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你還累不累,還是像個發動著的機器。
你絕不後悔,是否還那麼倔強的前行。你如果有機會,還會毅然的去履行……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Bruce Lee》是梁博自己填詞作曲向李小龍致敬的一首歌。在歌中,他用簡約的歌詞,配上溫婉卻又略帶節奏感的韻律,深情演繹出了對李小龍永不言敗、勇敢前行精神的崇敬。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當耳邊傳來這首歌的時候,我們彷彿穿越了光陰,回到了45年之前,順著時光深情地望過去,眼裡滿是一個33歲大男孩的身影,他就是——Bruce lee,李小龍。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一代武術宗師、截拳道創始人,功夫電影開山鼻祖、世界格鬥運動變革先驅者,武術運動思想家和哲學家,最早的世界華人武打明星……

這一連串沉甸甸的標籤,隨便拿出一個都含金量十足。當所有標籤都加在了李小龍一個人身上,則令人無法不直視他的偉大。


1.武術家李小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國的很多武術高手都雲集美國,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裡邊有歐美的拳擊和格鬥高手,有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高手,有韓國的跆拳道高手,還有泰拳高手等等,卻唯獨沒有中國武術。

李小龍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他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振藩國術館”,開館收徒,使得中國武術得以在美國廣為傳播。

李小龍綜合東西方各種武術競技的精華,創立了“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截拳道。這種拳法以及李小龍所倡導的武術思想對後世的格鬥和技擊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國際權威專家公認的綜合格鬥之父。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而雙截棍則是他的絕活,在多部電影中都曾使用。當雙截棍舞動起來,棍花飛舞,極具觀賞性。雙截棍的棍法本身將剛猛與陰柔結合在一起,常常能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通過李小龍出神入化的演繹,雙截棍立時火遍美國,通過美國電影又把雙截棍推廣到了全世界。

在雙截棍環球粉絲中,周杰倫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為表達對偶像的致敬,周杰倫專門填詞作曲創作了紅極一時的《雙截棍》。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歌中,周杰倫採用了搖滾樂配曲,賦予整首歌輕快、緊湊、震撼的節奏,搭配自己獨有的說唱方式,使歌曲聽起來動感十足,極具張力。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2011年,美國索尼哥倫比亞公司拍攝了風靡全球的電影

《青蜂俠》,向李小龍曾經參演的好萊塢同名電視劇致敬。周杰倫在片中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森,而《雙截棍》則被用作該片的片尾曲,同樣是為了向李小龍致敬。

對於此次出演,周杰倫說:李小龍是神,我是人。我覺得沒有人可以取代他。有很多關於李小龍的電影和戲,本來想找我來演,我拒絕了,我覺得他很難演,他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這樣的傳奇人物怎麼能演出來。不過,雖然李小龍很難取代,沿著李小龍走過的路走下去,這不是沒可能。

李小龍重量級的粉絲可不止周杰倫,李連杰、周星馳、甄子丹、謝霆鋒等等,都是他的骨灰粉絲。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周星馳毫不掩飾自己對李小龍的崇拜,曾在《少林足球》《喜劇之王》《功夫》等多部影片中模仿過李小龍。李連杰則坦言,如果沒有李小龍,就沒有李連杰。

李小龍擊敗過無數挑戰者,包括山本岡夫以及後來成為他最忠實學生的木村武之。而美國空手道傳奇人物羅禮士、菲律賓棍王伊魯山度等,則是慕名直接拜李小龍為師。

在美國強手如林的環境中,李小龍幾乎靠一己之力,為中國武術正名,親手將“KONG FU”這個詞寫進了英文字典,讓中國功夫在美國大放異彩,風靡了至今。

而中國功夫的元素也融入了美國和西方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啟發了很多音樂人的創作靈感。

1974年,美國著名歌手卡爾·道格拉斯演唱名為《KONGFU Fighting》的歌曲。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歌曲融合了當時在歐美國家掀起了熱潮的中國功夫和Disco舞曲這兩種時尚元素,用靈魂音樂的創作方式,採用舞曲的明快節奏,配合歌手本人的空靈嗓音,讓人在歌曲中感受到了中國功夫的獨特魅力。這首歌后來也被改編用作《功夫熊貓》的主題曲。


2.演員李小龍

1941年,李小龍父親李海泉帶著家人從美國返港前,電影《金門女》劇組需要一名華人嬰兒參加演出,他們找到李海泉,想要李小龍出演。李海泉欣然應允,就這樣,才三個月的李小龍就完成了電影處女作,從此與熒幕結下了不解之緣。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1973年,由香港嘉禾影業和美國華納公司合拍,李小龍主演的功夫電影《龍爭虎鬥》上映,累計取得了2.5億美元的票房。該片被美國《Total Film》雜誌評選為改變世界的67部電影之一,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美國電影史上25部最重要的影片。而在美國《Askman》評選的有史以來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十大功夫影片中,李小龍的《精武門》和《龍爭虎鬥》分別排在前兩位。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李小龍的中國功夫電影,讓歐美觀眾歎為觀止,也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人的歧視和偏見。

李小龍不僅在電影中塑造的形象,成為後世功夫電影的樣板。連李小龍電影裡的配樂,也成為了影響後世的經典。片中的純樂曲,是香港作曲家顧嘉輝專門為《猛龍過江》創作的。影片中的配樂,達到了音樂與畫面、故事情節的完美結合。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作為李小龍電影的御用作曲,顧嘉輝在李小龍電影中創作的“Dragon Theme”(龍系列)的樂曲體系,為李小龍藝術形象的塑造和他電影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對香港電影的配音配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多人聽了《the way of the dragon》都覺得似曾相識,就是因為在香港之後的很多電影裡,都有這個曲子的影子。

影片中,在古羅馬鬥獸場遺址,李小龍飾演的唐龍和羅禮士飾演的柯爾特打鬥時,採用了這段音樂中的一個片段作為背景音樂。

樂曲一開始鼓點緊湊,音樂緊張、詭異,李小龍隻身入虎穴,隨著節奏的加快,音樂由詭異變為高亢激昂,李小龍發現對手,展開殊死搏鬥,

在音樂高潮部分,混合著李小龍如鳥鳴、如虎吼的尖叫聲,李小龍戰勝了強敵。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在他逝世後的四十多年裡,華人世界的各個角落從未忘記他,以他為原型的各種歌曲作品也層出不窮。如,粵語王子鄭錦昌創作的《新禪院鐘聲》、歌手郭炳堅創作的《懷念李小龍》,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在1978年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根據李小龍生前未完成的半成品為基礎拍攝的電影《死亡遊戲》,由羅文演唱的同名主題曲則更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這首歌的主題與電影本身並無太大關聯,主要是為了悼念李小龍。用輕搖滾風格創作的歌曲,節奏感十足,而唱粵劇出身、被譽為粵語金嗓子的羅文,用深厚的唱功,將李小龍身上的熱血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極富感染力。

歌曲回顧了李小龍不畏死亡、富有挑戰精神的短暫一生,對他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精神將永遠閃耀在世間。



3.作家和哲思者

世人皆知李小龍是武術高手、電影明星,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實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作家和哲學家。

1960年,李小龍入讀華盛頓大學,選修了戲劇,還學習了哲學。他讀了很多古希臘哲學名家諸如柏拉圖、蘇格拉底和法國笛卡爾等的著作。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深厚哲學素養,讓他很善於思考,不僅在提高自己武術修為方面,而且在提高演藝事業上,他都顯得駕輕就熟,遊刃有餘。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在學武的過程中,他逐漸悟出了中國傳統武術背後所蘊含的傳統哲學——

武術不是蠻力,而是一種可以以柔克剛的哲學實踐。

武術的真諦絕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淡然和灑脫。

他在《功夫之道:中國武術研究》中說,“陰陽原理在武術中的運用體現為‘和諧法則’,它旨在告訴我們:對於對手的力量不要頑抗,而要順勢而為”。

在《作為整體形象的演員》這篇文章中,他說,“一名演員,特別是一名優秀演員,不應該是墨守成規的人,而應該是有能力的傳遞者。演員並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在藝術上無形地將商業和藝術融合起來,成功地打造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用哲學思想去思考每件事,這或許就是作為一個武術家,李小龍能夠在跨界的演藝事業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而這也是李小龍最可怕的地方。因為,你不僅在肉體上難以戰勝他,而且在精神和思想上,你同樣不是他的敵手。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作為李小龍的狂熱粉,周杰倫同樣寫了一首歌《龍拳》,把偶像的哲學精神發揚光大。


4.精神永存的李小龍

好似周杰倫說的煙花易冷,

當時光定格到45年前的那個晚上,

萬眾矚目的超級英雄李小龍,悄然走了。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與生前的驚天動地相比,李小龍的離去是那麼的平和,在睡夢中就靜靜地離開了,離開了他曾經深愛的武術、電影和家人,沒有隻言片語,帶著至今未解的謎團,帶著億萬人的肝腸寸斷。

pick之王李小龍:說他是寶藏卻太過顯眼,說他是巨星又太過淺薄


當我死去時,我最親愛的別為我哀歌悲切……假如你願意,就把我懷念假如你甘心,就把我忘卻......

這是李小龍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這首歌其實高度契合了他對生命的態度——他渴望的,並不是成為響徹宇宙的英雄,而是帶著“靜謐、無偏見”的意識,做一個平凡的人。

安靜地來,安靜地走。

從這點上來說,他的悄然離逝成就了他的偉大。

李小龍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他在短暫生命中所取得的成就,

將會永遠銘刻在世人的記憶中。

而他的精神,也將會永世長存,絕不會因為他肉體的湮滅而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