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材厂,伐木成材

制材厂,伐木成材 | 吉林地理 | 吉林老建筑

吉林市四面环山,盛产木材,有木材厂是理所应当的。东大滩附近,有一处木材厂,称作吉林市制材厂(以下简称制材厂),创建至今一百余年,但是早已风貌不再。

制材厂缘起

制材厂起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称作松花江林业公司。民国12年(1923年)以后,由吉林永衡官银号、大隆公司经营。

日寇侵华后,改名为“大二商会吉林出张所”,由日本人经营。为了掠夺吉林市的木材资源,控制木材生产,日寇要求中国工人加班加点,每天10多个小时的生产加工。日寇的压迫下,工人的生活十分清苦,每天伪币4角钱的工资维持生计十分艰难,加上日寇不把中国人当做人看,轻则谩骂,重则责打,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但是为了活着,工人们不得不忍辱负重,勉强过活。

有压迫就有反抗,据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古城商韵》记载:“民国32年(1943年)春,在王尊昌等人的组织、带领下,带锯工房工人向日本老板首野提出加薪,取消加班加点等条件。因为首野没有答应,导致带锯停开,其他工序随之瘫痪。罢工第八天,首野不得不答应每人每天增加伪币1角,并取消加班加点。”而后, 1944年初,全厂又进行怠工斗争,有日本监工的时候假装干活,日本监工不在的时候,工人们开空锯,只有声音,不进行生产加工。生产效率逐渐下降,日寇为改善状况而先后调换监工,一年换了五个也无法缓解工人怠工情况。直到日寇投降前,工人们成功的把首野也送走了。

制材厂,伐木成材 | 吉林地理 | 吉林老建筑

制材厂新生

日寇投降,制材厂被国民党政府接管,缓慢生产。吉林市解放后,吉林市政府接管,此时的制材厂有了新名字——胜利火锯厂。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并扩大生产,支持东三省以及全国解放战争。1952年,改名为国营第二十一制材厂,1963年改称吉林市制材厂,同年被评为全国制材行业第三名。被东北林业总局、吉林省林业局评为行业第一名。

“我们家住平房的时候,就在制材厂的大墙外。那时候都烧炉子取暖、做饭,煤炭是供应的,只有木材是敞开供应,但是很难买,搞柴禾是每年的大事。”家住制材厂附近的马先生回忆当年,说:“还好我们挨着制材厂,每当制材厂来了原木,附近的邻居就带着编织袋子、树皮‘抢子’,冲过去抢树皮,装好带回来准备烧火。那时候,抢树皮是没人制止的,随便。我家的‘抢子’是用刨子的刨刃子焊成的,刀口好,快着呢。”

“火车上的原木刚刚卸到地面上,拿着树皮‘抢子’的邻居们就冲过去,爬上原木堆,很快就把一大堆原木上的树皮‘抢’得干干净净。一袋子一袋子的树皮带回家,晾晒在棚子、房顶上,干燥后的树皮是很好的柴禾,可以烧火取暖、做饭。锯末子也是好东西,可以作为屋顶防潮、水泥地清洁、还可以烧火,就是太受人欢迎,不找人不托关系,花钱都搞不到。”六七八年代的制材厂是附近居民的依仗,度过了那些物资匮乏的时期,燃烧了树皮,温暖了人生。

制材厂,伐木成材 | 吉林地理 | 吉林老建筑

制材厂不在

二十世纪末期,制材厂和大多国有企业一样衰败,退出历史舞台。森鼎家居购物广场入驻制材厂的场地,建起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经营面积23000平方米,并设有10000平方米的综合停车场,号称是吉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装饰装璜材料市场和集散地。此时的森鼎家居购物广场有油漆区、地板区、卫陶区、板材区、实木门区、灯饰区、五金小件区、家装区八个经营区。聚集了吉林地区家居建材产品的区域代理商及国内数百种品牌家居建材商,是吉林市早期家居建材集散地之一。制材厂尚有一些厂房、铁路专用线残留,留作森鼎家居购物广场仓房、加工作坊之用,已故原长春电影制片厂高级字幕师周昔非题写的厂名还在制材厂天津街门口镌刻。

2012年,吉林市森晟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制材厂剩余土地和附近居民楼的位置,开发建设森晟·江湾馨城项目。至此,制材厂厂区都已经全部旧貌换新颜。

制材厂,伐木成材 | 吉林地理 | 吉林老建筑

看着森鼎家居购物广场、爱购时尚购物广场、高高耸立的森晟·江湾馨城小区住宅楼和匆忙的车流,微风轻拂,仿佛还能听到制材厂电锯的声音,一根根原木剥去树皮,裁成木方或者木板。高高的原木堆上,老弱妇孺手持树皮“抢子”欢声笑语的剥着树皮,畅想着树皮成为取暖做饭的天然燃料时的快乐。(图/文 张海川,稿于201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