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晚睡,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時代流行病”。

如今的都市青年,晚睡不稀奇,早睡才難得。

尤其對於在媒體、公關、醫療、教育、遊戲以及IT行業工作的人來說,熬夜更是家常便飯。

熬夜成習慣---“只要熬得住,睡覺算我輸”

晚睡人群中,大致分兩種情況——

1. 被動晚睡:有意想睡,睡不得

例如,雖然想躺下來睡覺但沒辦法,要值夜班或突發任務熬夜工作;或者已經躺在床上關燈就寢卻無法順利入睡。

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2.主動晚睡:無心睡眠,熬夜修仙

明知熬夜不好,嘴上也念叨著要早睡,身體卻很誠實地“故意”延遲睡覺時間。甚至,在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情況下,形成“睡眠拖延症”(“晚睡強迫症”)。

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睡眠拖延症”?

看看下面的情況你中了幾條?

❶ 只有當第二天非早起不可時,才會嘗試早睡。

❷ 早上起不來,要準時上班,起碼設2個鬧鐘,有時候還會設5個鬧鐘。

❸ 明知道晚睡不好,第二天起床上班會很困難,但依然不想早睡,以免提早結束夜晚休息時間。

❹ 睡前必須做些讓自己覺得輕鬆愉快的事情。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遊戲、看視頻、刷社交軟件,為此熬夜是常有的事。

❺ 對鎖門、卸妝、刷牙、洗澡等睡前準備工作心不在焉,能拖則拖,有時還會忘記掉。

❻ 瞭解我睡眠狀況的朋友都勸我早點睡。

❼ 臉上常年掛著熬夜形成的黑眼圈。

❽ 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內,大腦無法控制地“啟動”2小時,“待機”3小時,拖到最後4小時加班趕工。

如果有兩條以上說中的話,可能你已經在無形中有了晚睡的習慣。

如果有半數以上回答“是”,那你需要正視自己的“睡眠拖延症”了!

睡眠拖延,若不重視,容易形成不良循環——當你睡得晚起得早時,會睡眠不足沒精神,從而導致自控能力弱,缺乏明確目標,不由自主地把事情積累到睡前去趕進度,最後又拖延了當天的睡眠……

晚睡不管被動還是主動,最後,殊途同歸——缺乏睡眠。有些人嚴重的話,可能還會發展成為慢性失眠。

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睡眠拖延:明明很困卻捨不得睡

睡眠拖延是指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個體習慣性地推遲其預定的就寢時間的行為。

睡眠拖延是國外學者提出的概念,國內通常採用晚睡強迫症這一說法。

“晚睡強迫症”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心理學或症狀學上的定義。睡眠拖延和自制力有關,但又不能完全怪罪於自我控制力差。

一個人晚睡,可能是白天太忙了,沒有個人時間,只好在晚上通過壓縮睡眠來給自己騰多點時間滿足內心需要,這跟強迫症無關

這樣子的“晚睡強迫症”其實叫“強迫性晚睡”更合適,它與失眠有本質區別。

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失眠是想睡睡不著,而“強迫性晚睡”則是逼著自己保持清醒,它也不同於真正意義上的強迫症,很多時候,是需要改變的一種行為習慣。

有睡眠拖延習慣的人,性格中有容易拖延的一面,可能也會過於執著、敏感。如果這些亞健康人格特徵長期存在,不利於自身成長,更難以適應職場競爭環境。有些人可能還會由此產生抑鬱情緒。

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睡眠拖延容易形成不良循環,可能短期內對學習工作生活沒多大影響,但長期犧牲健康換時間欠下的睡眠“債”越來越多,就會明顯出現問題,甚至毀了正常生活。

當睡眠拖延已經成了習慣,改掉它需要一段時間。不要著急,可以找到很多適合自己的小方法。

  • 積極心理暗示

給自己做積極的心理暗示。例如,“我要做好某事,然後就可以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不該做什麼”。

這時,你對煩惱的看法,會大大不同。一切都會過去,但只要人還活著,世上就沒有大不了的事。睡得好就是最簡單的快樂之源。

另外,必須明確晚上是休息的時間,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不能干擾到睡前休息時間。可以嘗試在早晨的時候安排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把興奮的事情從夜晚挪到白天。

  • 建立睡前儀式

建議特定的睡前儀式提醒自己該放鬆下來去睡覺了。

當你的大腦出現某種想法或焦慮,導致你不樂意早睡。把注意力轉移開來,選擇某些特定的行為代替。建立專屬你的睡前儀式,一邊做一邊心情愉悅地期待舒適的睡眠。

睡前儀式因人而異,可以是:睡前洗熱水澡、塗抹潤膚霜、換上喜歡的睡衣、洗漱、泡腳、香薰、聽助眠音樂、做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等。

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 給予正面激勵

不要一味地苛求自己提高自制力。批評和責怪,只能是不停的給自己消極反饋。

獲得進步時,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適當給予自己正面激勵,比如說當我達到這個階段的目標,就獎勵自己去吃頓好吃的,或給自己買個一直想要的東西。

改善睡眠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其實是一個生活作息的系統工程,甚至涉及到白天工作和生活節奏,但堅持和循序漸進,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幫助大家告別晚睡。

別讓“晚睡拖延”纏上你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