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和肯定,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欣賞和肯定,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文 | 於智洲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專注於中青年領域的心理輔導


每一個孩子從一張白紙長大成人,擁有各自不同的人生。作為家庭,是塗抹他人生作品基色的畫筆。

在這《我看家庭教育》系列文章中,我們從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有可能更貼閤兒童發展的心理規律,怎麼做才能更好的進行家庭教育等幾個方面嘗試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家庭教育。


《我看家庭教育》系列文章

點擊綠色文字查看文章

1. 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


家庭教育總出問題的三大原因

2.1 高期望嚴要求

2.2 溝通不良

2.3 界限不清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家庭教育

3.1兒童教育的目標

3.2愛和尊重,教育區間與規則


如何實現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放下焦慮,沒有絕對的完美父母,學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尊重各年齡段兒童特點和需要

學會欣賞和讚揚

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機制

干預與放手——好習慣養成的技術

父母自身有效地調節管理情緒


本文主要講 學會欣賞和讚揚


01

學會欣賞和讚揚


有一個很棒的比喻,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逐漸在成長中變成不同的樣子。但是,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卻有個奇怪的現象,看別人的孩子,諸多優點,別人孩子的那張白紙都很漂亮,但是看自己家孩子的時候,白紙上那幾個黑點兒簡直讓人難以忍受,自己孩子那張白紙上大片大片的白色都理所當然,不值一提。

並且,在家長的眼裡,孩子白紙上那幾個黑點,只會擴大汙染整張紙,恐怖而強大。但家長卻從沒想到,也許這幾個黑點不斷調整改變,最終會成為一副美麗畫卷的一部分。

曾經不止一次,我聽到媽媽們疲憊甚至痛苦的抱怨:孩子小的時候那麼可愛,像個小天使,長大了怎麼變成這樣?惡魔一樣!而媽媽嘴裡的小惡魔,其實是講義氣的、體貼的,或者有繪畫天賦的、有組織才能的,或者文學天才、博覽群書的。但是隻要他不聽話愛頂嘴,會被學校找家長,跟別的孩子的優點無法相比,或者成績不優秀,就變得一無是處了。


她們從沒想過,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要怎麼相信這個世界是友好的,一個媽媽嘴裡的惡魔要怎麼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天使?


欣賞和肯定,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欣賞與接納應是從孩子出生,甚至沒出生就開始的。


在自體心理學中,父母對子女的正向反應,反映了自體價值的感受,並逐漸灌輸內在的自體尊重。父母對於孩子的活動之欣喜,對於孩子的發展是基本的。這樣鏡映反應的結果,孩子能發展並維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負。


父母對於孩子始終保持著最基本的欣賞、肯定與接納,這至關重要,它們支持嬰孩關於“我是完美的,且因此你愛我”的概念。


通常,嬰幼兒時期孩子在迅猛發展,只要留心,每天都會有新鮮的發現,今天會翻身,明天會說話,所以容易激起成人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再遇到個愛笑的孩子,人們輕易就會感受到自己家這個寶貝就是個小天使一樣的存在。


但是即便是這個階段,仍然有焦慮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不滿意,發脾氣哭鬧就是孩子不懂事,說話晚就是孩子笨,不管多大,都能找到孩子的缺點和不如意。孩子不懂得父母的焦慮,只知道我是被父母嫌棄的,“我不好”這件事可以影響他的一生。


孩子逐漸長大,欣賞與肯定仍然至關重要,臺灣作家林清玄做記者時,曾報導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後,他情不自禁地感嘆:“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二十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幾句話,竟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

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脫胎換骨,成了幾家羊肉火鍋店的大老闆!在一次邂逅中,他誠摯地對林清玄說:“你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除了做小偷,我怎麼沒想到過做正當的事也行呢!”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時自己無心的幾句讚美,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果,

我們對我們的孩子也不吝讚美,他又會取得怎樣的成就呢?


02

如何才能欣賞和讚美孩子呢?

首先,欣賞應是基於理解和尊重的,並且是真誠的


如果你的誇獎是有目的性的,不管是為了哄孩子高興,還是讓孩子聽話,都不是真正的欣賞,欣賞你的孩子就因為他是他,因為他此刻值得被欣賞。


欣賞也要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孩子本來是用粘土捏了一個小汽車,你卻匆匆瞄了一眼,也不問問就誇他餡餅做得不錯,不走心的誇獎還不如不誇,只欣賞孩子做粘土時的專注就好。


對於家長來說,最難的是基於尊重的欣賞,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審美和主觀觀念的時候,你是否能夠欣賞;


當孩子學著小狗一起在地上打滾的時候,你是否能欣賞他的模仿能力和與動物的和諧,之後再逐漸教會孩子洗衣服,而不是因為自己覺得髒就覺得孩子的行為不可理喻;


當你的孩子沉浸在遊戲的世界時,你是否能欣賞到他遊戲過程中的好勝心、責任感甚至技巧,並把這些帶進現實世界,跟孩子一起創造生活中的成就感,而不是看著玩電腦的孩子就像看一個廢物。

其次,對孩子的欣賞與肯定,需要父母先有對自己的基本肯定,與孩子相處時,自己是穩定的,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與孩子掛鉤。


當父母自己焦慮和不自信的時候,很難去欣賞自己的孩子。當你生氣或者著急的時候,你會發現是自己的不滿足才讓你忽略了孩子的優點和進步,而孩子的困難和缺點無限放大到無法忍受。


欣賞和肯定,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03

生活中怎樣欣賞和讚揚孩子呢?

及時、準確、具體


及時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和收穫,給予肯定,尤其在孩子不自信的領域,本就自信的領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優勢,家長稍加贊同即可,不用過多表達。


讚揚同時需要足夠準確,當孩子賽跑倒數第一時,你去讚揚他跑得最快,無疑是不恰當的,但是你可以肯定他勇敢參與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毅力,還有跟自己上一次跑步相比的進步,要注意同時還得接納孩子落後的沮喪和傷心。


多誇努力少誇聰明

因為努力而帶來收穫,意味著孩子擁有控制感和成就感,可以繼續努力。但是聰明是先天的,給孩子帶來的可能是壓力,因為聰明就意味著優秀,所以要一直爭取完美,才能與聰明匹配。同樣道理,與其誇獎漂亮,不如誇獎審美和潔淨,還有氣質。


同時,聰明和漂亮也不是絕對不能觸碰,不過分頻繁地提及強調就是了。當然,絕對不能因為要強調努力和氣質,就刻意貶低孩子,如果一個孩子對自己的印象,先天就是笨拙醜陋的,那個自卑怕是要刻在骨子裡難以磨滅的。


非語言的欣賞也很重要


很多時候,欣賞和讚揚不一定要用語言來表達,有時欣賞的眼神,欣喜的陪伴,一個點頭一個微笑就足夠,給予孩子信任和耐心就是對孩子欣賞和肯定的表達。


欣賞和肯定,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04

欣賞與批評

不是說要欣賞和讚揚就不能批評了,但是批評不能帶著濃烈的個人情緒,其實生氣是你自己的,焦慮也是自己的,需要自己來調整,而不是孩子來承受。就像孩子不能因為生氣就向大人發脾氣一樣。


同時批評要有技巧,對事不對人,即使行為上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也還是一個好孩子。而且比批評更有效的是帶領孩子體會學習更好的言行模式,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更不能人身攻擊,千萬不能把錯誤的行為擴大為對個人評價上。


批評的時候,更合適的方式是:我理解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合適。溫柔但是堅決地制止,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同他找到更合適的言行方式。不過,切記前提是你的批評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小孩子少講道理,大孩子也儘量少講道理,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看客觀事實,讓孩子自己去體會,最後自己領悟成長中的道理。


持續更新《我看家庭教育》乾貨系列文章,深入分析找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


ABOUT IWONDER 關於我們

問名成長社一直秉持、一直踐行、一直向更多面臨成長困境的同學和家庭提供幫助與支持。兩年多以來,問名同學主動探索、積極改變、健康成長,這些雖然微小但卻強而有力的點點滴滴,更堅定了問名開拓心理與學習相輔相成的創新教育之路的信心。


我們欣賞同學們的成長,同時,也希望能讓更多關注教育、心繫成長的朋友,認識並瞭解這樣的教育模式,讓未來多一種選擇,一起欣賞最美麗的成長風景。


我們始終相信,每一顆星辰都有世間獨一的運行軌跡,真正的成長是做最好的自己。


欣賞和肯定,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