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玉箍形器是東北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典型玉器。考古出土主要發現於紅山文化墓葬人骨架的頭部,如遼寧省建平縣牛河梁第二地點一號冢4號墓出土件位於人骨頭的下面,21號墓出土件位於頭骨上方,而第十六地點一號冢4號墓出土件位於人骨架胸前。學術界一般認為玉箍形器是等級較高的紅山文化玉器,主要原因,一是玉器形體較大;二是出土於中心大墓;三是同出土墓葬還有玉龍、玉鳳、玉龜等紅山文化重要玉器。因此,學者們認為,該類玉器可能是束髮用玉,但不是一般人一般場合使用,更大可能是掌握神權的巫師祭祀裝束用玉,是重要人物特殊場合的用玉。

圖1:英國,巴斯東亞(BATEA-590,H. 13.9 cm)

圖2:美國,賽克勒美術館(S1987.842,H. 15.8 cm)

圖3:美國,哈佛大學(1943.50.627,H. 11.3 cm)

圖4:美國,哈佛大學(1943.50.628,H. 18.9 cm)

圖5:美國,明尼阿波利斯(50.46.305,H. 14.9 cm)

圖6:澳洲,國立維多利亞(AS15-1975,H. 22.1 cm)

圖7:美國,舊金山亞博(B60J226,H. 15.2 cm)

圖8:臺灣,臺北故宮(購玉000180,H. 12.3 cm)

圖9:臺灣,臺北故宮(購玉000192,H. 13.4 cm)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紅山文化 玉箍形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