“虎媽狼爸”經驗不可取

對於“快樂教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做了這樣的定義:不能為了追求快樂去辦教育,但是教育的過程當中不應該是痛苦的。

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儲朝暉研究員

儲朝暉告訴記者,在教育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會自主地去學習,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這樣,孩子們才能更加持續地去學習。

對於某些“吃苦教育”“虎媽狼爸”現象,他明確予以否定,這種做法是把孩子當成了一個被動的對象,簡單地認為孩子應該怎麼樣,而不是從孩子本身的成長髮展來考慮問題。

那麼,“快樂教育”是否就是隨心所欲?事實並非如此。儲朝暉認為,在孩子成長髮展過程中,適應一定規範是必要的。但是,規範有多種形成方式:一種是前人在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規範,需要兒童去遵守;一種可以通過兒童本身的活動和交往自發形成。後者是孩子們活動過程中在相互瞭解,甚至產生爭議的基礎上,達成的共識。“我們要認識到,規範是擁有多種來源的,不能僅僅以為規範只能是成年人規定好了,讓孩子去遵守。”

對於孩子們來說,自己制定規範、自己遵守、自己監督、同伴監督,這個過程就會是一個快樂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儲朝暉表示,從人的培養目標而言,教育是要培養一個能過幸福生活的人,而不是培養一個嚴格遵守某些清規戒律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把目標明確了,教育就不再一定要是嚴苛的內容。”

為什麼“快樂教育”難以實現?儲朝暉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很多成年人還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工具;另一方面,整個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和評價管理上還存在標準過於單一、權利過於集中等問題。“這就使得孩子感到很痛苦,感到不能自主,不能依據自己的天性去發展。”

為此,儲朝暉建議,家長和學校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尊重的基礎上了解孩子,與孩子們建立平等民主的關係,遇到事情相互商量。同時,讓孩子們建立適合自己的規則體系,這樣也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矛盾。

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文章首發《北京晚報》

更多明仔快樂閱讀和成長的故事,可以購買《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親子閱讀中的秘密》。京東獨家精裝本,買一本書送一本閱讀筆記本,同時網站滿百減50元,超級划算。

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本文配圖來自網絡
虎媽貓爸不可行,隨心所欲不可取——快樂教育,卡在哪裡?

【青稞營】:關注教育和成長的社群,舉辦夏冬令營活動。

關注【青稞營】微信公眾號:QingKeCamp,參加【青稞營】澳大利亞微留學體驗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